中国戎夷,五方之民,皆有性也,不可推移。东方曰夷,被发文身,有不火食者矣(生食)。南方曰蛮,雕题交趾,有不火食者矣。西方曰戎,被发衣皮(披散头发,穿戴动物皮衣),有不粒食者(不吃粮食)矣。北方曰狄,衣羽毛穴居(穿戴动物皮毛,洞穴居住,未开化),有不粒食者矣。
据古书记载,戎多为“披发左衽”。《左传》说姜戎“饮食衣服不与华同,贽币不通,言语不达。”生活习惯、礼俗、语言的差异,把戎和华夏区分开来。但戎人中有姜姓、姬姓之戎,其为华夏族后裔,但是由于政治等原因而流落到当地,给当地带去了较先进的文明。如周本纪记载:后稷卒,子不窋立。不窋末年,夏后氏政衰,去稷不务,不窋以失其官而奔戎狄之间。戎狄之间即陕、甘一代。
西戎最早的文化足迹主要为分布在黄河中上游,陇山以西,甘青及今宁夏南部,四川西北部,继仰韶文化发展的马家窑文化,其与黄河中下游的龙山文化基本为同一时期。这时中原地区已进入炎黄与两昊两大系统各部落集团的斗争与融合时期,形成以黄帝、尧、舜、禹为代表的王朝前古国共主“禅让”的时代。
在黄河中上游,继马家窑文化发展的是齐家文化。这是早期青铜文化,与马家窑文化的分布范围基本上重合。齐家文化的来源,可能不单纯来源于马家窑文化,也受了陇山以东乃至关中文化的影响,已进入夏代编年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