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军事历史>明末国色江山>第一一四章 利益纠葛

金陵城莲花坊周家花园。

坐在主位上的周老状元看到满堂激愤,不由欣慰不已。他其实比谁都清楚,真要打官司,自己没有半分胜算。

身为浸淫官场多年的东林党元老,周老状元最了解舆论的威力,也唯有继续鼓动更多的士林名流和年轻书生参与进来,群策群力,共同发难,营造出更大的声势以争取民意,博取同情,才能将令人痛恨的朱道临搞倒搞臭,才能借此机会给予妄想翻身的金陵城勋贵们一个严厉警告。

周老状元之所以豁出老脸来胡搅蛮缠,还有个最为重要的依仗没有说出来:数十年来一直隐藏在幕后的东林党人的衣食父母,已经对金陵城两大勋贵、百年名门应氏家族等人联合开办的“博孚钱庄”深感不安,对博孚钱庄近千万两银子的资本和扩张速度感到莫名的恐惧。

八大世家中的宁波谢氏家族,肇始于正德年间,弘治十八年谢丕中殿试一甲第三名,官至吏部左侍郎兼翰林学士掌院事。其子谢正以父荫授中书舍人,后入文渊阁办事,预修皇史,升礼部员外郎,敕封辽主副使。

经过一百多年的经营,谢氏家族在宁波、绍兴等地拥有良田百万亩,并积极从事海贸,家中存银无法计数。目光深远的谢家家主此前曾提出“成立规模更大、资金更为雄厚的钱庄以遏制博孚钱庄的扩张”,无奈没有获得各大家族的支持,对此周老状元很是遗憾了一段时间,个中厉害外人不知道,他可是一清二楚。

只要几大世家门阀联起手来成立几家大钱庄,别说千万两银子的资本,就是亿万两银子也能轻松凑齐,只需稍加运作,就能堵死博孚钱庄的生路。

得益于大明朝太祖朱元璋对天下文人的优待,以及百余年来一代代文臣的艰辛努力。有功名在身的士子连同整个家族都不用交一文钱税赋,使得更多的土地集中到各地士绅豪门手里,仅此一项,两百多年来积攒下的土地财富就是个巨大数目。

百年来。几乎所有世家门阀都将土地中获得的财富,投入到带来更大利润的工商业,大明朝最大的商行、钱庄和海贸船队,无一不是各地世家门阀在背后控制的产业。

这些资产数百万的产业,经过百余年的经营。为各地世家门阀带来的财富难以计数,再加上成祖之后由朝野各方势力成功推动的禁海国策,大明的海贸彻底控制在了东南世家门阀手里。

垄断性的海贸不但无需缴纳任何税赋,还为东南世家门阀带来了远超之前两百年的巨额利润,造就了东南地区和南方沿海各地的繁荣,催生出数以千计因海贸获益的百万富商,控制了大明朝七成海贸的东南世家门阀获得的巨利更不用说了,也没人能够说得清楚。

但局内人都知道,天下七成以上的财富都集中在以八大世家门阀为首的东南士绅阶层和豪强手中。

例如已故首辅徐阶的松江徐氏家族,不但拥有数百万亩良田。还掌握了一府四县的经济命脉,每年仅是从节省的土地和工商税赋中,就能获得200万两银子以上,要是再加上工商业利润和海贸收入,徐氏家族每年的获利总额,快赶上大明朝税赋总额2,000万两银子的四分之一了!

虽然大明各地世家门阀绝大多数无法与松江徐氏门阀相提并论,但东南地面上的各大世家门阀并不逊色,除去拥有的大量土地、矿山和房产之外,哪家的银库里没有几百万两银子长年存着?

就连出身清贫之后发达二十余年的周老状元,家中银库里也有80万两银子的余钱。何况东南八大世家门阀?

周老状元打从心底里支持成立几家资产千万的大钱庄,以打压由江南勋贵和道门联合组成的新兴势力,无奈地位超然的东南各大门阀各怀心事,致使宁波谢氏家族的提议流于空谈。甚为可惜!

但各大世家门阀在守住既得利益这点上,历来是非常一致的,特别是近百年来源源不断获得巨额收益的海贸,决不允许任何新兴势力染指其中,数十年来依靠铤而走险名动四方的豪强之所以大多数没落个好下场,其中隐情不言而喻。

因此。横空出世富甲一方的神秘海商朱道临,就成为了东南世家门阀率先打压的目标,哪怕他没有与士绅阶层的政治对手勋贵阶层联手,没有任何政治上的野心,照样是东南世家门阀必须严厉打击的对象!

之前周老状元之所以犯下轻敌的低级错误,完全是因为太过自负,太过相信自己的影响力,更不知道朱道临搭上了手握实权的可怕人物、南京镇守副监兼东厂江南执事太监、铜元局总管太监吴景贤,此刻他已明白其中关系,知道该如何弥补错误,如何因势利导骤然发难,最终给予对方沉重一击。

哪怕最后无功而返,身为东林党元老的儒林前辈周老状元,也能凭此向背后的衣食父母们表明态度,哪怕有所牺牲也值得去干,最后被抛弃的只是那些无关紧要的无知书生而已,除了失去个从未得到的小妾之外,他周老先生没有什么可以再失去的,照样可以回苏州老家安安稳稳做个德高望重的富家翁。

次日上午,金陵城里城外到处张灯结彩,欢声笑语不绝于耳,放眼望去,到处是欢乐祥和的节日气氛。

朱道临出席完联合大商铺的盛大开业庆典,顾不上与一旁感慨不已的佛郎机人告辞,提前避开蜂拥而至的人流,抢先一步进入商铺仓库院子从后门溜出来,乘坐马车返回紫


状态提示:第一一四章 利益纠葛--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