蔺晨亲笔摘抄的一本书。
书册不厚,却详细记载了n州地区的人文风貌及风俗习惯。
少时他在祁王的书房里也读过此类的书籍,此刻重读不为重温当地的风俗,而是为知晓哪些他能做,哪些他不能做。
此外,书后所附的汤药及注解亦告诉他,为何他胸闷胜过以往,为何再三告诫他要缓行。
莫说是心肺受损的他,就连普通人进入n州高山之地亦会觉得胸闷气短。
他刻意地放慢行程,为自己也为同行的人。书后附的药方交给卫峥,由药王谷的人熬下汤药分给同行人。
同行人,除去药王谷的弟子,还有从n州附近几个州县赶来的大夫。
于同日梅长苏亦知晓,琅琊阁牵头在琅琊阁方圆百里内开设为期一个月的义诊;浔阳云家牵头江左十四州各大医馆开设义诊一月;以荀珍为首的游医在大梁与大渝交界之处开设义诊一月……
细细数来,这一个月里,跨境各地竟开出了十来个义诊,梅长苏为此震愕:琅琊阁做到这一点,要有多少的人脉和实力?
而蔺晨做这一切,仅为两件事:一是为素前辈收义子做准备;二是扫除旁人对荒芜之地突开义诊的疑心。
“苏公子,您真是心细如发。”一随行医者递上一盅汤药道,“我还是第一次知道药方还能这么用。”
“没什么。”梅长苏淡淡一笑,“我身体不好,季节交替时常引发胸闷,相熟的大夫给我开了这一药方,我服后症状得以缓解。想着以后指不定有用,就让人收着,没想到这回还真用上了。”
“红景天能活血止血、清肺止咳,也能化淤消肿、解热退烧、滋补元气。平日里我也用于缓解病家的胸闷气短之症,却没想过进入山地后可以用它来缓解众人的不适。古话说的没错,行万里路,读万卷书,以后这种义诊我要多参加才是。”这位名叫莫宇的大夫说罢,笑着从梅长苏手中接过空碗:“苏公子,那边的帐篷已经搭好了,您体弱,先去歇着吧,待热汤煮好了,我遣人给您送去。”
“……”梅长苏一脸狐疑,但仍依着所指进了刚搭好的帐篷,帐篷内的黎纲早就生好了火炉,见他到来忙上前接过他身上沾满雪渣子的披风,换上烘热的裘袄:“公子,依着您的吩咐没有煮外食,但火炉不能空烧,我在炉上烧了一壶水,稍后您洗漱能用到。”
“好!”梅长苏放下怀中的阿虎,颔首道,“黎纲你有没有觉得奇怪?明明是药王谷牵头的义诊,为什么主事者不是素玄,而是那个叫什么莫宇的大夫?”
“不奇怪啊!”黎纲咂嘴道,“蔺公子的作风,遇事把别人推在前头,自己隐身于他人之后。”
“我忘记此事为蔺晨安排的了。”梅长苏讪讪笑了笑,“可我想不明白,为什么这一行人随行带着帐篷,且看那帐篷质地不错,这是要做什么?”
“这个嘛,让蒙古大夫告诉你!”一声戏谑后,熟悉的声音出现在帐篷外。可来人并未入内,脱下外袍往手上一搭,脱了鞋才大大咧咧地走近火炉。
“拿去烤一烤。”蔺晨把湿透了的外袍和鞋袜递给黎纲,“长苏,还不倒茶。”
怎么说亦是携风带雪,但不可否认来人正是宗主翘首以盼的人。黎纲自知无法说什么,遂躬身行下一礼:“蔺公子稍候,黎纲给您取一套干衣和鞋袜来。”
“啊?你们那边有我的冬衣吗?”蔺晨微怔。
“有三套,是宗主让师傅依着您的尺寸做的。”
“……”蔺晨。
“我大抵知道了。”梅长苏揉着手指,自言自语道,“n州,属荒芜之地,多为流放之人。原住百姓以游牧为生,其房屋多数为帐篷。与其到了地儿问当地人借帐篷义诊,倒不如自己带了去,行事方便,离去时也可将帐篷留下赠予贫苦百姓成为佳话。”
“……”蔺晨。
“蔺公子,这是您的衣服!黎纲再去看看热汤有没有煮好,我家公子劳您照顾。”黎纲见蔺晨从面露喜色到一脸惊诧,心知这二位又开始斗法,忙寻了个借口遁迹。
阿弥陀佛,经历过那么多事,他要是还不知道在两人斗法时躲着点,那就是自寻死路了。
“我宁愿把帐篷送给当地驻军,也不会送给当地人。”蔺晨冷哼。
“为什么?”梅长苏听出蔺晨言语中的不屑,顿晓自己的思虑欠妥,连忙追问,“你不是不喜与官家打交道吗?为什么帐篷宁愿送驻军,也不愿意送当地人?”
“咋地?我给你的书没看?”蔺晨瞥了一眼梅长苏,“不可能啊,我闻到红景天的味道了。”
语毕,蔺晨从怀中掏出一纸包,掰下一块黄褐色的东西递给梅长苏:“要不要尝尝?”
“这是什么?”凑在鼻下,一股奶腥味扑鼻而来。
“糌粑,我来的路上问牧民买的。”蔺晨嘻嘻一笑。
蔺晨给他的手书里记载了这种吃食,但……
为什么不能把帐篷给牧民?
风俗?习惯?
未有触碰他们的禁忌啊。
嚼着糌粑梅长苏暗忖。
“长苏,怎么说你也是个聪明人,相同的错误不该犯两次吧。”蔺晨说罢,将手中的纸包塞在梅长苏的怀里,“我去会会其他大夫,和他们商讨义诊的具体事项,待有了结果再来寻你。”
语毕,抖落一身糌粑碎渣,旋身离去。
“相同的错误不该犯两次……”这句话飘入耳里,梅长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