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仙侠修真>逆流伐清>第二百四十七章 兵至衡阳,说客

历史上,朱慈焕虽然四处躲避,但作为明朝皇室的嫡系子孙,最终也没能摆脱那高人一等的意识。他按皇家的传统,在为所有的儿子取名时以“和”字排辈,最后一字都为带有土部的怪字。这些举动逐渐为人们所注意,一位念一和尚在浙东起义时打着他的旗号,终于使这位隐藏了几十年的前明龙种遭到了灭顶之灾。

本来还当故事听着,可于志和到底不比王京,对明廷现在的情况十分了解,思索之下,脸色愈发郑重起来,感到十分棘手。

如果这“朱三太子”是假的,自然无甚紧要。可若真是烈皇之后,救与不救都令人为难。

先说救,且不管这“朱三太子”愿不愿意张明身份,对现在的朝廷来说,便是一次冲击。永历之所以派朱永兴为朝廷留守,并不是看中了他的才干,而是因为朱永兴是远系宗室,号召力不大。朱永兴能得到现在的成就,攀到这样的地位,完全是他个人努力奋斗所致。比他皇家血脉更近的鲁王已退让,永历又远在缅甸,他才能把住权柄。

这个时候出来个“朱三太子”,亡皇后裔,在血脉关系上,永历比不了,朱永兴更比不了。当然,朱永兴现在的影响和地位已经难以撼动,但一些传统力量依旧强大,“有功者王”也只是真心服膺朱永兴的官员和武将们所支持的,那些持传统嫡庶观念的会有如何举动,不可测啊!起码会引起争论和混乱,这一点,于志和是可以肯定的。

如果装作不知道。任“朱三太子”就这么混着,那也是个隐患。如果被清廷侦知捕获,会作何文章,会对明廷造成何种影响,绝对值得忧虑。

再往深里想。这个“朱三太子”可以为别人救出,但原鲁王系的最好不要沾边。否则,岷殿下会作何想?是否会疑心这是鲁王,或者张煌言搞出的阴谋。把这个烫手山芋扔到他手上,看他是杀是留?杀则自损声名,不杀则不好处置。

于志和越想越深。越想越是脸色难看,直后悔自己为何多言询问,要是不知道此事该有多好,起码不必如此费心劳神,还依旧没有准主意。

不若暗中派人杀——突有这个念头。于志和直觉后背发凉,竟出了一身冷汗。

不可啊,不可啊,于志和猛地摇头,甩开这个大逆不道的想法。

王京和属下不明所以,见于志和脸色数变,又是咬牙,又是摇头。也意识到事情不对,心中忐忑,只好静静等待。

罢了。罢了。于志和长叹一声,缓缓说道:“且派人盯紧,若是能安全地将其救至山寨,那便行动。只是,把握要大,不可冒险。嗯。我马上写封密信,派人急送舟山。”

……………….

“朱三太子”一事。于志和不敢擅自作主,索性秘密上报。由上面定夺,或者说是由朱永兴决定。这样,浙东舟山系便脱了干系,不致引起朱永兴猜疑。

其实,所谓的鲁王系已经全为朱永兴消化,他的心中也未有什么派系之念,但于志和等人的心中却不是如此想。

急报尚在海上,湖南战事已经进行得如火如荼。

殄朔军和征朔军的联合部队攻克郴州后,向北推进,直逼重镇衡阳;清廷急令都统赫叶及瑚里布、穆占等人,半路分兵急赴长沙,以支撑急转直下的湖南战局。

但兵贵神速,明军突然转攻湖南出乎了清廷意料,攻城拔寨的速度更是使他们在地图上的指挥慢了好几拍。

晋世子李嗣兴率五万大军轻取郴州后,携万余新降赣省清兵一路向北,兵势浩大。资兴、永兴、耒阳等地清朝官将弃城而逃,尽入衡阳坚守。明军推进极快,仅九天时间便占领衡南县,兵至衡阳城下。

“东珠璀璨嵌兜鍪,千金竟购大王头”,“逮夫李定国桂林、衡州之捷,两蹶名王,天下震动”……

衡阳,是晋王李定国战功最耀煌之地。尼堪贵为亲王,统率满洲八旗精锐出征,竟然于衡阳城下兵败身死,使清廷号天大恸,哀叹“自国家开创以来,未有如今日之挫辱者也”。

“急攻破衡阳,倚城战八旗,一战定湘。望尔超乃父之功,建辉煌之功以报国。”

晋世子李嗣兴下意识地捏了捏口袋中岷殿下的私信,再次举起望远镜,望向激烈战斗的张家山。

是啊,这里是父王书写辉煌战功的故地,自己今日率军至此,能够再演那“全军欢声雷动”的一幕吗?不知不觉,李嗣兴的一只手握成了拳头,紧紧的,指节都因为过于用力而挤得发白。

炮声隆隆,枪声阵阵,喊杀震天。明清两军围绕着衡阳西南的虎形巢、枫树山、张家山阵地展开了激烈战斗。其中,张家山阵地更是清军防线的关键所在。

清军在张家山阵上有多处人工断崖,形如城墙,却无法爆破摧毁,明军第一次的进攻失利,被迫退下重整。

调整了战术的明军很快便展开了第二次进攻。这一次进攻的主力是手持冷兵器、由降兵组成的部队,而明军火枪兵则提供火力掩护,炮兵更是推进到二百米之内,用轰天炮和天威炮进行曲射,向着清军的断崖阵地猛烈轰炸。

短促剧烈的爆炸声不绝于耳,崖上火光闪闪,硝烟四起,碎肉烂衣,残碎的武器盔甲在黑烟中被抛起,又纷纷扬扬地落下,甚至落到了崖下。

用盾牌兵作掩护的火枪兵两翼展开,向着崖上瞄准射击,压制清军的抵抗。一千多名新降赣兵发出巨大的呐喊,扛着云梯,挥


状态提示:第二百四十七章 兵至衡阳,说客--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