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神秘人是谁呢?
说出来,还真的会吓人一跳。
竟然就是已经死了却没死的刘备!
如果让刘易知道,还真的会大为感叹一声,那个好人不长命,坏人活千年。
若让关羽、张飞知道刘备没死,他们也不知道会是一个怎么样的表情?
当然,刘备的身份,一般人都还不知道的,知道的,就只刘璋及其一众亲信谋臣武将,以及,西凉异族首领、西凉一众诸侯首领。
而刘备又为何会不死,又如何入川,又如何以一个神秘人的身份出现在刘璋的身边的呢?
一切,都要从当时刘备从襄阳城逃到外面的襄江上说起。
当时,刘备万分不甘心,被夏侯惇、徐晃的箭射中,落入襄江。那个时候,刘备也自问必死,实际,落水后不久,他就因伤势过重而昏死过去了。
而谁也没有想到,他竟然被救了,而救他的人,不是他的师父左慈,而是水镜先生司马徵。
司马徽救了刘备,跟刘备说了许多事儿,并且,跟刘备分析了他为何最终失败的问题。
那个时候,关羽、张飞已经投了新汉朝刘易,他原来的一众帐下,要不是已经投了刘易,就是不知所踪。刘备那时,已经有点万念俱灰。
是司马徵,激起了刘备的斗志,给刘备指明了一条路。
当然,司马微跟刘备的分析当中,大多都是将矛头指向刘易,认为刘备的失败,其实都是因为刘易。
比如说,刘备原来有两个对他忠贞不渝的义弟,但因为刘易,使得他与兄弟离心,现在,更是已经完全投向了刘易,一心为刘易效力。就因为兄弟离心的事,束缚了刘备的手脚,让他难以随心所欲的开展自己的事业。还有,司马徵指出,尽管是曹操直接派人刺杀了他,但其中,也有刘易的影子在内。试想,如果不是刘易,他刘备用得着以身犯险么?他完全可以命令关羽、张飞为他夺取荆州政权,然后取代荆州刘表,据荆州自立。
反正,他提醒刘备,最后谁受到更大的益处,那么,谁就是他的敌人。
也不得不说,刘易在刘备的心里,的确已经成了他的心魔,反正,他一想到原来只是自己手下一文不名的一个小兵,如今却混得风生水起,权倾天下。而他却一直活得如此狼狈,他的心里就有如有一条毒蛇在噬着他的心一样仇恨。
而得到了司马徵的提点,他便决定再次踏上征途。
当然,刘备的心里,也有点怀疑司马徵为何会无故的救他,并且会指点他与刘易为敌。而司马徵的理由,是说刘易祸害了他的女儿,这个仇。他一定要报云云。刘备故且听着,但却有点怀疑司马徵的用心。但是他想不透。不管如何,他觉得司马徵给他的指点。也是他现在唯一的出路了,如果能够成功,那么他就有可能东山再起,在这个天下获得自己的一席之地。
司马徵给他的分析,认为如今的天下大势已成,新汉朝一统大汉的趋势,势不可挡,哪怕是曹操,也已经失去了与新汉朝争锋的锋芒。
所以。如果还想抑制新汉朝的发展,甚至灭了新汉朝,那就必须要另辟蹊径,绝对不能再用从前的小打小闹的办法来对付新汉朝。必须要给予新汉朝雷霆一击,一杆子把新汉朝给打沉下去。
如何呢?司马徵对刘备的指点,首先是让刘备入川,先说服刘璋,再说服刘璋的一众谋臣武将。可以的话,最后就是完全收服刘璋的一众谋臣武将。因为,益州,将来就有可能是刘备最后立足之地。
司马徵也给刘备分析得很清楚。益州刘璋,性情软弱。无主见,胆小怕事。而刘璋的一众谋臣武将,则念得无厌。为了利益,必然会听从他刘备的意见。甚至时机一到,他取代刘璋的话。那些益州谋臣武将,就有可能真正的臣服于他,听从他的命令。
所以,刘备一入川,拿着司马徵的拜贴见到了刘璋。
水镜先生,乃天下名士,有人拿着水镜先生的拜贴前来见他,刘璋不可能不见。
如此,刘备得以见到刘璋,然后再跟刘璋谈了一翻天下大势。说准确一点,就是吓唬了一翻刘璋,让刘璋感到有一种紧迫感。实际,当时,新汉军夺取了荆州,下一个要攻伐的目标就是他益州刘璋已经是呼之欲出的事,不用刘备说,刘璋的心里都有点明白。
吓唬了刘璋之后,刘备表明了自己的身份,然后再跟他分析了一下刘璋的处境。刘备告诉刘璋一个事实,他刘璋已经被迫上了一条绝路。在这个时候,他如果敢公开说什么的新汉朝势大,他益州军不可能是新汉军的敌手,他打算归顺新汉朝什么的,恐怕他刘璋的末日马上就来临。不是新汉朝刘易会要他的命,而是他自己的帐下谋臣武将。对于这个,刘璋倒也深以为然,他虽然胆小怯弱,可是却也聪明得紧,他知道,如果现在要让自己的帐下谋臣武将放弃目前所拥有的利益的话,谁敢保证他们会做出一些什么疯狂的事来?
刘备再跟刘璋谈了,假如说,刘璋可以狠下决心,誓与新汉朝周旋到底,誓与新汉朝一战,他或者有计策,可以让他高枕无忧。
刘璋自感自己进退两难,只好向刘备问计。
刘备的计策,亦是司马徽给他的计策。
那就是联合张鲁、西凉诸侯,以及一众异族人的大军,集合百多两百万大军,对新汉朝进行一次毁灭性的攻击。
当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