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穿越重生>黄射三国>第九十章 江东调整内外策

孙策生性阔达,善于用人,能收将士之心,但可能是因为父亲早死的缘故,孙策失去护翼,不得不早早出来打拼,又因年幼而多次受到别人的刁难,因此心中极度不甘人下,十分渴望建功立业,进而得到别人的认可和尊重。

孙策性格中有矛盾的一面,一方面目光长远,早在孙坚战死,他独自流落江淮之地的时候就定下了夺取江东,割据一方,以观天下成败的战略,但另一方面其行事却又略显急躁,喜欢用武力征服,稍不如意便举兵征伐,因此树敌众多,虽然短短数年便打下了偌大基业,但江东此起彼伏的反叛也牵扯了孙策大半精力,使他一直无法全力向外扩张。

而在对待士人方面,孙策也表现的十分矛盾,一方面能够礼贤下士,甚至亲自上门礼聘张昭、张纮等淮泗地区的名士,另一方面又对江东士人不屑一顾,大力排斥打压,甚至杀戮。

在对待士卒和百姓方面,孙策也同样如此,一方面免除士兵的赋税,并且招收降卒,不问前罪,以此尽收军民之心,但另一方面每有战事,孙策都大加杀戮,极少刻意去抓俘虏,甚至还有过屠城的举动。

这些矛盾最终导致江东百姓对孙策又爱又恨,一部分人将他视作明主,亲切地称呼其为孙郎,但另一部分人却将他视作洪水猛兽,一心与之为敌。

对待敌人,孙策从来都是不屑一顾的,敢明着做对的,全都发兵一一剿灭,而对于以吴郡四大家族为首的士族,孙策也并不太放在心上,只要他们安分守己,并且按时足额缴纳赋税,孙策便也对他们不闻不问,就好像江东根本就没有世家大族一般。

士族子弟们不愿出仕,孙策也丝毫不去勉强。反正江东已经落到了孙策的手里,而士族也不可能永远不出仕,耗到最后低头的一定是士族。

然而随着黄射崛起,江东面临的压力与日俱增。特别是黄射将吕布放到江东以后,先是在江东腹地撕开了一个大口子,瞬间打乱了江东的整体防卫布局,进而导致柴桑丢失,豫章郡也岌岌可危。

时至今日,孙策与黄射的兵力对比已经在悄无声息间完成了反转,黄氏父子的水军实力一直都压着江东,而步军在徐庶、黄忠、魏延、霍峻、傅彤、张辽、高顺、廖化等一干将帅的带领下战斗力也不断增强,再加上有吕布这个天下第一猛将在前冲杀,江东长期以来的步军优势已经基本丧失殆尽,如今无论从军队数量还是军队战斗力上来看,江东都处于下风。

再加上黄射倾力招收流民,抗旱救灾,淮南三郡一百三十万原住民和新增的百余万流民全都对黄射倾心归附。与之相对,江东却还有相当多的人并不认同孙策。相比之下,黄射已经拥有了人和。

而淮南地处江北,江夏和豫章又地处上游,无论是从北到南还是从上到下,对江东都具有地利优势。

天时、地利、人和,黄射已占据其二,只要天公作美,再有一两次丰收,黄射便能天时地利人和三者兼得,到时候挥师渡江,江东将会抵挡的十分吃力。

因此,骄傲如孙策也不得不对未来有所担忧,在听了周瑜的建议之后,转而开始认真考虑起如何调整对待豪强、山越和士族的政策,以便尽快整合江东所有力量,应对黄射必将到来的进攻。

只见孙策沉吟了一阵,对周瑜道:“吴中士族以顾、陆、朱、张为首,以公瑾之见,该先拉拢哪家?”

周瑜道:“四大家族一向同进同退。其中陆家与伯符嫌隙最重,况且如今陆家主事者乃是陆逊和陆绩,那陆逊才十六岁,陆绩也才十二岁,虽都有才名,但毕竟年幼,难堪大事。而顾雍之妻为陆康之女,顾陆两家相交莫逆,故也不能先结交顾家。张家一向秉持中庸之道,其家主张允凡事皆不出头,怕是难以说动。至于朱家,其族中子弟多习弓马,学兵法,从军者众,在我军攻取江东时,朱氏子弟多有战死者,恐怕对我军芥蒂极深。四大家族均难以拉拢,一时之间我也不知该如何入手。我军之中,唯有朱治与吴郡士族相熟,伯符可书信一封,请朱治代为试探一下四大士族的态度。”

孙策道:“如此也好!若吴郡士族愿意归附于我,自然皆大欢喜,若是不愿归附,到时再别设良策。”

周瑜道:“吴郡士族占据良田,家中多有钱粮,僮仆数千至数万不等,势力不可小觑。值此江东生死存亡之际,绝不能让这一股庞大的势力游离在外。若是他们不愿归附,我们便当设法打压,至少也要收编其僮仆,一则免除隐患,二则充实我军兵力。”

孙策点头称是,当即手书一封,命人给朱治送去。

朱治乃是丹阳郡故鄣人,与吴郡朱家并非一族。若论家族实力,吴郡朱氏自然要强过丹阳朱氏。但若论在孙吴势力中的权势,无论是孙策时代还是孙权时代,丹阳朱氏都要远远超过吴郡朱氏。

朱治乃是孙坚旧臣,在孙策攻取江东时已经是吴郡都尉,后打跑吴郡太守许贡,独自主掌吴郡,在任上提拔任用了许多吴郡士族子弟。因此,虽然吴郡士族大都不喜欢孙策,但对朱治却颇为亲近。

当日朱治接到孙策来信,随即动身前往顾家拜访顾雍,开门见山地对顾雍说道:“今汉室倾颓,豪杰并起。前者袁术、刘繇、周昂、许贡、王朗、严白虎、祖郎、薛礼等相继拥兵,征战不休,百姓苦不堪言,幸得讨逆将军孙策起义兵,诛


状态提示:第九十章 江东调整内外策--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