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穿越重生>要塞之贼主天下>第六十九章 张献忠的劣势

广宁城算是蜀州北面一座大城。

此时的广宁城中大西军守军也有两万余人,守将叫做梅沙甲,在投降张献忠之前是广宁副将。

张献忠攻打广宁,广宁主将战死,张献忠的残暴之名人人皆知,他担心自己坚守下去,不仅保不住城池,恐怕城破之后满城百姓的性命也都保不住了。

所以最终下令投降。

张献忠当时为了给其他人城池的明军将领树个榜样,接受了他的投降,不仅没杀他,而且还让他继续镇守广宁。

当时在广宁认游击将军的党智勇也被任命为剑门关守将。

张献忠此举并非是信任这些降将。相反,除了他手底下的那些嫡系人马之外,他谁也不相信。

在明末群雄之中,张献忠能够脱颖而出,横行天下,最终据地开朝,最重要的就是他他出神入化的游击战术了。

在张军之中,骑兵和步兵的比例是“马七步三”,主力部队人人有精骑或者配备双马,作战时来去如风,一日夜可以奔行数百里地。

每到一处,在缴获战利品的时候最看中骡马等,其他的并不在意。

张军拥有强大的骑兵,来去如风,行踪诡异,让官军追逐不暇。

速度带来主动,而主动是取胜的关键。张献忠所部惯于“以走致敌。”

张献忠一生当中不打防御战。在进入蜀州之前,他的战略原则就是在任何情况下避免死守一隅,高速度的流动作战。

他们没有固定不变的据点和进攻目标,从不死守一城。他们所进攻的地区,往往都是明军防备最虚弱的地方,所以才能经常性的避实就虚,节节取胜。

相比之下,明军就要笨重的多。他们处于明处,每个据点都要驻兵固守,永远处于守势,战线拉得很长。

他们被庞大的后勤所制约,被流寇拖着走,要围根本围不住,要追也追不上,经常处于消极被动的地位。

然后据地开国之后,形势完全变了。

做了皇帝,就要派兵四处把手自己的帝国。不但要在边境上陈列重兵,每个城池里都要驻守兵力来镇压反对他的势力。

作为四处流窜的流寇,他们聚集在一起时一股庞大的力量,声势浩大,无人能敌。

但是一旦分散到各地,张献忠赫然发现他的军队就如一把米撒进了大海里,转眼不见了踪影。

因为没有那么多的兵力可分,他只能在每府每县,象征性的驻扎上那么上千人。

甚至有的县,只有县令一个人是他派去的。

在这种情况下,其实蜀州有很多边远地区张献忠都是没有实际占领的。

所以,他不得不使用明朝降将降兵来驻守那些较为边远的城池。

因为他不相信这些投降过来的官军,所以他的主力人马全部都布置在他的大西国的京城锦官城附近。

他在骨子里依然是一个流寇,依然保持着那种随时打算逃跑开溜的想法。

在这种想法支配下,他从来没有真正把蜀州当做自己的领地而精心治理,而是大规模的杀戮,抢掠,蹂躏,以至于让蜀州变成了人间地狱。

李自成建国称帝,给了张献忠一个很大的刺激,所以让他做出了进入蜀州建国称帝,与李自成分庭抗礼的决定。

但是也正因为如此,他也因此丧失了自己的优势。他的优势就在于高速的流动。一旦静止下来,由进攻转成防守,他的劣势就显露了出来。

过去他主动,明军被动。而现在官军开始进攻,处处处于主动,而他则处于被动。

在挺直流窜之后,他被迫打自己并不擅长的防御战。

梅沙甲投降张献忠,那也是权宜之计,对于张献忠和大西国没有一丝一毫的忠诚。

朝廷大军进入蜀州的消息传来之后,他心中早已经雀跃不已,立刻开始考虑重新回归朝廷的问题了。

去年李自成拥兵几十万进攻京城的时候,梅沙甲心中哀叹悲伤,觉得大明朝这次是真的要完蛋了。

在此之前,他一直是希望着朝廷能够派大军反攻蜀州的,可是随着袁崇焕的被杀,官军的节节败退,他心中的希望是越来越渺茫了。

朝廷一旦灭亡,蜀州就会更长久的屈服在张献忠这个杀人恶魔的蹂躏践踏之下。

一想到生于斯长于斯的那些同胞百姓还要遭受更长久的灾难,他就心中顿感一片绝望。

只是天可怜见,不亡大明,横空出世了一个秦王江川,覆灭满清,击败李自成,清剿倭寇,降服东南郑氏,短短两年时间横扫天下,其势之猛烈,之无敌让人目不暇接又欢呼鼓舞。

梅沙甲本来已经快要完全熄灭的希望又重新蓬**来。

在去年冬天,听说了李自成的大顺过被朝廷所灭之后,他就开始期盼着官军能够趁势进攻蜀州,他已经做好了随时呼应朝廷大军的准备。

只是官军一直到了今年四月份才开始进攻蜀州,让他等的好生着急。

只是他心中还有一个顾虑,那就是朝廷会不会赦免他投降张献忠之罪。

他最担心的就是朝廷如果不赦免他们这些降将的罪过,那不仅自己性命难保,恐怕在以后的光复蜀州过程中还会生出很多波折来,甚至会把许多人推到张献忠那边去。

蜀州之地多山,山峦重重叠叠,官军攻打剑门关的攻势虽然极为猛烈,但是那些炮声也并不能传到广宁城来。

梅沙甲身着山文甲,手按着腰间的刀柄,在城头上走来走去,眼睛却不住的看


状态提示:第六十九章 张献忠的劣势--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