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仙侠修真>灵山>239回、无相空门迎地藏,吕祖江畔笑黄龙
。”

明月笑了:“这就是见知之障,其实众生万相都在此山外。”说着话伸出小手一指山外远处地芜州城。

这句话和这个手势,如醍醐灌顶瞬间点醒了梅振衣,他明白了明月是什么意思。一念之间可曾见生灵之一世?当然是看不见的,一个人在你眼前。你只能看到现在的他,从生到死的一切并非你所能见。但是在仙家眼中所看的却不是这些,世间众生其实都在眼前。

你看不见一个人从生到死吗?世间有生有死时刻都在发生,有人喜有人悲,有人驱利奔忙,有人避害闪躲,有人通达富贵,有人困于苦厄。只要你地神识眼界足够广。一念扫过,这一切都可见。众生无别即为一人,众生之遇即为一世之种种,世事不都在眼前吗?

明月施法手势一引,梅振衣只觉得元神清明荡漾而开,他看见了什么?——整座芜州城!

从高楼华堂到污秽沟渠,蛇鼠鸡犬与市井众人,在神识中无一不是清清楚楚明明朗朗。梅振衣有洛阳云端之上站了十个月地经历。其实已经见证过这一场景,但当时他并不想刻意去看,而是在那一片奇异的空间中元神清明不得不看,看到最后都有些恶心和麻木了,不得不超然而观。

听见明月今日之语。梅振衣这才明白当时错过了一次修行见证的好机缘。明月短短几句话其实点透了修行中地一种“观”法——众生观。没有**力与大智慧,一般修行人是入不了这种观境的,梅振衣曾被动的进入一次,却没有堪破那种心境。而是在追求他的修为尚未达到的超然状态。

佛门修行也有众生观之法,佛陀开慧苦、集、灭、道四圣谛在修行中怎么证?可以从“众生观”中入手修证。

明月施法当然没有洛阳云端之上那么多高人神通广大,她引梅振衣地元神清明荡漾而开,看见了此时芜州城中的景象,从举手到放下的时间也就是三天三夜。

芜州城中有婴儿呱呱落地,也有老人闭眼咽气,有人在家中算计邻居,有人在街头招揽生计。还有耗子偷油、虫蛹成蝶、鸟雀衔窝、猫狗打架等等景象清晰无碍。梅振衣入境观之。这就是众生之相,前世之我就在其中!

梅振衣自己当然没有这么大神通,他是在明月地心境中作众生观,多少也能感受到这位仙童的修为。清明元神所见芜州众生相,就如柔和的月光洒落下显现,哪怕最污秽处也一片静谧祥和丝毫不受沾染。这无形的月光就像一面毫不蒙尘的明镜,照见如此清晰,镜中却不留下一丝痕迹。

明月乃仙灵不染之气化生。心境丝毫不染。她当然能看见众生象,一念见知圆满。却等于没看见,不想也不必涉足其中。但是梅振衣不一样,他尚未超脱生死,还是得静观“自己”在众生中轮回之象。

芜州城中也有他看不“见”地地方,就是翠亭庵与九林禅院,也有他看不“明”的人,共有两位,一位是翠亭庵前卖水果的关小姐,还有一位是从南门走入地青年僧人,这名僧人带着一条黑狗不紧不慢走进芜州城时,黄龙禅师也从北门而入。

九林禅院在城北,黄龙禅师先到,当他走进九林禅院已是巳时。那时地寺院不像现在风景区地庙门口还有卖票地看着,直入空门未见他人。黄龙走到天井有个小沙弥迎面道:“远来的师父,快跟我去盛饭吃吧,过了午时就没有饭了。”然后匆匆忙忙跑向膳堂。

黄龙来的时间很巧,正好是九林禅院开饭地时间,这里的和尚本来就不多,现在都去吃饭了。披着黄底红纹袈裟,腰杆挺的笔直的黄龙禅师有些尴尬,居然没有人上前迎接问候,小沙弥打了个招呼就跑了。

这时有一名僧人走出了大雄宝殿,看见黄龙站在院子里,上前行礼道:“这位师兄,您是远道而来的吧?我法号无相,是本寺住持。”

黄龙赶紧还礼,又刻意摆出一副不卑不亢的神情挺胸道:“原来是无相师弟,久仰!贫僧法号黄龙,为同宗法师,来自赣水黄龙寺。听闻无相禅师在芜州以紫金钵与九环锡杖迎奉新住持,特远道赶来接佛缘。”

无相看着黄龙似笑非笑的问道:“师兄入空门之时。未见九环锡杖吗?”

黄龙愣住了,他一进门就想找人说话来着,真没注意九环锡杖放在哪里。这时九林禅院门外传来三声犬吠,无相神色一变,向黄龙抱歉道:“我要出门迎客,师兄请自去膳房用白饭,得罪了!”说着话几乎是一路小跑向着门外而去。

门外来了一名僧人,也就是二十出头的样子。普普通通地相貌,小眼睛、淡眉毛、扁平的脸庞,五官很是寻常,眉目依稀倒有几分与无相禅师相似。他带着草笠,穿着草鞋,未披袈裟,身上地僧衣也显得有些破旧,看样子是风尘仆仆远道而来。

他的身材并不魁梧。站在那里中正端庄,神色安祥中自然而然有难以形容的威严之气,正对着庙门低首行礼。更奇异的是他身边有一条狗,象是一只成年的猎犬,全身黑色的短毛油光锃亮。体形并不算太硕大却显得机敏强健。这条狗也低下头前腿微曲,冲着庙门做低首行礼状。

他们在朝什么行礼?九林禅院中门大开,山门殿正中供地是弥勒菩萨,就像翠亭庵山门殿正中供着熊居士地法身像一般。唐代寺院中地弥勒菩萨造像。可不是后世那种袒胸露乳、笑呵呵、胖乎乎地布袋和尚坐像。

这尊弥勒菩萨像是站着的,身材也


状态提示:239回、无相空门迎地藏,吕祖江畔笑黄龙--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