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玄感对洛阳进行了全力的攻击,他把自己所有的精锐都投入到了攻城战斗的第一线。可是樊子盖也是很坚强的,他不拘泥于形势,随机应变,对杨玄感不同的攻城方法给予了针对性的反击。杨玄感虽然用尽了攻城的各种方法,可就是不能攻破城池。
杨玄感在此之前得到了两个人,一个是韦福嗣,一个是李子雄。他们都是从隋军那里投降过来的,杨玄感非常信任这两个人,特别是韦福嗣,他自从有了这个人,开始不相信李密,凡事都和这个韦福嗣商量。
可是杨玄感看错了人,这个韦福嗣是个不忠于杨玄感的人,他利用杨玄感对他的信任,给他出谋划策时都是怀揣着两种准备,一种是如果杨玄感胜利了,那么他就是第一功臣,因为都是他的计策起了作用。如果杨玄感失败了,那么他对于隋朝来说就是功臣,因为他给杨玄感出的都是馊主意,也算是内奸加卧底。李密一眼就看穿了韦福嗣,他劝杨玄感杀了这个人,可是杨玄感正相信韦福嗣,怎么能够听从李密的话呢?
而另一个李子雄,却是个一心向上爬的人,为了讨好杨玄感,他劝杨玄感还是抓紧时间赶紧当皇帝。从来会拍马屁的人都是招人喜欢的。
幸好杨玄感又问李密,李密劝杨玄感还是先立稳足跟再说当皇帝的事吧,并拿古人陈胜的例子来劝说杨玄感,杨玄感才打消了这个念头。
杨玄感看到不能攻破洛阳,于是他改变了战略。我们有理由相信这个策略是韦福嗣为他谋划的,因为杨玄感这么做,就等于慢性自杀。他是造反派,不是集中一切力量,赶快为自己建立一个根据地,他却分兵出击,派出两路人马各五千人守卫着两条主要通道,防备着来增援洛阳的隋军,又派出两支军队去攻打荥阳和虎牢。在他看来,只要荥阳和虎牢被攻占,洛阳城里的隋军就将成为瓮中之鳖。
杨玄感只看到了自己的行动方针,却没有联系隋军的实际情况来具体分析战场形势。他已经错过了攻克洛阳的有利时机,此刻,他已经走到了李密所提前预料的那一步境地——顿兵于坚城之下。西京留守卫文升在得知杨玄感围攻洛阳之后,受代王杨侑的派遣率领四万人前来救援洛阳。他连续击溃了阻击他前行的杨玄感军,屯兵到金谷。
杨玄感也带领自己的军队来迎战卫文升,双方展开了一场激战。
杨玄感在谋略上虽然不济,可是打起仗来还真是厉害。他总是身先士卒,带头冲锋,他的那帮手下也都很爱戴自己的领导,舍命跟随往前冲杀,所以几次交战下来,他把卫文升打得满地找牙。杨玄感连战连胜,他的部下也都倍受鼓舞,人数激增,达到了十余万。
这时杭州也有一股武装宣布起义,和杨玄感向呼应,他的首领叫刘元进。因为隋帝杨广东征高丽时从三吴地方征调了许多军队和老百姓,引起了士兵和百姓的强烈不满,纷纷逃亡。所以刘元进一起兵,那些亡命之徒正苦于官府的追捕不得安生,于是马上都投入到了他的手下,一时间,他的军队迅速达到了数万人。
有朋友帮忙总是好的,起码可以分散隋军的注意力,看来杨玄感马上就要胜利了,他的前途一片光明。相比之下卫文升就惨了,手下伤亡过半,士气低迷。
然而事情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所谓计划赶不上变化。
就在杨玄感即将迎来胜利之时,一次交战中,他的弟弟杨玄挺却意外中箭身亡。杨玄挺在军队中算是高级将领,仅次于他的哥哥杨玄感。他的死沉重打击了杨玄感军队的士气,他们的进攻锋芒遭受挫折。
杨玄感,你的好运就到此为止吧!接下来,你的坏运气来了!
隋帝杨广接到了李渊的报告,马上带上自己的主力部队马不停蹄地往回赶,甚至丢掉了在前线的物资器械和装备。高丽军队一方面是由于自己的坚持,一方面也是运气太好,总之,他们又赢得了这场战争的胜利,还得到了上天的恩赐——隋军遗落的大批物资。
隋帝杨广会师途中,传令让各地的守军抗击杨玄感。他派陈稜带领一支军队攻打杨玄感的老巢黎阳,并让宇文述、屈突通带领部队讨伐叛军,一边让水军指挥来护儿撤军回师剿灭叛军,同时任命李渊为弘化留守,领导关右几个郡的军队防御杨玄感。
一张天罗地网已经撒开。
杨玄感正和西线的卫文升交战,突然背后又来了屈突通,已经到了河阳。河阳就是现在河南的孟州市,在洛阳的东北方,离洛阳只有四十多公里。杨玄感军已经陷入了两线作战的地步,形势非常的不利。不得已,他想撤出围攻洛阳的守军去阻止屈突通渡过黄河。可是就在他准备撤除洛阳的包围圈时,洛阳城里的樊子盖突然出击,从背后给了杨玄感军一计闷棍。杨玄感包围洛阳的军队分身乏术,眼睁睁地看着屈突通的军队渡过了黄河。
此时的杨玄感已经陷入困境,只好把自己的军队分成两部分,东边的抵抗屈突通,西边的抵抗卫文升。这时樊子盖又不甘寂寞,屡次出兵偷袭,杨玄感军接连失败。
杨玄感此时已经力不从心,他召集部将商量对策,李密和李子雄都一致建议向西进攻潼关,然后向京城长安进发。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