姥爷对芳姐儿的本事已经见识过了,知道小东西会不停制造些惊喜,惊吓什么的。他此刻也不方便回到外孙女身边去,只能听从华二爷的建议,将庄子上的一些人,连同在北方收容的一批灾民一起送到富源县去听从外孙女的安排。
十三年前的南方洪灾成全了姥爷建立自己势力的机会,这一次的大雪灾又让他得到了更多的属下,但是相应需要的钱财却很是吃紧,芳姐儿要是能多赚些钱,就是解决了他的后顾之忧了。华二爷也是赚钱的行家,由他陪着芳姐儿做生意,姥爷很是放心。
华二爷接到姥爷的信之日,也是芳姐儿来县城的日子,几日不见,华二爷觉得小丫头瘦了,连忙问到:“芳姐儿这几日是否病了,如何消瘦了许多。”
芳姐儿想想自己这些天,吃喝还算正常,只是心操多了,难免会有一点累。她赶紧说到:“我长个子了,抽条了,吃得东西都长个子去了,自然脸就小了些,不妨事的。”
华二爷这才把心放下来,细细说了李家的地,这件事已经成了,他不仅拿到了李家原先的住宅废墟,还圈起来周边的四亩地,两亩多地能做宅子,另外一亩多地打算和当地人一起合盖一座土地庙,庙不要很大,有个正殿,两间给守庙人居住的屋子就可以了。庙祝都选好了,就是当地的人,父子两个在雪灾中没了亲眷,有座庙给他们栖身,他们一定会好好干。
土地庙周边可以弄个香烛铺子,一个馒头汤面店,是官家的人要去的,土地庙周边肯定要修围墙什么的,这一亩多几分地就没有剩下了。官家的人得了土地庙的管理权,又有店面,自然也会维护这周边的太平,李家圈起来的地也会很平安。
有件事还真的给芳姐儿猜对了,真是有人看中了这边的地皮,朝廷打算在这边先盖一座大庙,周边的地皮被收走当庙产,以后是盖成禅修别院,还是弄成店铺收租金就都是庙里的事情了。这个庙的后台可是能赚得盆满钵满,又不叫穷人说一句不好的话。这里闹鬼,风水不好,盖个庙镇住,谁又能说不对。等日后香火兴盛了,大家又淡忘了这些事情,这里就是个寸土寸金热闹的地方了。
这片贫民区原先就不过是不到五十亩的地方,盖庙宇和圈庙产地就划走了三十二亩地,还要留出整修道路的地,留点地给大小官员润手,能剩下的就不多了。幸好李家的房子在最偏僻的地方,当时雪灾扒拉出的死人也是这地界最多,华二爷又提前动手了,还捐了盖土地庙的钱,和官府勾结了一回,不然肯定拿不到这二亩三分地。
芳姐儿知道京城的地就是难得,华二爷能够拿到这些地也是不易了,而且显然这块地的含金量很高,所以为了长久保留李家货栈就要多收拢些贫民,房子一定要立刻开始修建了。
芳姐儿对华二爷说到:“华二叔跟土地庙的那对父子说,叫他们去找从前的邻舍,联络那些苦命人一起建造土地庙,让自己家的亲人尽早解脱。你这个出钱的人就准备好饭食,跟这些人说只要帮着盖了土地庙的人都留下来替李家盖房子,李家不出工钱,但是收容这些人到明年开春,给饭吃,给衣穿,给屋子住。”
华二爷算过,盖土地庙,修建围墙和盖两个小店铺能花费的银子不过是一百多两就够了,现在芳姐儿突然说是要收容贫民,这就不知道是怎么一个无底洞了。家里即便是有钱也不能这么干呀。
芳姐儿拿出自己的商路地图,李家货栈的图纸给华二爷看,就是想告诉华二爷,现在家里的买卖运作起来缺人手呀,能盖房子的人至少是好劳力。而且这批贫民经过雪灾绝对没有几家是拖家带口的,是很纯粹的劳力。这些人守着土地庙的财产,守着李家货栈,即便有人打这块地的主意也要想想清楚。货栈没赚钱,还养着这么一帮子光脚的穷人,他们要沾手也要考虑一下自己的瓷器命值不值得去和瓦片命去死磕。富盛商号和李家货栈对贫民做的事情都是积德的事情,将来做起小买卖,口碑差不了。
华二爷听到芳姐儿这么分析就明白了,小主人的脑袋就是好使,得了就按照小主人的意思办。现在办事牵头的是富盛商行,可李家老太太什么时候上场,还要由着芳姐儿说一声。
芳姐儿问到:“这几日,卤菜的生意如何?都能卖出去?”
华二爷说到:“刘妈的手艺绝对有方子在手,但凡吃了的人都说不错。今天你来了,我就索性把卤菜的银子结算给你,在你的报价上,我在给你一分利,一共是四十七两三钱银子,考虑到山里用银子不方便,我给你换了九千个铜钱,剩下的银子也是小的,零碎的,你也好花用。”
芳姐儿对每天的卤菜进出账都记录在案,其实原料钱并没有多少,一共才二十七两银子左右,柴火都是山上的,没算在成本里。若是在城里做这些,本钱就又要增加了。这么来回运送确实有些累人,但是确实能赚到不少钱,才七天就有近一倍利润的辛苦钱了。
看到收益芳姐儿心里有了盘算,对华二爷说到:“这种小买卖就暂时先这么小打小闹做着,我知道富源县来往的人流多,临近夏天,我们这小买卖只要是能及时卖出去,赚点小钱还是可以的。我现在就是缺人,华二叔您看能给我多少人手,要带去山里干活的。”
华二爷是接到了主人回话的,他很爽快地说到:“人已经在路上了,十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