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穿越重生>黄蒿之内>第九章 激战(一)

崇祯二年四月二十六日,巡视陕西的马懋才在亲眼见到了家乡父老的一系列惨状之后,终于写下了历史上著名的《备陈大饥疏》,里面用非常朴实的文字,记载下了延安府现在最常见的情景。

任何读过这份上疏内容的人,都会因为里面描述的惨剧,而感到不寒而栗。朝堂上的诸公对于这份即将收到的奏疏,会有怎样的反应。陕北的百姓自然不知,甚至他们都不知道有这一回事。眼下他们在意的是还能去哪里找到些吃食,熬过他们日益艰难的生活。

张孟诚同样对于此事一无所知,只不过略有不同的是,这一天的张孟诚正趴在山梁上,看着远处几车运往金鼎山的粮车。

粮队护送的人员除了几名骑马的显得很是戒备,剩下的三十来名步卒都显得有些懒洋洋的。

这些人护送的粮食除了最上面几袋小麦是真货,压在下面的袋子里面装的,都是陕北随处可见的沙土。

在这粮食比金子还贵重的日子里,粮车上面那几袋作为装饰门面的真货,让一旁的艾蒿巅大当家蔡矮子心疼不已。

金鼎山和艾蒿巅两家这次合作,已经是计划的第七天了。在前面的六天里,两家都陆续设过一些套。像是将马匹送到沙里滚地盘放牧,去沙里滚地盘骚扰,放出消息哪里有粮食等等计划都执行过。

可是不知道沙里滚是看出了什么,还是根本就没有发觉。他一直窝在自己的老巢里不动弹,这几天两个寨子的几百号人算是全都白忙活了。

远处的粮队在随着山路拐了一个弯后,就走出了众人的视野。又过了一段时间,蔡矮子还是严令手下众人不可发出大的声响,继续隐藏在山间。

张孟诚对于在这个山沟里伏击沙里滚并不抱希望,好歹沙里滚在道上混了这么多年,在这个地势下,作为积年老匪的他怎么可能会贸然进入。

其实这一点蔡矮子他也知道,只是这个地段有助于隐藏兵力,同时也方便向四周调度人马进行策应。并且在前面的数里之外,还有金鼎山的一众弟兄在另一处埋伏。只要他们能拖住沙里滚一段时间,至少蔡大当家手下的百来号骑兵很快就能赶到。

蔡矮子巡视了一番部下后,回到山梁上对着张孟诚笑道:“张家老三一直听说是个读书的种子,记得年前初次见到你时,你还带着不少斯文气。想不到今日趴在地上等生意上门的样子,看起来也和咱们这些糙汉没啥子区别。”

“蔡大当家的莫要笑话我,我老张家祖上几代,哪代不是土里刨食的主。小时候我跟着爹和两位哥哥干的农活也不少,即使这几年念了几本破书,多识得了几个破字,我张孟诚也不敢忘本。”

“十五岁就能中秀才,在咱们这土疙瘩可不多见,秀才你可不要太过自谦。当年你中得秀才功名,你大哥可是从我这敲了不少贺礼的。秀才你好像还没找婆姨吧,我七叔的闺女你也看了,长得还不错吧。听你大哥说,你正好就喜欢大脚的婆姨,咱们两家就这样做个亲家如何。”

见蔡矮子又提起了他七叔的女儿,张孟诚不免有些尴尬。受制于后世的审美观,他一直无法将自己的审美标准,与明代人掰到同一条水平线上,所以张孟诚也就一直没有成亲。而且在古代这种大多数人都营养不良的时代,一个才刚过十三岁生日没几天的黄毛丫头,张孟诚是如何也下不了手的。

“蔡大当家的美意,孟诚还是无法受用了。我虽然没读几年书,但总算是上过学册,也拜过文庙。即使眼下落了草,一些读书人的规矩还是要记得。家母去世后,我需要守孝三年。若是不遵,可会被文庙里的神仙揪住,降下法旨倒大霉的。等过了孝期,还得择个良辰吉日,由县里的教谕领着去庙里还愿。眼下我张家落草,哪里请的到学里教书的教谕。我大哥还为此揪心不已呢,不知道要怎样把这些事情处理妥善。蔡大当家的还是别再计较,若是耽误了你家妹子,你的一番好意就成罪过了。而且在这年景,找个舞刀弄棒的汉子,可比我这半两水好多了。”

显然在古代,披一层读书人的外衣。用孔庙里的泥塑随便瞎编几个迷信规矩,来忽悠这些对知识阶层的事情一无所知的文盲,还是有点作用的。

蔡矮子听了张孟诚的话后,心里多少有了些顾忌,但随后说出的话又让张孟诚的心悬了起来。“你们读书人怎么有这么多讲究,成个亲居然还会倒大霉。看来我要和你哥好好商量看看了。等这一票干完了,我先回去翻翻黄历……”

张孟金不想再纠缠这个话题,插嘴岔开话题说道:“蔡大当家的年前和我二哥比武,斗得那几个回合我一直记在心里。您使得刀法我记得没那么多花俏的招式,一砍一劈都是战阵上真正用的着的。我一直想讨教一下,等有空闲蔡大当家的能不能教我两手。”

蔡矮子的刀法确实挺吸引张孟诚的,虽然张孟诚接触了很多这个时代的逃卒马匪,但他发现这些人的刀法大多是没什么章法,只是凭着一股血气随意劈砍。

有的人倒是练过一些武艺,可是他们的刀法里却有相当多传统刀术的虚华。这些花招在他们的常年锻炼下确实也能有些效果。但是对于像张孟诚这样基础有限的人来说,则是完全无用。

不过蔡矮子却是个例外,据张孟诚所知他并没有练过多少传统刀法。只是他自己细心研究,再加上多年的实践,总结出了


状态提示:第九章 激战(一)--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