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穿越重生>黄蒿之内>第一百八十九章 接下来的讨论

之前张孟诚向大伙预测过,陕西剿贼的精锐部队会被抽调去山西平乱。现在消息得到最终确认,也再次证明了秀才的眼光还是没错。

当时按照秀才的推断,陕西的平乱军至少会有五、六千人。而如果金鼎山一伙被选中,也会有大概占总人数十分之一,也就是五、六百的士兵被征调。

可是实际的人数要比秀才的预测少了两三千人,而金鼎山最后也只能抽调三百五十名士兵应援,这让所有的头领都很意外。

所以作为三当家的赵万奎,在得知秀才的推断出现失误以后。他有些无奈地说道:“秀才的推断大体上还算是准的,可是这人数差异太大,咱们还是得重新考虑如何调派人马。”

原来加入从征的想法,大伙都有些乐观。认为可以抽调三百人左右的骑兵部队,和同样人数的步兵,至少十个头领一起前往山西。

现在看来肯定不行了,所以新的工作分配也需要大家再继续讨论。

“三百五十人还是太少了,要不然干脆全部派骑兵,或是步卒也配上马匹吧。”赵万奎打算集中加强战力,凑出一支全骑的队伍出去,这明显有些太过乐观了。

“既然朝廷穷的比预想的还厉害,那此次去山西的征战,粮食的供应没准也会很有问题。三百五十名士兵的口粮不说,若是再算上三四百匹马的消耗,这朝廷的粮草供应八成会挺玄。”

二哥张孟广南北征战这么多年,不只是阵上对敌经验丰富,就是一些官府的后勤供应也经历过很多,他直接就对全骑的说法提出了质疑。

“俺也觉得别全派骑兵比较好,战马吃的料草负担太重了。”

“没错,当年我们在辽东就吃过这个亏。”

周绍腾和范顺疆两位参加辽东作战的前逃卒,也是相当认同张孟广的话。因为他们两人有深刻的体会,当年辽东战场上就因为这个吃过亏。

实际上当初朝廷征调开赴辽东的延绥镇士卒也很精锐,和一样赴援的川兵,都是当时明军中少有的出色战力。

当年“川兵心力颇齐而皆徒步”,若是有善战的骑兵配合,野战的威力绝对要再上一个台阶。

而“兵多堪战”的延绥镇部队,本来骑兵数量倒是有不少。可就是因为粮草的供给跟不上。以至于原来两千多匹战马,直接倒死三百七十余匹。当熊廷弼向朝廷汇报时,剩下的战马也是“余皆瘦弱不堪。”(注一)

那批延绥镇的士兵,都是屡屡挡下套虏入犯的精锐部队。周绍腾、范顺疆和车继宝这三位头领出色的作战技巧,就证明了当时这些士兵有多善战。

可他们却因为后勤的供应困难,延绥镇的士兵们直接就废了大半战力。致使后人现在只能感叹川兵在浑河,悲壮地绽放出光芒。(注二)

“孟诚你给大伙算算看,若是一百五十名骑兵和两百名步兵出征,每月需要花费多少粮食。”

因为山寨的头领们文化程度有限,大多数头领都是不识数的。所以身为大当家的张孟金,就发话让自家老三按自己想的配置模式,计算了一下出征部队的粮食消耗。

张孟诚以前就听车继宝感叹过这件事,而秀才自己多年来为大伙负责后勤,自然也对数字比较敏感,所以他也不看好全骑兵的编制。

在听到自己大哥的吩咐后,秀才心中快速计算了一遍,迅速就有了答案。

“一百五十名骑兵,两百名步兵的编制,按照咱们寨子里的习惯,各种马骡加起来大概在两百二十多匹左右。光人畜每月的嚼用大约在三百六十石左右,另外还要加上六千六百束干草。”

“我的乖乖,这点人马居然要消耗这么多粮食!”

“我看此次去山西出征,难免会碰上饿肚子的时候。”

“偶尔几顿吃不上也没什么,可若是沿途州县一直都凑不出粮食,咱们这次去山西的路上,没准还没碰上一个贼寇,自己就得先被逼的当贼抢粮了。”

“这样说来,咱们要不还是别去山西了。”

“想得倒美,调令都下来了,咱们还能怎么办!”……

在听闻张孟诚的一番估算后,在场的金鼎山头领们终于有了一个较为清晰的认识。以前他们征战各地,总还有金鼎山这个后方基地支援。现在跑到隔壁的山西省,寨子里的粮食他们是铁定指望不上了。

而且这么重的粮草负担,还只是他们三百五十名士兵的份额。整个应援军是这个数字的十倍,粮草的消耗将会更加夸张。所以刚刚都还觉得,此次朝廷组织的应援军人数太少的头领们,突然又觉得这个数字还真是有够难为朝廷了。

“听说山西被流贼祸害的挺严重,日子过得和崇祯二年陕北大灾时有的比。这次出征俺们是不是要再选择稳妥点,少带些骑兵出去。”二当家管志庆忧心地说道。

他一直很尊敬秀才,除了张孟诚是文化人识文断字,又能看明白朝廷的决策。更主要的就是因为有秀才在后方,能稳定地保证大伙的粮食供应。所以他才觉得年轻的张孟诚本领大,一直不愿意让秀才离开山寨。

“山西的那些当家能撑这么久,他们的手段肯定也已经练出来了。咱们若是再继续降低骑兵的数字,阵上没准就摆不平他们了。”

张孟金自然也很忧心之后的粮草供应,可是他们毕竟是要去山西平贼的,战斗力一定还是要保证在一个稳妥的临界点,所以没有松口减少骑兵的数量。


状态提示:第一百八十九章 接下来的讨论--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