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穿越重生>崇祯十七年秋>第1347章 再攻渡口

陕北绥德城外,沟壑纵横,一道道的深壕,将绥德城围的水泄不通。

正月,陕北的大雪依然没有停歇,天空中灰茫茫的一片,雪花不时的飘落下来,落在深红色的地面上,将冰冻住的血迹覆盖。

城池外的壕沟,将绥德围了几圈,半人深的壕沟内,穿着臃肿棉袄,戴着棉帽的金军士卒,和着羊毛毯子,抱着火铳靠着壕沟打盹,躲避着陕北的寒风呼啸。

这时,壕沟内一名金军百户登着木梯,漏出头来,观察着眼前有些残破的城墙。

绥德城被围超过两月,已经被大炮轰的处处碎裂,城墙被轰出许多缺口,不过守军又用沙袋重新堆砌了起来。

隔着一条黄河,明军的重炮运不过来,就只运过来野战的小炮,所以只能被动的被金军火炮轰击。

城墙上几面残缺的军旗在寒风中猎猎作响,宣示着城中守军还在抗争,并不打算交出城池的控制权。

军官观察了下城头,除了依然竖在城头的几面旗帜外,少量的守军从城头巡视而过,并没有什么新的情况。

百户迅速从梯子上下来,许多哆嗦着蹲在壕沟中烤火煮汤的金军,抬头看着他躬着腰通过,但很快又把目光落回到汤锅上。

百户穿过壕沟,来到壕沟里挖掘的一间洞屋内,赵良栋正在里面烤火,军官忙禀报道:“军门,城上没有动静,今天应该不会往外冲了!”

赵良栋拿起木杆,拨弄了一下通红的火石,抬头道,“让弟兄们不要放松警惕,另外大炮继续轰击,不要停!”

吴堡县,面临的情况几乎一样,金军在城外挖掘了纵横交错的深沟,将城池围得铁捅一般,而将进攻的主要方向对准了吴堡渡口。

孟乔芳五万人,想要同时进攻绥德、吴堡、以及渡口并不现实,他采取锁城之法,围困相对难以攻打的绥德和吴堡两座城池,主力则先夺下渡口。

孟乔芳北征之后,五万人马先包围了绥德,迅速挖掘壕沟锁城。

这时李来亨察觉到了他的意图,急忙率领大军支援绥德,干扰金军锁城,但孟乔芳兵多,李来亨未能接近绥德。

眼看着无法阻止金军,李来亨只能退回吴堡,并让王光泰率六千精兵火速出城,在渡口筑寨子,抢筑防御工事。

孟乔芳完成了对绥德的封锁,留下赵良栋领一万人,围困绥德伺机破城,他则领四万大军东进吴堡县。

四万金军到了吴堡之后,孟乔芳又如法炮制,王光泰几次干扰,都被金军打了回去,吴堡县最终也被金军困住。

在完成对吴堡县的封锁后,孟乔芳照样留一万人攻击监视吴堡县城,剩下三万人则准备攻打吴堡渡口。

在金军将绥德和吴堡县城内的明军包围之后,整个陕北的明军,其实已经被分割成了三份,并且相互之间不能支援。

孟乔芳的意图就是以少量人马困住绥德和吴堡的明军,先集中优势兵力吃下渡口,堵住金军防线的缺口,然后掉过头来,对绥德和吴堡各个击破。

渡口距离吴堡县不到十里,两边都是山坡,渡口夹在两山之间。

在渡口与吴堡县之间,呈现一道奇观。在旷野上,无数条壕沟纵横,靠近吴堡县城是金军所挖,用来把吴堡和渡口隔开,防止城中的明军出来支援渡口。

靠近渡口和两侧山坡上,则是渡口的明军所挖,用来防备金军进攻。

孟乔芳站在一坐小土山上,观察着渡口明军的情况,明军在两山之间通往渡口的唯一通道上,筑了一条高一丈,宽半丈的长墙,墙上布满了射击孔。

墙的前面有三道半丈深的壕沟,壕沟之间又布满了拒马桩和鹿角。墙的后面,挖了躲避炮击的掩体,有军队驻扎的营帐,而在营帐后还有一道矮墙,作为第二道防线,后面同样也有驻军的营帐。

除此之外,两侧的山坡上也挖了豪沟,山顶筑了矮墙,驻扎着明军的人马,并且还配备火炮。

王光泰六千人,两册山头各一千五百人,第一道防线一千五百人,第二道防线五百人,渡口也住五百人,还有五百则驻守在渡口上游。

孟乔芳领着一众将领观察,见土墙上和山顶上许多旗帜飘动,显然防御的兵力十分充足。

他再看明军的防御工事,直接攻击正面,要跨过三道壕沟,还要面临两侧山头的攻击,显然不可取。

那么攻击山头,但同样困难重重,明军居高临下,同样挖壕筑墙,攻打时还要防止山脚长墙后的明军包抄后路。

陪着孟乔芳观阵的金将孙思克,连着哈出几口白气,忍不住说道:“王爷,怕是不好打啊!”

明军最喜欢掘壕沟,特别是王彦那厮,下营必然掘壕筑墙。那厮用兵上也没什么特别出彩的地方,没玩出多少花样,就是一个“呆”字。

明军显然受到了那厮的影响,把这个“呆”字,或者说是“稳”字发挥到极致,反正只要能用的防御工事,一样都不少的用上,然后等着对手往上面撞。

孟乔芳放下千里镜,没有搭话,他在绥德挖沟筑墙的时候,并没有想过他也要面对这些沟沟墙墙。

孟乔芳一阵沉默,攻击有难度,但大金没有选择,必须啃下这块骨头。

这时他忽然扭头对孙思克道:“上游有适合放船和筏子的地方没有?”

“只有一处,在北面十里处,不过明军在那里住了寨子,有五百人守卫。”

孟乔芳皱了下眉头,心道明军果然稳的


状态提示:第1347章 再攻渡口--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