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都市现代>工业之流光岁月>第二百五十七章:思科

瑶光电子要开始做网络设备,虽然客户要求的联网目标还是只是局限于蜀都政府的机关单位之间,顶天能算是一个大型局域网,但这绝对也可以算是一个巨大突破。

再看钱伯斯的时候,汪正国必须要承认,人才始终都是人才,不管放在哪里,他都能冷不防的搞出一个让人瞠目的大新闻出来。

仔细想想,还真是上天注定让钱伯斯这人得和网络设备结缘,即便这人未来都已经不可能在思科公司工作,但这千转万换之后,绕上好一个大圈,依旧逃不过命运。

从机场离开的车上,钱伯斯很健谈:“蜀都政府要求瑶光提供可以连接不同电脑终端的数据交换系统,这大概就是局域网概念,美国早就已经有同类设备交付市场使用,我们不管是引进技术,或者自己研发,都可以。”

局域网的概念成形于七十年代初期,随后开始大规模提供给市场使用,其中又以学校、科研单位使用的最多,到八十年代的时候,美国在运行中的局域网系统已经足足有上千套。

因此,局域网概念在技术上已经完全成熟,引进到共和国来,解决同处于一栋办公楼里面的不同电脑终端数据交换,当然就可以满足蜀都市政府的部分需要。

然而,根据蜀都市政府方面所提出的要求,必须将整个市区的机关、企事业单位、包括蜀都城西北方向新成立的高科技产业园所在机关单位都连接起来,实现如此巨大范围之内的网络数据传输,就不是局域网技术可以满足。

汪正国对此很担心,有些疑惑:“蜀都市政府要求将整个市区的电脑实现在线互联,所覆盖的半径更是达到二十多公里,而且电脑数量在未来五年之内肯定要达到十万台以上,如此庞大的数量要求,局域网技术恐怕满足不了吧?”

对于局域网技术的不足之处:覆盖范围、终端数量,即便放在2000年之后也没法完美解决,更别说就现在这八十年代的技术而言,想想就知道是什么结果。

局域网有固定的电脑终端数量限制,在传输距离方面,顶天也就是覆盖几百米而已,针对蜀都市政府所提出的“蜀都电脑互联计划”,单一的局域网技术是绝对没法实现。

钱伯斯并非从事技术开发的工程设计人员,他只知道美国已经实现了不同电脑终端之间互联,但要说网络互联技术具体有什么限制,其实他也不太清楚。

听到汪正国突然说起这些,他可是急了:“什么意思,你是说现在的电脑终端互联技术只能支持小范围之内的小规模电脑数据交换,能满足蜀都市政府要求的技术,目前还不存在?”

“没错,目前的局域网技术还远不能满足要求,这是技术本身的构架所限制,注定它在未来十年之内都解决不了大范围、大容量的电脑联网需求,就我目前所知的情况而言,只有一种办法。”

说到这里,某人也是笑了,这次钱伯斯还是做起了网络互联设备,而且还是避免不了要接触到思科。

“美国西海岸硅谷,斯坦福大学一对教师夫妇,计算机系的计算机中心主任莱昂纳德·波萨克,还有商学院的计算机中心主任桑蒂·勒纳,夫妇二人设计了叫做“多协议路由器”的联网设备,用于将校园内不兼容的计算机局域网整合在,形成一个统一的网络,他们成立了一家名叫思科的公司,主要业务就是从事该设备销售、生产。”

思科公司是开启大规模、远距离电脑互联的关键,而现在的“蜀都电脑互联计划”,在本质上就是走的互联网概念。

那么,在互联网技术的早期,局域网技术还有需要吗?

毫无疑问,八十年代的电脑联网技术来说,局域网技术是最成熟、最具有性价比的产品,即便是思科公司,它最开始的产品也是基于局域网技术基础之上才能发挥作用,“多协议路由器”所连接的是众多局域网,而非电脑终端直连。

当然,思科公司手里的技术是肯定可以满足“蜀都电脑互联计划”需求,这不需要有任何疑虑。

“斯坦福大学的教师夫妇,你这样说的话,倒是有一定的可信度,毕竟这是美国在半导体、电子技术方面最好的大学,没有之一,不管它研发出什么样的技术,我都不会有丝毫怀疑。”

美国人对斯坦福大学的推崇,更甚共和国对清华、北大,特别是涉及到电子、半导体方面,那几乎就是抱着朝圣的心态在看待,钱伯斯作为电脑行业的从业人员,对此更是深信不疑。

至于汪正国所谓的设备,到底能不能满足需求,钱伯斯没有过多的思考,技术上的问题能不能解决,到时候去看过之后就知道,现在说再多也没用。

“这样,我下周就飞美国去看看,本来之前就已经计划要去引进局域网技术,这次不过是多考察一家公司而已,斯坦福大学和思科,好的,我记住了。”

对于此时的钱伯斯来说,他是瑶光电子公司的ceo,一家垄断着十亿人口大国电脑市场的超级巨鳄,虽然现在公司的市值还比不上美国那一大票电脑公司,但在潜力和重要性方面,却远超美国那些所谓的大公司。

他很清楚,以共和国改革开放的政策走下去,经济上持续高速增长,未来十年之内,瑶光电子必将成为世界性大公司,能够带领这样一家公司从小发展到大,对于职业ceo而言,正是可遇而不可求的重大机遇。

所以汪正国很放心


状态提示:第二百五十七章:思科--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