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军事历史>崛起在大明>第二百七十四章 缓兵之策
完之后,发泄了一通,李自成面露苦涩之意,轻轻摇头,对于“鱼死网破”的观点不置可否,而是满含深意地问道:“请问各位首领,粗粗算下来,整个三晋交界之地的全部起义军也不过是十万之众,就算是所有的起义军能够聚在一起,能够同心协力,又能给官军造成多大的伤害呢?”

众人默然了,神色有一些尴尬而不自然,虽未回答,但心里跟明镜似的,对所有的事情都很清楚。

先不说那两个条件无法满足,既做不到一下子将所有的起义军聚在一起,又不可能做到同心协力。仅此一点,十万人里面,有很多的人是随军家属,这有何战斗力可言呢?又怎么和官军鱼死网破?

言虽尽,而意无穷,李自成并未点破,话锋再次一转,缓缓说道:“俗话说,迟则生变。同样的道理,只要咱们能够多拖一天,那就多了一分局势突变的可能。”

闻听此言,众人为之一愣,心里涌现一丝莫名的喜意,面露希冀之色,看向李自成,高迎祥更是忍不住的问道:“侄儿,你的意思是......?”

“舅舅,各位首领,我并没有什么意思。”李自成平静地回了一句,随即答非所问的说道:“众所周知,就在今年五月份,北面蛮夷入侵宁夏,现在战事正酣,诸多战事不断,互有胜负,如今之时,谁也无法保证最后的结果如何。”

“还有四川的吐司作乱,奢崇明叛乱过去虽有四年,但余波未平,各种小的起义时有发生。最为关键的是,辽东的后金一直都是虎视眈眈,想要图谋关内。”

渐渐地,随着李自成讲述内容的深入,一些人开始明白了李自成的意思,眼前一亮,张妙手一脸的兴奋之色,忍住的赞叹道:“好...好...好一个缓兵之策!”

“张首领,什么缓兵之策?这又好在哪里呢?”一个大老粗出身的首领询问道,挠着脑袋。

李自成没有再多什么,由着张妙可去解释,详述其中的关节症结,气氛也随之趋于缓和。

等到张妙可说完之后,所有人都明白缓兵之策真正意涵,作为军人出身的高迎祥,又进一步地说道补充道:“既然是缓兵之策,那么,咱们就不能简简单单的撤离,要边打边撤离,尽可能的拖延时间,静待时局发生变化,向有利于咱们的方向发展。”

“对,高首领说的不错。只有如此,才能最大限度的拖延时间。”张妙手附和道,又进一步地说道:“而且,唯有与官军真正交战,消灭他们一些兵力,打疼他们,才能让朝廷不敢小视咱们。让朝廷明白一点,一旦将咱们逼急了,他们将会付出惨重的代价。”

霎时,立即就有人明白了张妙手的弦外之音,另外一个退路,一旦局势没有变化,依然不利于己方,完全可以投降朝廷。

毕竟,兔子急了还咬人,何况这是十万起义军?一旦鱼死网破,双方进行殊死搏斗,即便朝廷最终获胜,但那也只能是惨胜,到了那个时候,要是有外敌入侵,兵力可就会力所不逮了!

所以,在南逃的过程中,与官军交战不断,让他们意识到一个问题,要想使用雷霆手段,全部斩杀各路起义军,那就要做好损失惨重的准备。

不久之后,众人就商量好了具体的撤离时间,相继离去。

在李自成的住处,一干心腹相继到齐,站在那里,直视着李自成,最前方的顾君恩更是不解地询问道:“老大,属下实在想不明白,除了资历之外,你的声望丝毫不输于高首领,隐隐与其并驾齐驱。照今天的情况来看,如果老大您有意角逐盟主之位,反对之人绝对是寥寥,何必要将如此重要的位置推给高首领呢?”

李牟也站了出来,也是满脸的不解之色,紧跟着说道:“老大,请恕末将唐突,据属下所知,老大与高首领的关系并不怎么好。而且,此次贺队长与吴队长护卫高首领,救援其他各路起义军,博得一个仁义的名声。然而,高首领却想染指李家军,想要将其编为麾下。如果高首领真的当上盟主之位,咱们的处境可就有一些微妙了。”

此刻,别看李自成一脸的平静之色,心里也很不爽,略微沉吟了一下,不答反问道:“顾军师,李队长,你们二人可知王自用与王嘉胤二人?可知他们怎么死的?”

两人轻“嗯”一声,异口同声道:“知道...”

顾君恩与李牟后面的话语戛然而止,似乎想到了什么,面露一丝恍然之色,对视了一眼,默契的轻轻点头,顾君恩更是代表的继续答道:“两位首领都是直接或者间接死于官军之手,遭到朝廷的重兵围剿,才会陨落的那么早。”

“是啊,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李自成叹息了一句,没有继续在这个问题上纠缠和探讨,转而看向田见秀,询问道:“对了,田队长,太行山根据地建立的怎么样了?”

“启禀老大,事情还算顺利,住的地方已经基本解决,现在正在开垦荒地,只待番薯幼苗和农作物的种子。”

“那粮食的问题呢?”李自成直接问出了自己最为关心的事情。

“嗯...老大,李队长正与韩段两家洽谈,准备购买一批粮食。若无意外的话,这两日就会运抵太行山根据地。只要这批粮草到达,如果根据地的居民不再大量增加,三个月之内,就不会出现吃的问题。”

听到这些,李自成这才露出满意之色,心里略微一松,似乎想到了什么,又提醒的说


状态提示:第二百七十四章 缓兵之策--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