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军事历史>绝境中的第三帝国>第五百五十章 登陆

(请过一个小时刷新观看,对不起,对不起,对不起)

1941年3月21日,登陆英国的时机已经到来,德国公海舰队倾巢出动,在汇合了意大利和法国派来的6艘战列舰后,一同向大不列颠岛南海岸开进。

另外,德国空军则派出600架f190从陆地机场出发,其余的战机也从航母起飞,自南向北,向目的地飞去。

紧随其后的,还有500架斯图卡轰炸机以及180架满载伞兵的运输机。

仅仅在第一批次,德军就投入了12万的兵力进行作战。

由于德军是突然对英国发起的进攻,所以进展十分顺利,德军集中先前登陆的法过盟军部队,向发起多佛尔发起猛烈进攻,而德国空军也乘着天气晴朗的有利条件,大举出动,对多弗尔作战的法军进行增援,试图瓦解英军的反击攻势。

在法国名将魏刚的指挥下,法军登陆部队派出一小股精锐,冒着伤亡乘乱占了领多佛尔西南的战略要地47高地。

而英军虽然也深知47高地的重要价值,组织多次反扑,但均未在魏刚这位防御大师那里得手。

随后,在多弗尔本就部署重兵的英军,迅速集中手里所有炮火,全力炮击47高地。

在猛烈炮击下,法军难以坚守,只好放弃47高地撤到高地的西南边。

但英军虽夺回了47高地,也一直在德国空军的猛烈打击下,无法集中使用他们留在多弗尔周边的装甲部队,也就发挥不出装甲部队巨大的突击威力。

因为德国轰炸机的高密度轰炸,英军一般只能使用200名步兵和15到20辆坦克,组成小型战斗群进行短促出击,难以取得胜利,加上几个小时以来,他们的坦克损失已经约达100辆,又得不到补充。

而后,迟迟为把法军赶回海里的英军发现,大量的德国运输船,送来了第二波援兵——身穿灰色挪威军装的大量士兵!

由于德国海军提供了大量的炮火支援,英国陆军在海滩一带,几乎一刻都没有在炮战中取得优势。而继续下去,他们的损失还会更大!

为确保伦敦万无一失,丘吉尔只好下令放弃多佛尔一些沿岸阵地,将多弗尔全部900辆坦克中的700辆,撤回部署于伦敦以南的近郊,与失去舰炮支援,无法推进的法意步兵们,展开对峙。

而打破对峙中起到关键作用的是,还是德军的空降兵。他们在此次登陆作战任务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这也是法国人和意大利人甘愿当第一波炮灰的原因。

德国空降兵的任务,是在登陆滩头两侧距海岸10至15千米的浅近纵深空降,深入敌后,阻止敌预备队的增援,并从侧后攻击英军海岸防御阵地,配合海上登陆。

但由于在最初的1~2天里,同盟国只登陆了由法国和挪威提供的3个半步兵师,只有在建立起可供装甲师展开的大登陆场后,才将装甲师投入作战。

双方都很清楚,如果在装甲部队上陆前,英军能突破登陆部队的防线,那就将会给登陆带来灭顶之灾。所以德国空降兵的行动,在登陆初期,就至关重要!

德国第1空降师是最早投入战斗行动的部队。早在午夜00:16,他们就被空投到登陆地区的左翼地区,他们的目标是夺取家佛尔左翼附近的桥梁,以防止英军的装甲部队前往海岸支持。

德国伞兵们迅速占领了这些桥梁并成功地控制了他们,直到那天稍后的登陆的突击队员赶来。此行动的目标还包括夺取在家佛尔右翼的地堡。虽然地堡没有被摧毁,但是在战斗过后,地堡中的英军除了6人以外,其余全部伤亡。

相比之下,德军军第2和第3空降师就没那么幸运了。由于没有经验的领航员和地面情况复杂,再加上英军炮火的拦截,部队被散落在各处。有些伞兵很不幸地降落在了海中或内陆中那些被德军故意淹没的低洼地区,很多人由于装备沉重,而被淹死在仅及膝深的水中。

在24小时后,第二空降师也只集合起约3000人。

但是,从整体战略上来看,德军可以说是因祸得福。伞兵们被投放在整个多佛尔地区,使英军陷入一片混乱。伞兵们各自为战,分散了英军的兵力,取得了不小的战果。

并且他们使英军指挥官大大高估了伞兵的人数,调动了更多不必要的军力,从很大程度上分散了海滩登陆场的压力。很多伞兵在登陆日后的很多天,仍在敌后独自战斗。

第3空降师,也就是雷恩所在的新编空降师(雷恩的步兵班不在这次作战任务中),在24日早上占领了多佛尔近海镇,而这个小镇也就成了整个大英帝国,第一个被第三帝国占领的城镇。

尽管德军的空降存在不少问题,但仍取得了很大成功,说明莱因哈特的观点是正确的。德军的空降,在登陆的最初时间里夺取了至关重要的交通枢纽、桥梁、海滩通路,摧毁了英军的炮兵阵地,破坏了英军防御的稳定性,牵制了英军的预备队,使英军处于被动局面。为登陆的胜利创造了条件。

德军刚刚登陆多佛尔南海岸线就一路势如破竹,接连攻克了英军许多的防御阵地,而丘吉尔对此也是十分的恼火。

“首相,多佛尔战区吃紧,我们需不需要从伦敦近郊的抽调1个装甲团去支援一下”,丘吉尔一手下上校参谋,小声的建议道。

“哦?你是觉得我们前线的防御兵力还不够吗?或者你觉得我们的军队不足以抵抗德军的进攻?”,丘吉尔淡淡的问


状态提示:第五百五十章 登陆--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