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军事历史>绝境中的第三帝国>第五百三十五章 苏德部署

柏林,元府邸。

莱因哈特对着一份来自东线间谍的情报,紧皱眉头。在他面前的长桌上,依次坐着6海空军的总参谋长勃捞希契,凯瑟琳,雷德尔三人,还有从东线赶回来的东方集团军群司令龙德施泰德,以及包括第六集团军司令赖歇瑙,新建第二装甲集团军司令古德里安,十二集团军司令李斯特等将领。甚至,连盖世太保的负责人罗斯,党卫军总参谋长兼副总指挥史蒂夫两人也赫然在座。

对英作战的海狮计划,已经到了第三阶段,也就是即将登6作战的最后阶段。可就在这个当口,却传来苏联部署了过15o万大军在苏德边境,大量苏军坦克和装甲车进入到波兰的苏联占领区内消息。

利用苏德合作社埋下的间谍网络,莱因哈特甚至听说道苏军进行了一场苏德攻防战的模拟演习。好在扮演德军指挥官的朱可夫赢得了演习,这才让斯大林有所顾忌,没有下定决心与第三帝国彻底撕破脸皮。

另外,依仗苏德铁路合作社提高自己在乌克兰政绩的赫鲁晓夫之流,也从中调和,试图延缓这场战争。

当然,朱可夫的胜利,只不过是让苏军延缓了进攻时间,重新调整作战计划。而赫鲁晓夫之流的调和,也只是为了争取时间,好让他换掉在乌克兰的第一书记职务,避开因苏德交战而产生的个人损失。

换句话说,一旦苏军制定好了新的战术,赫鲁晓夫这些人又摆脱了与德国铁路合作社的利益关系。那么,是战是和,那就完全取决于苏联的心情了。

另一方面,德军现在正在进行大规模的改组扩军计划,也就是把原有的部队拆分开来,分别补入新兵,形成分裂为几支新的同规模作战部队。

许多作战经验丰富,战绩辉煌的部队,被拉到法国北部,准备对英国的登6作战。还有被隆美尔带走的,全德国最强大的第3o步兵师,以及第15装甲军,也已经不可能回到东线。

第一装甲集团军倒是调回了东线,李斯特的第十二集团军,以及第十七,第四集团军,也逐步的向东线开进,汇合原本龙德施泰德留守再此的东方集团军群。

不过,只调集到这些部队,已经不是德国能拿出手的最佳状态。由于对英登6战以及非洲远征的军事行动,德军已经分出了太多精锐军团,在别的战线。很显然,只凭借剩下的力量对付全力以赴的苏军,是能以取得胜利的。

法国的投降,倒是让德军在腾出大量部队的同时,也拥有了手握十万6军的维希法国盟友。但是,贝当手里这1o万6军要是莱因哈特想拉去帮助德军和苏联作战,困难可不是一点半点。

先,法国人自己现在朝思暮想的,并不是把本土这点军队派到东方去替德国守住国门。他们更急迫的,是把这些部队运到南面的阿尔及利亚,送到法国名将贝朗特手里,好打败入侵的英军,守住代表法国复兴希望的阿尔及利亚大油田。

要说能够随心所欲调派补充给东线的部队,史蒂夫手里的过三十万党卫军,无疑是最佳选择。这其中,有二十五万利用原匈牙利国防军改编扩充出的党卫军,一直驻扎在德国的南方行省,充当东线的大规模预备队。而另外近十万参加法国战役和部署在德国本土的党卫军,也随着法国战役的结束而解放,可酌情增调一部分前往东线。

这也是史蒂夫被叫来这场会议的原因。

不过,说起东线众多国防军将领中,忠诚不输于党卫军指挥官的,还得数第六集团军的赖歇瑙。早在1年,就以国防军的身份,加入国社党。这样的国防军将领,和党卫军将领,又有什么区别。

所以,现在就是由这名党卫军指挥官一般的国防军上将,担当了结合地图和情报,按莱因哈特的想法整合介绍东线形势的任务。

众多第三帝国重量级人物面前,赖歇瑙不紧不慢的拿起伸缩杆,指着会议室墙上巨大的欧洲地图介绍道:“在东线,我们原有的东方集团军群,只具备了五十五万兵力。可他们当面的苏军,大约已经到了万规模。南面党卫军主要负责的地段,二十五万党卫军面对的,却是大约7o万的苏军。北面,我刚刚带到的第6集团军,虽然拥有2o万人的大编制,但也面对着苏军新近部署的大约3o万兵力。”

“已经探明的苏军兵力,就高达1万?!”身为6军总参谋长,但却实际掌权的勃捞希契皱着眉头低声自言自语道:“这是已经准备好对我们动手了吗?”

“诸位将军,不必担忧。”莱因哈特见在座的不少人已经面露忧虑,适时的给大家打气道:“我们的部队,算上正在向东线靠拢的第四,第十二,第十七集团军,还有古德里安新扩编出的第二装甲集团军,兵力总数也过了17o万的规模,再加上我军装备占有巨大优势,所以东线防务并不会出现危机。”

“没错!”收到莱因哈特的眼神示意,统帅部参谋长保卢斯也赶紧起身,向在场的各位前辈将领们补充道:“算上苏军正在向边境移动的部队,他们的总兵力大约会稍微高出3oo万一点。而我们事实上,也还有包括5万党卫军在内,计划第二批调往东线的共计45万兵力。”

顿了顿后,保卢斯提高音量继续道:“再加上罗马尼亚在我们成功击败法国后,早已下定最后决心,与我们签订了秘密协议,计划提供75万兵力,用于未来对苏作战,收复他们的失地。也就是说,我联军在东线的总


状态提示:第五百三十五章 苏德部署--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