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楚良问。“大伯怎么了?”

陈爸说:“我等会儿给你说。你要和你四叔聊聊不?”

好吧,陈楚良知道,家里亲戚都在,说这个事情,有点破坏团聚的气氛。

“你把电话给四叔吧,我给他拜个年!”

陈楚良相信老爸等会儿会单独给他打电话,把这件事说清楚。

很快,在小姑家的四叔就接了电话。

陈楚良在电话里还能听到那面有小孩在啼哭,这应该是四叔的孙子了,前不久听老爸说,四叔今年添了一个孙子,名字还是老爸取的,叫陈睿,高兴的合不拢嘴呢。

“良娃子。好,很好,出息了。”

四叔应该是花溪村老家,比较有想法的人了。

他一个人在老家,承包了几十亩山地种植桑叶养蚕,还有大片的果园和鱼塘,算得上是花溪村那个地方,带头致富的优秀农民。

在花溪老家,长辈叫后辈的名字,都喜欢在名字后面加个娃子,这是老家的方言。应该是老爸回去,把自己在汉州这面的一些情况,给家里面的人说了,毕竟都是亲戚,而且老家的亲戚都是老实巴交的乡下人,很本分农村人,不有那种那个亲戚有钱了,就想从对方身上索取的贪婪,反而会觉得脸上有光,是一件光宗耀祖,跟着自豪。

毕竟,在农村,家里有人出息了,别的人就不敢轻易的欺负这一家子人。

“四叔今年也是添丁进口了。”

陈楚良也把恭喜送上。

“是,是,祖宗保佑呢!”

四叔已经笑得合不拢嘴了。

这时候,一声怪叫从电话里传来。

堂弟陈龍,从他老爹手上,抢过电话,在电话里问嚷嚷着道:“哥,我听三伯说,你在省城那面,自己弄了个公司?哥,你太牛了吧,难怪老师都说,读书才有出息,看来还真说对了。哥,省城好混不,赶明儿我也来投奔你,县城待不下去,我爸老说我待在这里没出息,天天只知道搬砖,我要跟着你混。”

这小子在电话里,就像炮仗一样,噼里啪啦就是一大堆。陈楚良都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了,随口笑着说:“可以,只要四叔放你走,过完年你就可以来省城。”

心想,其实这个比他小两个月的堂弟,脑袋算是比较机灵的,让他来跟着自己,做一些自己想做的事,也未尝不可。

陈龍当即就在电话里说:“哥,你别骗我,那我真来了?到时候我要住你大学寝室,让我这个小学毕业的家伙,也感受一次读大学是什么样子。”

陈楚良认真说道:“那就来吧,我等会儿给四叔说,他会放你走!”

陈龍说:“哥,你不会把我卖了吧。现在卖人的可多了。”

陈楚良说:“我把你卖去工地搬砖!”

陈龍笑着道:“开玩笑,这是我的老本行,在县城,我一天能搬十卡车不歇气儿!”

陈楚良赶紧打住对方,说道:“你把电话给四叔,我给他说,让你过完年就来省城。”

“好嘞,哥!”

陈龍又把电话,递给了自己的老爹。

四叔在电话里说:“良娃子,龍娃子想去见见世面,你那里如果方便,就帮四叔照看着他,年轻人,要多闯一闯,才有干劲儿。家里虽然承包了那么多山地,你堂哥陈远和你嫂子今年就不出门打工了,在家里带小孩,顺便干农活。”

四叔应该是听到了刚才堂弟陈龍说的话,此刻,在电话里,当即就有同意放人的想法。

毕竟,老家村子里面,窝在那里一辈子,也没啥大出息,只有走出去,才能够出人头地。

陈楚良答应说:“四叔就放心吧。我就只有这么一个堂弟,你让他从老家出来跟我在省城做事,我保证给你管好这个人。”

“我们老陈家,就数良娃子有出息,四叔不放心你,还放心谁呢。”

四叔沉沉说道。

之后,和四叔通完电话后,陈楚良又和小姑聊了一会儿。

小姑刚才在厨房做饭,抽不出时间接电话,现在六姑去接替了她,小姑才有空闲,和她这个侄儿说上两句。

上辈子小姑因为没有生育孩子,被婆家休掉之后,那是老陈家没有一个可以站出来说话的人替小姑撑腰。

如今,重生回来,有能力改变这一切,陈楚良当然不能坐视不理。

电话里,小姑说:“前些天,我托客运站跑省城的长途班司机,给你捎了些老家的特产过去,你要记得去拿,司机的电话是多少……..”

小姑报了一串电话号码,让陈楚良记下来,前几天她打对方的电话,一直都没接通,司机应该都到省城了,正好可以过去拿。

小姑在电话里说,捎人带过去的东西,都是一些家里的特产野猪肉、风干的野鸡,还有山珍。

这在花溪老家,都是常见的过年腊味,许多城里人都还特意下乡来买呢。

陈楚良在电话里谢谢了小姑,又告诉小姑,东星县城的文具店,如果出现饱和了,可以试着朝其他县城里面渗透,争取有一天,能够把文具店,开满整个吕川市。

这算是他对小姑文具店未来发展的规划。

小姑当然很听陈楚良的建议,说她正在和姑父王学兵商量下一步该怎么扩大生意店面呢。

聊了一会儿,小姑找了个安静的地方,在电话里问陈楚良:“侄儿,小姑问你,你熟悉省城,知道省城有没有好一点的医院?”

陈楚良想也没想,说:“有!”

小姑说:“我


状态提示:第219章--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