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军事历史>崛起军工>第四百四十章 炮灰的自我修养(上)

“轰~~轰~~轰~~”

在美军漫天的炮火支援下,罗宾汉上校指挥着加拿大第25旅重新对志愿军固守的铁元防线再次发起了进攻。

接替加拿大皇家步兵第2团,担任中子山方向主攻的帕特里夏公主轻步兵团更是一马当先,在第二皇家工兵营和四辆“萤火虫”坦克的支援下,快速推进,很快便扑到中子山下。

随后站立在指挥坦克上的帕特里夏公主轻步兵团团长,科恩中校便一声令下,一个得到工兵加强的加拿大连级突击群便如狼似虎的朝着山顶主阵地冲去。

然而当他们刚刚进入山下的灌木丛时,接二连三的爆炸便将这个加拿大连级突击群的脚步死死的困住,紧接着科恩中校便看到一个又一个断手断脚的加拿大士兵便被抬了下来,更可怕的是。

这种持续的伤亡似乎永无止境,仅仅十分钟,就有多大三十人的伤亡,而为了转移、救治这三十多个重伤员,科恩中校不得不派出多达四倍的兵力方才能满足最低的运转要求。

这让只有六个连的帕特里夏公主轻步兵团平白无故就少了整整一个连的兵力,如果仅于此也就算了,科恩中校咬咬牙也能挺过去,关键是谁也不知道中国人在山下的灌木丛里究竟撒了多少蝴蝶雷,如果在这么持续下去的话,那帕特里夏公主轻步兵团也就不用做什么步兵团了,直接就能改成医护团。

“咚~~啊~~~”

当一声蝴蝶雷的炸响,伴着加拿大士兵的惨叫再次传遍整个战场时,科恩中校再也忍受不住,转过脸冲着加强给他的第二皇家工兵营营长派克少校咆哮道:“你的工兵都是瞎眼的猪吗?怎么连个雷都找不到?”

被骂成猪的派克少校登时一脸的委屈:“不是我们不想解决掉它们,问题是那种蝴蝶雷实在太变~~!~~态,通体使用的全都是朔料,令得金属探雷器根本发现不了不说,其本身的结构也非常敏感,稍稍一碰就爆炸,根本无法排除。”

说着说着派克少校都快哭出来了,他也是参加过二次大战的老兵,从诺曼底登陆一路打到德国的科恩,什么样的地雷他没见过,可偏偏却拿中国的蝴蝶雷没办法,全朔料结构,让金属探雷器近乎失效。

独特的引信击发结构更是让工兵们感到抓狂,更重要的是这种地雷实在太敏感,只要稍稍触碰就会发生爆炸,如此找不到,拆不掉,炸得快的地雷,让负责支援的皇家第二工兵营吃尽了苦头。

以至于所受伤的三十多个重伤员里,到是有一半是皇家第二工兵营的士兵,为此派克少校已经派出三批增援部队,可依旧毫无效果,只能任凭中国的蝴蝶雷炸个没完。

看着满脸沮丧的派克少校,科恩中校心里就算有千般怨言,最后也只能化作深深的无奈,好在他终究是个身经百战的沙场宿将,知道打仗不能一味的蛮干,于是没好声气的瞪了派克一眼,便不再理会这个无用的工兵营长,而是抓起指挥通话器高声命令道:“装甲部队和炮兵部队给我朝着山顶狠狠的打,连级突击群后撤,c连和e连,从两翼冲上去!”

一声令下,四辆由英国基于美制“谢尔曼”坦克改装而来“萤火虫”坦克立即轰隆隆的驶如山脚下哦,旋即高高扬起前细长的83.3主炮炮管,随着指挥长的射击口令的咆哮喝出,四辆坦克顿时喷吐出四道炙热的烈焰。

与此同时,位于帕特里夏公主轻步兵团后方的加拿大炮兵也迅速调整手中的迫击炮和75榴弹炮的射击角度,紧接着一声声炮响划破长空,将数十发炮弹毫无顾忌的倾斜到中子山上重火力连三排的阵地上。

登时地动山摇,火光冲天!

借着加拿大装甲兵和炮兵部队不惜血本的炮火掩护,帕特里夏公主轻步兵团所属的c连和e连立即从左右两翼绕过正面山脚下的灌木丛,如同两支飞射的利箭,猛的插向中子山的主阵地。

见己方的士兵转眼便冲到了半山腰,科恩下意识的握紧了望远镜的镜头,一张脸更是紧张的直发抖,镜头里他的士兵已经冲到了不足中子山主阵地三十米,只要再加把劲儿,这座令加拿大军队伤亡惨重的山峰就属于他科恩的了。

“这一战,我们胜了!”

当支援的炮火开始向后延伸,c连和e连的士兵已经冲到不足主阵地二十米的地方,一些奋勇的加拿大士兵甚至已经越过前面的一片散兵坑,开始向后方的战壕冲去。

按照科恩中校以往的经验,达到此种程度,就算守军再如何顽抗,也无法扭转失败的局面,是以他开始激动的呼着气,抓着通话器,只待山顶上升起加拿大的旗帜,便立即向后方报捷。

然而就在他期盼着己方旗帜升起时,中子山主阵地上忽然“轰隆~~~”一声巨响,浓密的硝烟伴着骤然腾起的泥土登时便遮蔽了科恩等人的视线,但他们却并没有因此而断掉对阵地信息的获取渠道。

因为随之而来的除了爆炸,还有一阵强势一阵的惨叫和哀嚎……

“是……是……是阔剑地雷!”

皇家第二工兵营营长派克少校在山顶爆炸响起的那一刻,便道出了那种致命武器的名字,闻言科恩的脸登时一片惨白,下意识的用手在胸前画几遍十字:“上帝保佑,上帝保佑……”

科恩中校默默念叨了好几遍,但今天的上帝好像并不在家,所以科恩虔诚的祈祷自然是变得毫无意义,因为当尘土落下,硝烟随风散去,入眼的除了月球表


状态提示:第四百四十章 炮灰的自我修养(上)--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