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拥七千精锐士兵,且具有坦克、火炮等重型装备的英军第七旅,绝不是韩军那般炮灰级的软骨头,与中国军队一碰击溃!
应该说,其战斗力十分强悍,即便负责一线防守任务的英联邦第六营的阵地被中国军队突破,凭借着第七旅手中的强有力的火炮群和装甲部队,依旧能够对突入的中国军队实施反突击,就算无法将当面的中国军队击溃,但守住广平洞这个要点还是没问题的。
然而英军第七旅却没有这样做,而是看着英联邦第六营的防线被突破,便二话不说,掉头就跑,难道英军的这支最精锐的王牌部队,真的就是银样镴枪头的样子货吗?
当然不是!
恰恰相反,整个英军第七旅的战斗力在联合国军中可是数一数二的,别说是那些小国的军队无法与其相比拟,就算是美国的一些二战功勋部队,也没办法到达英军第七旅的程度。
可就是这么一支强悍的劲旅,却打出韩军炮灰般的既视感,原因很简单,那便是他们以第七旅这条大鱼为诱饵,将进攻的中国军队拖瘦、拖垮、拖死,进而为退到汉城以南,正进行快速补充的美军争取时间。
待中国军队自身携带的给养消耗殆尽,达到进攻瓶颈时,早已蓄力已久的美军便会亮出锋利的军刀,大手一挥,朝着疲惫不堪的中国人的脖子砍去……
而这便是刚刚结束的第四次战役中,美第八集团军司令官李奇微将军成功运用的磁性战术。
只不过在第四次战役中,联合国军是成功运用了这套战术,并取得极大的战果,但由于第一次执行,联合国军各部难免有些不协调。可经过一整场实战的洗礼后,联合国军,特别是最核心的美、英军队已是将这套战术掌握得炉火纯青。
正因为如此,当志愿军发起第五次战役时,美军想也不想便大踏步向南撤退,其目的就是在拉长志愿军的补给线的同时,尽可能消耗志愿军一线部队所携带的物资,只等着青黄不接之际,便可以利用美军超强的机动性,再一次打志愿军的一个措手不及!
为此,美军对志愿军后勤进行了极其缜密的估算,最后得出的结论是,志愿军一线部队的物资携带量,满打满算只够七天使用,超过七天便会难以为继,如此,美军便将志愿军的攻势形象的称之为礼拜攻势!
然而就这么眼睁睁等着志愿军打满七天显然是很愚蠢的行为,毕竟在战场上各种意外层出不穷,谁也不敢保证志愿军的物资携带量就不能打个十天半个月的,尤其是面对韩军这种战五渣的炮灰部队。
就算志愿军的物资再匮乏,但也能坚持一个月之久。
基于此,美军在充分总结第四次战役的经验教训后,制定了一个极富针对性的办法,那便是消耗!
即用灵活多变的战术,通过阵地防御战、反突击、甚至是遭遇战的形势,在迟滞志愿军进攻速度的同时,最大限度的消耗他们的弹药和食品,已达到最终拖垮志愿军的目的!
就如同放风筝,不管风有多大,将风筝卷的有多高,但扯着风筝的线绳一定要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只有这样才能让那个不听话的“风筝”要么在空中解体;要么乖乖的被扯下来,碾成粉末……
只不过这个扯风筝的人却是一般人能当的,如果没有超强的战术素养和不屈的作战意志,根本无法胜任。
为此美第八集团军司令官李奇微在衡量一遍手中所有军队后,最终只选出两支部队,执行所谓的“放风筝”任务,即东线的美步兵第2步兵师;至于西线,便是正逐步向汉城方向撤退的英军第七旅!
正因为如此,英军第七旅尽管整体呈现撤退的趋势,但一路上却不断给不断突进的志愿军某主力师制造了不少麻烦,特别是汉密尔顿中校所指挥的皇家坦克营,更是在这段时间里极其活跃。
时不时的就会同其他英军一道,来一次漂亮的多兵种协同攻势,将志愿军某主力师的势头给遏制住,令得该师各部吃了皇家坦克营的不少苦头。
尤其是重火力连,一路下来受到皇家坦克营的苦头,但每次老唐都无法完全抓住对手,反而一个不留神还会吃一个大亏,等你回过味来时,人家早就一脚油门扬长而去,把你远远的摔在后面吃土。
面对这么个比泥鳅还滑溜的皇家坦克营,老唐简直郁闷到了家,如果单纯面对坦克或者是步兵的突袭,拥有各类大威力支援武器的重火力连根本就不怕,坦克来了直接上破甲弹,步兵要是冲过来,榴弹招呼上去就是了。
然而当遇到配合得当,且远程火力远远强于重火力连的多兵种协同的合成攻击群时,该怎么办?用破甲弹先打坦克?可乘坐装甲车的步兵却会快速突进,围歼你的反坦克力量。
用榴弹打步兵?敌方的坦克就会挺身而出,为步兵提供掩护!
更重要的是,人家还有地面火炮和天上的航空兵作为火力支援……
若是双方就这么打下去,老唐也不怕,只要把时间延长,就算英军多兵种协同再好,也总能找出破绽,但问题是皇家坦克营每每都是浅尝辄止,绝不跟你做过多纠缠,这让老唐每每有种重拳打在棉花团上,根本就使不上力气!
如此一连几天下来,仗是没少打,但效果却很不明显,反倒空消耗不少弹药和物资,尤其是食品,绝对是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在减少,好在老唐的重火力连这一次全员配发的是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