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军事历史>汉末皇戚>第六百一十章 又是一年不稳事

入秋之后,西北天气愈发寒冷,本来就不便出兵,即使皇帝有所催促,伏泉也不会犯傻似的在冬日出兵,毕竟这说到底可是兵家大忌。

随着三辅各地,以及北方诸地的汉胡骑兵,不断涌入凉州,任何人都明白,伏泉进入凉州后的第二次攻势即将开始。

当然,就算西北大地,陷入短暂的和平,可是天下却依旧不算安稳。

其中,天下不安稳,还是由皇帝刘宏,或者说是刘宏信任的宦官,所导致的,至于内中的根本原因,自然是经过太平道之乱后,国库已经空虚的财政。

二月份时,南宫云台发生灾事,雒阳宫殿不少因此遭受到损坏,刘宏想要快速得到钱修建,可是他却没有太多办法。因此中常侍张让、赵忠见此,劝说刘宏,对全国的耕地加收田税,每亩十钱,用以修建宫殿,铸造铜人。

这一举动,自然引得天下愤怒,毕竟,天下才刚刚自太平道祸害之后,修生养息不久,刘宏这样加税,明显是不给那些百姓活路。

乐安郡太守陆康见此,便上书谏言劝阻道:“昔鲁宣税畮而蝝灾自生。哀公增赋而孔子非之,岂有聚夺民物以营无用之铜人,捐舍圣戒,自蹈亡王之法哉!”

陆康此言,是用鲁宣公和鲁艾公的事情,借此来警示刘宏。当年春秋之时,鲁宣公按亩征收田税,因而蝗虫的幼虫大量孵出,造成灾害;鲁哀公想要增加百姓的赋税,孔子认为这种作法不对。言道怎么能强行搜刮人民的财物去修造无用的铜人?又怎么能将圣人的告诫弃之脑后,自己去效仿亡国君主的作法呢?”

这话其实比喻极其到位,刘宏自然明白,只是宦官们早就盯上了这块肥肉,如何肯让皇帝取消这份命令呢?因此,他们弹劾攻击陆康,说他援引亡国的例子,来比喻圣明的皇帝,是犯了亵渎皇帝的“大不敬”的罪过,而刘宏一听,当即震怒,命令用囚车将陆康押送到廷尉监狱受审。若非火来侍御史刘岱上书为他辩解,陆康才未被处死,放逐还乡,否则指不定得出什么事情来。

至于征收税赋的事情,刘宏和宦官自然也没落下,朝廷又下诏让各州、郡向朝廷进献木材及纹理美观的石料,分批送往京师雒阳,兴建宫殿。

在这期间,宦官们在验收时,百般挑剔,对认为不合格的,强迫州、郡官贱卖,价格仅为原价的十分之一。而各州、郡不能完成定额,于是重新购买木材,偏偏那些审核的宦官们仍是百般挑剔,不肯立即接收,致使运来的木材都堆积在一起朽坏了,宫殿则连年未能修成。与此同时,各地不少花钱从西邸买官来的刺史、太守,更是利用这机会私自增加百姓赋税,从中贪污,人民怨叹哀鸣。

可是,尽管如此,偏偏事情的始作俑者,只是想修建一些受损的宫殿的刘宏,却为此赔上了更坏的名声。然而,最终的结果却是,皇宫需要的木料和石料,总是数量不够,一直没有修建完成。

没有木料和石料,刘宏只能命令西园里,他的心腹卫士分别到各州、郡去督促,这些人恐吓惊拢州郡官吏,同时收受大量贿赂。要求那些刺史、二千石官员以及茂才、孝廉在升迁和赴任时,都要交纳“助军”和“修宫”钱。

这两个名目的钱,当然就是刘宏变本加厉索财的原因,其中,大郡的太守,通常要交二三千万钱,其余的依官职等级不同而有差别。凡是新委任的官员,都要先去西园议定应交纳的钱数,然后方能赴任。

大多数人对此,采取了认同,反正交了钱后,去任上贪污一些,总会赚回这些本钱。只是,总有人不认同,比如有些清廉之士,见到皇帝主动索贿,直接请求辞职不去,不过最终还是被逼迫上任、交钱。

这期间,河内人司马直刚刚被任命为钜鹿太守,因他平素有清谦之称,故将他应交的数额减少三百万。司马直接到诏书后,怅然长叹,说:“为民父母而反割剥百姓以称时求,吾不忍也。”随后,司马直借口有病而辞职,不过未获批准,而在赴任途中,他走到孟津,上书极为详细直率地陈述了当时的各种弊政,然后服毒自杀。

当然,司马直的事情也不见是坏的,因为他的奏章呈上后,刘宏见了很是受到震动,知道他的一厢情愿,让的不少人谋利,于是下令暂时停止征收修宫钱的事情,这才让那些大赚不少的人收手。

对此,伏泉也无话可将,此时大汉的官场早已如同历代长久王朝一样**,无论你是党人、士人、外戚还是宦官,在任上可以为了名声不贪污**,毕竟他们多数出身世族,其实根本不差钱,但是除非万不得已,千万别档别人的财路。

而多数人对此现象都是被迫适应,坚持不下去只能选择同流合污,只有少数人依旧能够坚持,可是,此番让他们交钱的是皇帝刘宏,是刘宏看那些世族出身的官吏有钱,要实行政治抢劫,除非是你不愿意当官,否则,只能同流合污。

若非是凉州此刻身处战事之中,而且本就苦寒之地,伏泉想来他若是在刘宏下此诏时候,在其他地方任职,却是不知道他该如何应付刘宏的那些苛刻条件。

伏泉不是怕要花多少钱当官,对于他来说,继承的家产哪怕和曹操他父亲曹嵩学习,花个一亿钱坐三公也没问题。当然,今年这么做的,自然有人,那人就是幽州名士,高阳安平人崔烈。

其时,二月份不只是皇宫出现灾事,连乐


状态提示:第六百一十章 又是一年不稳事--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