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军事历史>皇宋锦绣>第五百三十六章 出征
半来说的话,成年男性能够在整个人口之中的比例,达到30以上算是不错了。

十比一的抽兵,代表着成年男性抽取三分之一,这对于以农业为主农业社会来说,这是不能接受的,封建社会,一户抽一丁,就是苛政乱政,更别说十抽一了,只有进入工业社会,农业在整个社会之中,所占的比重减少,同样的女人也占据了一定的劳动力的前提下,十抽一,不会太影响整个国力。

丁海军是已经接近工业化社会,庞大的生产能力,几乎没有务农的人口,这种情况下,不说整出来个16万大军,10万是没问题的。

可是这个提案,直接被赵信拒绝了,赵信的理由也很简单,丁海军已经相当的有钱了,各种的商业,已经占据了北宋相当的份额,同样的,赵信本身的身份的关系,皇家的身份,注定让他没办法无所顾忌的动手,在这个时候,弄出来10万的精锐部队,那不是让人诟病吧。

这个看法,得到了众人的支持,到现在,整个丁海军的常规军队,也就是4000左右的正规军,还有差不多6000人的半军事化的民兵。

两者加起来1万人,哪怕是1万正规军,对于丁海军这样的边境军州来说,也不算多,更别说,北宋只是看着明面上4000人,这些人,哪怕再怎么的精锐,也不算什么。

当时,赵信说服大家的根源就在于海上,陆地上面的军队,哪怕隐藏的再好,充其量,只能够隐藏一半左右,也就是说,如果赵信想要弄10万军队的话,摆在明面上面面的,最少要5万人,这是会引起朝野动荡的

海军就不一样了,除了在船上之外,在陆地上,海军也看不出来什么,整齐划一这一点,从来都不是海军的重点,技术性和独特的操控性能,才是。

这样下来,海军就可以彻底的隐藏住,就算爆发出十万二十万的,在表面上,也只是大量的船而已,在没有认识到船的重要作用之前,船不算是军队。

丁海军,总共就只有这么大的地方,就算是隐藏,又能够隐藏到哪里,伴随着丁海军的体量越来越大,分拆是肯定,丁海军太小了,只有占据了台湾,然后加上外海的诸多岛屿,才能够隐藏丁海军的一切。

这一战说起来简单,却是整个丁海军扩张的基础,哪怕做了万全的准备,也有些心中忐忑。

在港口,这个并不完善,甚至连起重机和塔吊都没有几个港口,经过了昨天晚上一晚上的紧张装载,所有的物资和人员都已经上船了,这是一个舰队。

摆在整个丁海军高层面前的,是一艘巨大的无比的舰船在前面,而另外一方面对,12艘小很多的船,拱卫在周围的。

300吨,换算下来,接近9000料大船,不能算是整个北宋最大的船,可是看起来,却比一些超过一万料的船更大。

原因很简单,帆,跟中国式帆船不同帆的布局,让整个船只显得很不协调,比起中国式帆船更高的船身,上面,是一层层,如同云一般,层峦叠嶂的帆,密密麻麻一层接着一层,而且相当的高,总之看起来就相当的威武。

其他的船,最大的也就是1500料,看起来,却最多只有这个十分之一,在它的面前,如同婴儿一般。

一些丁海军的高层,还是第一时间看到这个船,他们对于海军不怎么懂,也不怎么知道,可是一个小小的海盗,甚至连丁海军成立到现在,都没有过来袭扰过,可想而知实力,这一次,丁海军可是如同雄鹰搏兔一般,用了全力。

除了帆船之外,12艘船,是目前丁海军状态最好,也是最大的,最高吨位在1500料,最低的,也差不多有1000料,听起来不算大,海船起步就很少1000料的,可是这些都是战船,是直接从巡防营买过来。

之前,因为丁海军的运力不足,这些船稍稍改装,或者直接就充当了运输船,现在,都通过几天的时间改装过来。

作为赵信的护卫和丁海军军方的高层,孙吉并没有在岸上,而是在船上,他是率领着这次的攻击部队的,但是他并不是指挥者。

孙吉是一个出色的将军,个人素质一流,对于领军作战,也可以算不错了,可是他是不懂水战,更加不懂海战。

实际上,在丁海军,懂得海战的不多,可是也不是挑不出的,这一次负责带队的,同样也是这么一个帆船的船长的,就是其中之一。

这个帆船的船长是张忠和,因为上一次的出色表现,还有在整个定海军之中的评分较高,被任命为了这一次出击的队长,他掌控着那一艘风帆战舰,是分舰队的队长,在海上,他拥有决断权和指挥权,他下达的命令,会通过旗语,传递给其他的船只,其他的船只,必须要配合他来行动。

这一艘风帆战舰,是紧急完成的,甚至还没有彻底的完成,这中间的,能发挥出多少的威力,就不好说了。

整个定海军的,连海试都给停下来了,所有熟练的熟手,全部填充到了这个舰队之中,特别是旗舰之中。

丁海军,因为工业化的关系,运输队伍非常的庞大,海运是后来兴建起来的,可是因为挥舞着铜钱,愿意来的不少。

若是中国式帆船的船队,别说13艘,就算是更多,也凑的出来,单纯海运的船队,丁海军已经有百艘之多。

可是风帆,这完全是一个新的东西,单纯的操控的方法就众多,好在,丁海军之前,训练战舰,最少也训练很长一段时间了


状态提示:第五百三十六章 出征--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