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军事历史>错天下>第一百八十五章 甩出几条街

靠颜值夺得状元的胡广果然办得漂亮,听李景隆说道后便立即着手办理,不出一月就将《京师日报》的样本送到了朱允炆面前。

朱允炆对其他倒没意见,就是觉得名字小气了些,于是金口一开赐名《大明日报》;李景隆顺势再谏一言,大明国营日报厂就诞生了。

对于报厂厂长一职,李景隆建议或许可以由黄观这个三元连中的奇人出任,且其与胡广私交也不错,二人搭配起来会更有利于开展工作。

朱允炆心情大好,对李景隆所奏就一个字:准!

胡广奉诏从翰林院、国子监中抽调若干多谋善思者,委以编辑、记者等职;朱允炆亲令京师以及附近各州府送稿,旨曰大到衙门、小到邻里,一切有趣的事情都可以上报。

初期收稿五十五篇,内容均以歌颂吾皇英明为主调,结果被朱允炆痛心疾首地批为无脑;后来某位升迁无望而早有些心灰意冷的知县,将治下一个母鸡打鸣的奇事报了上来,得到朱允炆大赞,当即升为知州。

此事一出,各地州府来稿便精彩纷呈,三条腿的蛤蟆没有,但狗上树、猪生羊的奇事却是一样不少。

胡广不信这些奇事,但却信皇上说得出、做得到,若自己拿不出否定这些奇事的证据来,便是妖言惑众。

再三掂量,他只能采取保守之策,就当这些奇事为趣事,给大家瞧个乐子。同时,他倒底觉得凡事当有度,不能太有趣了,于是让京师本地报上的内容多以国之大事和广告需求为主。

如此如此,《大明日报》第一期便正式刊印出出来,总计五千份。

按朱允炆想法,本要一印十万份,但胡广又不听话了,竟是极力谏言:且不论报厂是否能印出那么多报纸来,就仅以售卖还需看行情的话说,也应当根据销售情况而循序渐进,第一期只印一千份便好。

朱允炆脸色一沉便要说出些不好听的话来,但没想到李景隆竟然也附议胡广,只好强压心中怒火同意印五千份出来看看。

胡广在京师早设了数百个报点,五千份报纸分送下去,每处报纸倒也不多;但令朱允炆万万想不到,一天下来竟然只卖出一百二十五份!

李景隆也没想到结果会如此,在掩饰尴尬的同时,紧急想出了办法。

摊派!

朱允炆闻言大喜,诏令京师有品官员每人至少购买一份报纸,上则不封顶;京师各卫则必须保证每个小旗一份,军中还要派人给每位军卒讲读。

如此一来,五千份报纸还真是一售而空!

朱允炆龙颜大悦,令《大明日报》第二期至少刊印一万份。

数日后第二期报纸出来,朱允炆无师自通地完善了摊派经验,除去五千余份由京师销售,余下的则送往附近州府,由各地知州、知县寻当地官吏、富户或喜欢看热闹的人来购买。

第三期一万五千份报纸出来,朱允炆再调方案,不再管州府找哪些人来购买,而是令州府统一认购若干份,管你卖不卖得出去,反正按十文一张的价银将银子交上来便行。

李景隆的摊派之策纯粹是应急之策,他心里也知道这不是长久之计,因为强滩之下搞不好就要出大事。

但他却没想到,《大明日报》三期一出,竟让京师百姓真的感了兴趣,且若干商户还从广告中尝到了甜头,于是自愿购买者每日猛增,多处报点都出现了供不应求的场面。

办到第七期时,《大明日报》的销售量已稳定在四万一千份左右。

李景隆自己都被惊呆了。

但朱允炆却高兴不起来,一则是报纸销售并没达到他的预想数量,而且还是几天才出一期,再扣除刊印成本等等,其收入与计划相差实在太远。

李景隆无奈,又只得有空就独坐在他的六百年望台,绞尽脑汁地回想后世记忆中有哪些东西是现在可以弄来卖钱的。

但仍和以前一样,诸多东西都是初想简单,但真要想着它是如何做出来的,他又觉得一筹莫展。

这日他正自苦闷,却见易十三回来,便强打精神笑道:“你不去夺南盟盟主,又回来做什么?”

易十三道:“隆哥,我此次回来也是因为夺盟主之事。只是……”

李景隆皱眉道:“有话直说。”

易十三低头道:“我路上遇着了第五安,他与龙门派大弟子李长然在一起,所以极有可能也会去参与南盟大会。”

李景隆听了便心烦,暗道:“什么事都不顺心,第五安你还给我添乱,你他妈是猴子搬来的救兵么!”口中问道:“那以你的意思,你争不过他?”

易十三微微脸红,道:“若论武力,我……现在确实要略输一些,但南盟选拔除了武选外还有文选、德选,我倒不是怯他。只是,他毕竟有些碍事……”

李景隆盯着易十三,缓缓而道:“我已经说过,他早就不是陪我解闷的人,而是给我惹麻烦的人!”

易十三道:“隆哥放心,我这次回来就是给你报备一下,至于如何行事,我早有计划。而且这次有些新情况,却是月旨门、大泽派本和龙门派有隙,前不久又和第五安起了冲突,我可以利用他们之手,给隆哥省去麻烦。”

李景隆点点头,道:“这件事以后不必向我报备,你尽管去做,我只要结果。”

易十三应下,又迟疑道:“隆哥,你可不可以教我雷阵布置之法?第五安毕竟不同寻常,若想万无一失,只有……”

李景隆摆


状态提示:第一百八十五章 甩出几条街--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