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的问题刚解决,浙东南部那四个随时可能点燃的火药桶终于开始爆发了!首先发难的是婺州刺史王壇,王壇原本是孙儒的部下,孙儒兵败身死后,王壇流窜到了睦州一带,准备投靠睦州刺史陈晟。陈晟对于孙儒的那帮将大爷们一向很不信任,所以没有收留王壇,所以王壇干脆领着一帮残兵败将赶走了婺州刺史蒋坏,自个儿当起了婺州刺史。对于王壇的这种鹊巢鸠主的行径,钱镠在平定越州初期采取了默认的态度,毕竟王壇表面上选择了归顺钱镠,而且钱镠还有杨行密这个最大的劲敌需要对付,所以双方一时间相安无事。但王壇毕竟长期在孙儒手中混饭吃,近墨者当然会变黑,骨子里还是存在着桀骜反叛、野心异图的基因,当钱镠忙于解围嘉兴、收复苏州时,王壇便乘势而动,攻击东阳,扩充地盘。对于王壇的违命反叛行径,钱镠很恼火,所以决定发兵讨伐。但王壇的第一个火药桶还没平息,浙东的第二个火药桶又开始喷发了!光化元年十一月,衢州刺史陈岌突然宣布投靠淮南杨行密,不再受钱镠的领导!两个火药桶几乎同时爆发,而且背后似乎都有杨行密的影子,钱镠必须谨慎对待!一般来说,柿子总是喜欢拣软的捏,虽然王壇率先点火,但钱镠决定先解决陈岌的问题,因为陈岌相对王壇来说,是个软柿子,而且解决了衢州问题,便可以切断婺州王壇同外界的联系,可以方便关门打狗!光化二年正月,顾全武率兵在龙丘一带大败陈岌军,打得陈岌落荒而逃,躲入衢州城中苟延残喘!衢州的威胁暂时解除了,那么接下来该对付婺州的王壇了!王壇毕竟是在孙儒的蔡州军团中混过饭吃的,也是见过大场面、大阵势的哥们,眼看盟友陈岌如此不济事,王壇自然要及时考虑自己的逃生通道。目前看来,投靠淮南的杨行密是王壇的唯一出路。杨行密是个一向比较仗义的枭雄,对于敌人的敌人的求救一向比较积极,钱镠是杨行密在江南一带的一大劲敌,那么钱镠的敌人诸如陈岌、王壇之流自然就是杨行密可以积极争取的盟友了。陈岌显然太过窝废,还没动手就被钱镠揍趴下了,所以杨行密决定率先救援婺州的王壇。光化二年四月,杨行密决定派遣部将康儒、徐从皋率兵救援婺州,而钱镠方面的出招是派遣二等武将王球、方密、罗聚出兵响应。也许是觉得杨行密没有派遣田頵、安仁义、李神福之流的猛将出场,是照顾自己给足面子,所以钱镠的回应是也让顾全武等一流武将轮换休息。但接下来的事实证明,二等武将毕竟只具备二等武将的水准,而姓名中带儒的武将一般来说打起仗来一点也不温儒。五月,康儒在陈岌惨败的龙丘大败钱镠的援军,并擒获主将王球,钱镠对婺州的救援宣告失利。形势开始对杨行密有利,七月,杨行密决定联合陈岌、王壇两位盟友,发起反攻,吞并衢、婺两州。不过,杨行密的好运在龙丘之战后,似乎被透支了,淮南方面派往衢州的使者被钱镠抓获,反攻计划流产。但杨行密不甘心失去夺取浙西的天赐良机,光化三年正月,康儒、徐从皋又纵兵攻掠睦州,准备彻底搅乱浙西南的局势。既然杨行密觊觎衢、婺之心不死,那么钱镠当然要尽快解决这两个已经爆发的火药桶,这次出场的是钱镠的堂弟钱銶。钱銶是钱镠诸兄弟中最早征战沙场的一位,当然也是战功最为显赫的一位,由他出场对付康儒,钱镠自然比较放心。而钱銶也没有给他的堂兄在战场中丢人。光化三年八月,钱銶在轩渚大败康儒,并断其粮草,康儒被迫由青溪逃回淮南。失去了淮南的的支援,王壇对死守婺州也失去了信心,于是步康儒的后尘,仓惶逃往宣州投奔了杨行密。康儒撤退了,王壇逃跑了,一直龟缩在衢州城的陈岌彻底失去了希望,只好乖乖地举手向钱镠投降。历时两年的衢、婺两州之叛乱终于宣告结束,钱镠再次顶住了淮南杨行密的猛烈攻击,保住了浙东西诸州的地盘。但在当年的十一月,远在长安城的那个已经日落西山、衰亡殆尽的唐朝朝廷内部居然发生了一起闹剧式的流血政变,堪称唐朝当年的头条爆炸性新闻!论起当皇帝的能力,李晔显然远远强于他的那位嬉笑娱乐式皇兄李儇,只不过李晔生不逢时,只能空悲一生!史书对李晔的评价是相当正面积极的,史称其为人明隽、有智有勇,但唐朝这位重伤病人非一般皇帝能挽救,宦官专政和藩镇割据这两大顽疾极难根除,外加又遭受了庞勋、黄巢之类的重拳袭击,还怎么去挽救?不过,李晔继位初期,的确有一番雄心壮志想挽救唐朝,比如面对宦官专政和藩镇割据两大顽疾,李晔动足了脑筋想根除。藩镇都在外地,一时不好下手,那就拿身边的那帮生理残疾者宦官下手吧!比如曾经拥立李晔成功当上皇帝的宦官杨复恭同样成为了李晔准备下手的对象。杨复恭虽然拥立李晔有功,但不可避免的要走向干预朝政的宦官成功之路,自然要引起李晔的强烈不满。不过,面对执掌兵权,各种势力布满朝堂的杨复恭,李晔采取的是反间挑拔计。李晔在杨复恭的那帮宦官心腹党羽之中精心挑选了一位名叫胡弘立的哥们,并大力提拔胡弘立,赐姓李,改其名为李顺节,意在用李顺节来对抗杨复恭。李顺节也是个野心勃勃的哥们,在得到了皇帝的赞助后,李顺节权势力大增,并于大顺元年九月率兵讨伐杨复恭,成功地把杨复恭赶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