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军事历史>再回大宋>第五十一章 接受邀请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黄远拍手赞道:”此计大妙,文大人何不上书朝廷,依此而行呢?“

文天祥摇了摇了头,道:“朝廷是不会采纳的。“

“文大人何出此言?“黄远忙问道。

牛富恨恨的说道:“定是那些朝廷高官,整日里只知花天酒地,广置舞女,逍遥度日,哪里有心思想这些收复中原的大计……”

文天祥摇手道:“这倒不是!“

“黄兄曾经随船出海,深谱海事,所以,经我一说,便明白那些船只可能发挥出的惊人战力。但朝廷诸公却并不清楚,因此不敢应承,这是其一!”

“朝廷如今财政困难,拿不出大笔资金来建海船,置海船,这是其二!”

“建造海军,训练海军,远征蒙古,非十年之功,不能见成效。而蒙古鞑子这两年就会大举挥兵难下,远水救了不近火,这是其三!”

“海军建设能否收到预定的效果,犹未可知。海上天气变化莫测,风险颇大,万一没有收到成效,巨额的银钱投入尽付流水,谁能承担这个责任?谁又愿意主动去承担这个责任呢?这是其四!“

“以上四点,桩桩件件,皆是朝廷皆公的疑虑所在,他们是万万不会同意的。“

古人守旧,不喜欢承担风险,投大量的资金去建海军,这样风险巨大的事情,朝中恐怕没有几个人会赞成。这一点,文天祥心中很清楚。

所以,他也不去说。

只是黄远这个人,见识不凡,眼光卓越,因此才和他吐露心中的想法。

伯牙鼓琴,遇知音而抚;老骥伏枥,闻伯乐始鸣。

黄远叹了一口气道:“这也是无可奈何之事,虽有平天下之策,朝廷不用,又有何用?“

也许是文天祥的话触动了黄远内心中的琴弦,黄远说话时,语气无限悲凉,眼框之中,竟流出了两行泪水。

“文大人刚才说,蒙古鞑子这两年就会大举南下,可有何凭据?“牛富作为一个职业军人,最关心的就是这件事了。

文天祥笑道:“我曾随异人学习观望天象之术,以前也曾预测一些事情,多数都被验证是对的。对这件事情的预测,我有十拿九稳的把握。。不过,你也不用太过于担心,依天象来看,此次大宋是有惊无险,最后必定会安然渡过的。”

观望天望,这当然是胡扯了。但文天祥作为穿越回来的人,已经预知了后面的事情,因此这话说出来,口气颇为肯定。

听了文天祥一番话,牛富等几个兄弟对文天祥越发崇拜,这位文大人,不愧是高中状元的人物。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更能预测未来之事,简直是神一般的存在。

不过,黄远是从小接受儒家思想教育的儒商,多年来走南闯北,见多识广,是一个行千里路,读万卷书的人物,对文天祥这番说辞,颇不以为然。只在心中嘀咕道:“他也是从小读圣贤书的人,子不语怪力乱神,他怎么能说这样的胡话呢?不过,世间高才,非常人所能揣度,听他说得这般肯定,或许,他真有先见之明吧?”

“我手中的刀,早就饥渴难奈,只待蒙古鞑子南下,就要饱饮鞑子的鲜血,杀得他们屁滚尿流,建一番功业。”牛五性格豪爽,是一个天不怕地不怕的汉子,听说有仗打,他便心中欢喜。

“适才文大人说让我助你一臂之力,莫非是想我让回泉州,经商造船,为日后训练海军,赚下本钱?”黄远是一个极其聪明伶俐的人,听完了上面的话,马上就明白了文天祥的意思。

“正是如此!”

文天祥说道:“若黄兄能回泉州去经商,开设造船坊,建造巨舟。我在临安训练一支精兵,只待时机成熟,便扬帆北上,杀入蒙古的心腹之地。还望黄兄助我!”

宋代海外贸易繁荣,造船业发达,民间的造船坊,建造的船只之精巧,甚至还要胜过官方的造船坊。抗金名臣李纲就认为官方造船“决不如民间私家打造之精致“。

文天祥说完,拱手作揖,施了一礼。

黄远去襄阳,也是为了大宋守卫边疆。现在听到回泉州去造船,能发挥的作用更大,因此,略一沉思,便答应下来:“好!我回泉州去,开造船坊,助文大人一臂之力。“

文天祥大喜,有黄远相助,办海军的事情,总算有了一点眉目。虽然只是一个开端,后面还有很多纷繁复杂之事要处理。但万事开头难,只要开了这个头,后面的困难,总有办法解决的。

任他前路多坎坷,我自披荆向前行。

几人谈了一阵,又继续喝酒,酒逢知己,一杯又一杯,最后都喝得酩酊大醉。

到了第二日,文天祥便将自己画的图纸,以及制造出来的六分仪都交与黄远。

文天祥将六分仪的原理细细说与黄远听,黄远听后大惊失色,赞叹不已。

此时的海船上,广泛应用的是罗盘,但罗盘只能指出方向,不能像六分仪一样,进行相对精确的定位。

黄远也曾经是长年航海的人,当然知道这东西的价值,因此越看越赞叹,越看越对文天祥佩服:“此人当真有鬼神不及之才,不仅文章写得好,能高中状元,还能做出这等奇巧之物,简直让人匪夷所思。”

除了六分仪,文天祥还稍稍的改善了一下造船的结构。

造船是非常复杂的工艺,南宋的造船技术已经很发达了。这方面,文天祥也没有什么好教,作为一个普通的现代人,一个程序员,他也没有


状态提示:第五十一章 接受邀请--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