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军事历史>荒岛求生之六人组>第一百五十一章 格莱夫斯基上校的到来

在兰的协商下,第二岛群的教会人员同意了把一半的耕地种上了蚕桑树,另一半的用来种乔麦,蚕桑树种起来后第二岛群的人们可以在旁边建蚕房养蚕,到收获时兰会以合理的价格来第二岛群收购蚕茧,这可以让末日岛外岛群的养蚕技术工人们大部分迁到第二岛群去,进一步减小末日岛外岛群中人们被敌人们袭击的风险,并能增加末日岛群丝绸业的产量。

毛里塔尼亚政府军方在攻打比利原领地连连失利后终于愤怒了,派出了大量的机动部队和俄罗斯新提供的装甲部队大举地打了过去,领地中的志愿队员也率领大量的野人战士奋起了抵抗,双方一下子打成了拉锯战,由于野人们悍不畏死,一度把政府军打退并缴获了大量的枪械弹药和士兵的尸体,让政府军一时间不知道要怎么办才好,俄罗斯军方的指导人员发现野人军团是连死人尸体也吃的,于是提出了毒药计划,他们空投了大量的撒上毒药的食物到敌战区,可是志愿队们早在末日岛上面两次和野人们对战的过程中熟知了这种战术,让野人们只吃战死的敌人的尸体,让俄罗斯专家的毒药计划收效极微。

这让俄罗斯军方也有点无计可施的感觉,因为近战的话一靠近对方的野人们在一轮枪战后只要靠近到一定的程度它们枪也不用了直接扑过来,对着已方的士兵们一阵的撕咬,象野兽一样,在不知道敌方人员基数的情况下根本就没法打,政府军的军士们总觉得野人敌军是无穷无尽的,而且自已死后还会被吃得骨头都不剩,于是心理上压力非常大,往往一到近战就一击而溃。

在用装甲部队上的时候,野人部队居然会用野人身体矮的优势让野人战士极其快速地带着炸药钻到装甲部队的下面去引爆,而且放炸药的野人战士还能在爆炸之前就逃离,让一辆辆的老式装甲车和坦克瘫痪,这当然是医生让特战队们针对野人的特性训练出来的成果。

在一连串的失败后,俄罗斯军方终于派来了一名作战经验极其丰富的上校格莱夫斯基和一百人左右的一支特种兵部队,据说这位格莱夫斯基上校曾带着这支特种兵部队在车臣打过大胜仗。

格莱夫斯基上校在到来后先是看了已方友军之前的战报,然后看了被收集到的战毙的野人战士的尸体,“天呐!这可是人类进化的活化石!居然能在这被发现!”他大为惊讶地说

毛里塔尼亚的军官们都很不以为然,因为就是这些活化石让他们损失了好几千人的兵员。

“上校,你对现在的战况有什么好的提议吗?”一名毛里塔尼亚军官不满地问

“提议?哦,有的,我在来之前就了解过这里的战况,你们和一大群猴子打了一阵子,还伤亡了好几千人,很搞笑。”格莱夫斯基上校轻挑地说

“很搞笑?你觉得这很搞笑?我们损失了好几千的兵员,其中还有你们俄罗斯的援助兵员,你觉得很搞笑?”毛里塔尼亚的政府军司令军扎利愤怒地问

“是的,很搞笑,扎利先生。”格莱夫斯基说

“请称乎我的军衔,我是毛里塔尼亚军方的少将!”扎利愤怒地说

“少将?对不起,在我眼里你不配,这样的仗打成现在的模样,你好意思自称少将?”格莱夫斯基问

“哦?那么换作是你你会怎么打?一群猴子?没错,你会怎么打这一群猴子?”扎利针锋相对地问

“把你部队的人员和武器清单给我看一晚,我不用我带来的人员和武器,只用你现有的,打一仗让你看看。”格莱夫斯基笑mī_mī地说

“把他要的给他,我明天看他能玩出什么花样来!”扎利大声地对手下们说

“是!”扎利手下的副官马上立正答应

第二天上午,格莱夫斯基招集了所有的军官开会,他在会议上发言说:“敌军的野人部队其实是以野人为主,如果主导者也是野人应该没有团体性的协调能力,前一阵子你们的战报我看了,野人们作战时协调性很强,我想这必然是因为有人类在后面指挥这些野人作战,如果能杀死野人后面的指挥者,那么这场战就不攻自破了。”

格莱夫斯基的观点让现场所有的军官都心头一震,细想之下果然是这样,于是都认真地听起了格莱夫斯基的计划,这让扎利少将很没面子。

“我计划让几支侦察小队配备远程狙击枪去执行这个任务,潜入到敌方的中部去刺杀野人军队里的人类指挥官,在刺杀完成后马上发回信息,我们在第一时间内对被刺杀了指挥者的片区发起攻击,进行一步步的蚕食,请诸位马上按我计划的人员调配进行。”格莱夫斯基淡定地说

在一阵的人员调配后,五支侦察小队出发了,他们是在格莱夫斯基的命令下在上午出发的,因为格莱夫斯基认为人类的夜视能力比不上野人,在没有足够的夜视设备的情况下,在白天进攻更有利,五支侦察小队配上了全军所有的远程狙击枪,每队配有五支,其它的队员分别配上了冲锋枪,喷火器和穿甲弹还有重机枪,这种配备就算是遇上了装甲部队也有一战之力,只是也把全军最尖锐的武器几乎都用在了五支侦察队上,而且队员都是毛里塔尼亚的政府军人员。

五支小队潜入了野人们占领的区域后,一路小心地潜杀过去,在路上遇到野人战士就用装了消声器的手枪射杀,遇到野人战士的营房就用喷火器烧过去,在暴露后让小队的远程狙击手必


状态提示:第一百五十一章 格莱夫斯基上校的到来--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