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梨皮厚,肉也粗,秋天刚下来的时候,大家都不太爱吃。可是变成冻梨之后,就变得特别软。这时候只要咬开一个小口,再对着吸就可以了,甚至都不用咀嚼,就能把山梨里面酸酸甜甜的精华都吃掉了。加上冰冰凉凉的口感,冬天里坐在热炕头,吃上这么几个,真是再享受不过了。
不过,吃冻梨更有趣味的,就是捏冰。山梨被凉水化过之后,冷气都被水吸收,水就变成了冰,薄薄的一层,裹在一个个山梨的外面,晶亮透明。想吃哪个冻梨,只要稍微用力一捏,外面的薄冰就应声而碎,很有趣味性。
只是,山梨太凉,再喜欢也不能多吃。大家一人吃了一两个之后,也都停了手。
这会儿,葛老大拿出李沁今天新拿来的油茶面来。用油纸包着、麻线提着,一共两包。
“也是和昨天的芝麻糊一样用水冲?”葛老大跃跃欲试。
李沁点点头,“越热的水冲出来的越香!”
齐老大数着人头,一人一个小碗,摆在桌子上,然后依次倒入了油茶面,就赶忙去外屋拿了烧水的大茶壶,挨个儿倒。
热水刚刚和油茶面混合,一股氤氲的香气便弥漫了整个房间!
“真香!”葛晓芸使劲儿嗅了嗅,“小琴姐,你真厉害,会做这么多东西!”
“都是小时候跟娘亲学的,算不得什么了不起的吃食。不过咱们青山镇还真没卖这个的,要是真能卖,估计销路怎么也不会差了。”李沁笑着道。
“正是这个意思呢!”葛大嫂笑着又凑近了李沁一些,“昨儿你大哥回来我就觉着这个东西可行!我们还商量着,要是能行,咱们就趁着这两天做一些,在街口支个大茶壶,两张桌子就成。到时候五文钱一碗,热热乎乎的,肯定不少人能掏钱喝!”
李沁想想,倒也是。左右这些东西做起来也不麻烦,就且试试水好了。
说干就干,原来葛老大也算是早有准备了,早买了一大袋子白面和小半袋的黑芝麻回来。李沁又说需要哪些种果仁,葛大哥也赶忙出去买了。
李沁、葛大嫂、葛晓英、葛晓芸都站在了锅台边儿,李沁一步步地教他们怎么做。黑芝麻糊方面,则是葛大叔把黑芝麻炒熟之后,他、葛老二和于斐三人一点一点捣碎。
葛老大办事效率很高,坚果仁儿买回来的时候,告诉大家,街口摆摊的事情,他也找人说好了。明儿一早就能出工。
李沁从葛家走的时候,天已经下黑影儿了,葛大婶给他俩又拿了十根麻花和一些肉丸。至于摆摊的事儿,就全归葛家负责了。至于本钱,年前只有两天,严格来说只有一天半,所以卖多少算多少,葛家不算李沁的本钱,但仍给李沁三分之一的分红。
一夜无话。
第二天便是二十九了。
“二十九,蒸馒头。”前一天发好的面,今儿就要蒸馒头了。
一大早,李沁便起来开始忙活。
用葛大婶给的面引子,她发了足足两大盆的面。一盆是掺了苞米面要蒸馒头的,一盆是纯白面,要做糖三角和包子的。
李沁的面发的特别好。兑了面引子之后,她一直把盆放在炕头,上面盖好了盖子,还蒙着杯子。为了防止面干,她还在面团上按了一个拳头大的小窝,小窝里面填满了水。这样温度和水分的双重保障下,发出的面特别的开。
李沁把桌子上扑好了薄面,把面揉了又揉,充分的醒开。而于斐,则又开始剁肉馅儿和酸菜,为包包子做准备。
李沁先做的馒头,一个个揉的圆圆的,每个之间都有着一定的间距。而馒头本来就是用白面掺苞米面做的,做的时候她又加里了一些白糖。这样,出锅之后的馒头不光有着玉米的香香味道,吃起来还会有点甜,味道就更好了。
第一锅打开锅盖之后,只见一个个胖胖的浅黄色馒头挨挨挤挤的排列在锅里,那股四溢的香气,让人不禁就肚子大叫起来。
两人也没做什么菜,两人就这么一边干活一边吃了起来。
向来大家做馒头都要掺点别的面的,白面太贵,纯白面的一般人家都吃不起,所以会掺点苞米面、高粱面,甚至有的会两种都掺,做三合面的。但是但凡是掺了其他面的,鲜少能做出十分松软的感觉,毕竟其他面是根本不会发的。
可是李沁做的馒头,掺了苞米面之后,竟然一点都没影响面的醒发不说,还长得特别好,馒头里一个窟窿眼儿没有,还一层一层的,有层次、又松软,再加上香甜的味道,口感真是好极了!
于斐向来吃得多,一手剁馅子一手就拿着馒头吃,浑然不觉地就吃了三个,这才想起来,一会儿还会有别的吃。
李沁的馒头一共蒸了三锅。然后就开始蒸糖三角和馒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