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军事历史>日月当空照中华>第七三八章 犒赏全军

这一次,崇祯皇帝坐镇居庸关,亲自指挥的防守反击作战算是大获成功,成功的不仅是挫败了黄台吉的企图,并且消灭了黄台吉建虏后金国的许多有生力量,而且还在追击各路建虏的过程中,将黄台吉带进关内的各路大军,从宣府、大同各地抢掠而来的几乎全部金银财富,留在了关内,拿到了手中。

这些金银财富,虽然有的还在居庸关,有的还在紫荆关,有的还在阳和卫,有的甚至还远在杀胡口,但是总的数量金额却已经十分详尽地报送到了仍然身在居庸关的户部尚书毕自严的手中,报送到了崇祯皇帝的手中。

其中,岳托所部镶红旗和黄台吉所部正黄旗军队,在宣府之地大肆抢掠得来的金银财富累,计金十一万五千五百六十一两,银一百二十四万八千六百两,各种散碎铜钱铜器十一车,绸缎布匹四十车,全部落入了王廷臣所部之手,已经率先转运到了居庸关。

祖大寿等人在白登山之围结束之时,缴获所得的黄台吉所部最初从杀胡口破边而入大同之后的全部财富,累计金十八万六千三百六十六两,银一百一十六万八千八百二十两,如今存放在阳和卫吴甡之处。

李邦华率军在大同西路平虏卫卫城之中歼灭朔州建虏军队,所获得的金银,累计金九万七千四百五十六两,银一百六十余万两银子,正存放在杀胡堡内。

至于紫荆关之战结束之后,莽古尔泰正蓝旗大军所丢弃的大量金银财物,累计六十一万余两,则被率领近卫军第二镇一部留守紫荆关的方孔昭控制在了手中。

这些从建虏带不走的随军辎重之中缴获的金银,累计折合崇祯银圆和银圆票,共计金三十九万九千三百八十两,银四百六十二万七千四百二十两。

其余铜钱铜器绸缎布匹等当钱之物,亦折算银两值银二十万两。

这一大笔钱,论其来源,当然是大同、宣府辖内,各州县卫所富户百姓的钱财。

但是这笔钱财之前既然已经落入了建虏之手,那么就是建虏从百姓那里抢来的。

如今落在了大明军队的手中,落在了朝廷的手中,皇帝的手中,是不可能再返还给百姓的。

毕竟那些人要么已经逃亡,要么已经被杀,要么被建虏带着出关,然后沦为了大明军队的俘虏。

不仅他们的财产,崇祯皇帝绝对不会还给他们,就是这些明军从建虏手中抓到的青壮人口,如今这位崇祯皇帝也不打算放他们返回宣大之地。

原有人口十成已经去掉了八成的宣大之地,将会成为崇祯皇帝犒赏京营和边军将士,并且移民安置山东、河南、山西、山西,乃至两淮等地无地流民的地方。

而他们被建虏抢走的金银财富,也将成为这一次崇祯皇帝犒赏作战有功之全军将士的饷银。

若是没有这一笔通过战争得到巨额钱财,若是没有因为建虏入侵在宣大地方造成的巨大无人区,崇祯皇帝又拿什么来犒赏有功将士呢?

这样说来虽然有些残酷,但是对于明末的时代环境来说,对明末的大明朝廷特别是对于崇祯皇帝仍然十分糟糕的财政状况来说,也只能如此了。

这也是为什么崇祯皇帝并没有治罪大同巡抚范复粹以及大同镇总兵祖大寿的原因了。

至于宣府巡抚李养冲、宣府镇总兵侯世禄这两个人,也是如此,没法追究处置,他也不想追究处置。

因为严格说起来,他是可以提前将五军营、三千营以及近卫军第一镇和第二镇派往大同方向的。

即便是来不及守卫大同,至少也是可以派往宣府去的。

而不是一味地命令各部坚守在居庸关、紫荆关一线,眼睁睁地看着建虏大军及其北虏仆从军在大同和宣府两地攻城略地,抢掠屠杀。

崇祯皇帝之所以这么做了,当然有他自己的盘算在内。

而这个盘算,自然是着眼于战后。

但是这个理由却是不能说出口的,不能昭告于天下的。

毕竟天下百姓都是天子的子民,他们的生命,土地,还有财产,都是应该受到朝廷保护的。

大明军队也有责任去为了保卫他们的生命、土地和财产而作战,而不是眼睁睁地看着建虏辫子兵及其仆从军,去杀他们,去抢他们,去掠夺和残害他们。

暗含在崇祯皇帝一番布置之中的残酷真相,聪明人仔细思考之后不难发现,但却没有一个人敢于指出这一点。

当崇祯皇帝通过军机大臣英国公张惟贤之口,当众宣布拿出五百万崇祯银圆,重金犒赏全部参战军队的时候,满朝文武大臣除了再次跪地山呼万岁之外,谁也不会去问这些银子来自何处。

谁也不会去关心这些带血的银子,该不该还给那些遇难的百姓家属。

而一直跟随观礼的来自属国、藩部和外邦的使节们,更是无从知道这其中的种种血泪。

他们只是深深地震撼于大明王朝的富庶,震撼于大明朝廷的财力,震撼于大明皇帝的这份非凡的豪迈与慷慨。

在他们的眼中,五百万崇祯银圆就相当于五百万两白银啊!

大明朝的皇帝仅仅因为军队打了一张胜仗就拿出五百万两白银犒赏军队!

这是怎样的一个中国皇帝?

他的军队是怎样的一支军队?

这个国度又是怎样的一个国度?!

这些疑问,不仅久久地回荡在还没有受到崇祯皇帝接见的荷兰人毕德诺、葡萄牙人佩雷斯以及琉球朝贡使者尚义


状态提示:第七三八章 犒赏全军--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