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大明朝使用火绳枪的军卒来说,就更是如此了。除了手铳之外,多数的火铳,口径都很大,枪管粗短而厚重,除非是熟练的火铳手,否则一个人根本完成不了整套的装填击发动作。
一杆火绳枪通常都在三五十斤左右,要么依托工事使用,要么搭在辅助士兵的肩膀上使用。
加上火药没有采取定量化的包装,火铳枪管铸造拙劣,每一次击发,可以说都是一次冒险。
而如今通州枪炮厂新铸造成功的这杆火枪,却有所不同,在形制保持一致的同时,整个枪身的重量有所下降,全重二十四斤八两。
若是用后世的算法,这支火枪的枪身总长,约在一米五六左右,枪管长度约在一米一二上下,而其口径则在一厘米与两厘米之间,约莫十五六毫米。
崇祯皇帝差不多一米七多点的身高,拿着这样一杆火枪毫不吃力,入手感觉非常舒服,因此边看边赞不绝口。
随行在侧的毕懋康,看见皇帝如此高兴,而且刚刚又为孙元化主持铸造的四寸口径、二十五倍径的仿制红衣大炮亲自命了名,于是上前躬身说道:“陛下,此款火枪,虽然是仿照西洋燧发火枪而作,但却是在我大明境内造出来的第一杆燧发火枪,而且大小适中,轻重适度。臣以为可着为定式,大批生产,装备新军。臣斗胆请陛下为此火枪赐名。”
崇祯皇帝想了想,说道:“毕爱卿所言有理,这款火枪的确是我大明仿造的第一款燧发火枪。既然如此,朕就为此款火枪赐名为崇祯一式前装燧发滑膛枪。”
毕懋康等人,当即跪地谢恩。
但是崇祯皇帝说出这个名字之后,接着说道:“此款火枪虽得西洋燧发火枪之精髓,但还不算完美无缺。朕以为将来批量制造的崇祯一式,还要继续改进枪托的设计,并为之加装一把刺刀。”
眼前这款崇祯一式前装燧发滑膛枪,对比过去的火绳枪,当然是一个巨大的进步,但是来自后世的他也很明白,如今这款火枪的枪托,设计缺陷还是很明显的,虽然可以依托肩部抵消后坐力,但其弧度曲线,与后世经过无数次改良的枪托相比,肯定还是不如。
因此,虽然为这款火枪命了名,并且批准了继续大量铸造,但崇祯皇帝还是向毕懋康、孙和鼎和罗德里格斯等人指出了枪托设计的问题,并让人取来工匠用以标线的木炭条,给他们画出了后世通用步枪枪托的弧度曲线,同时也给他们画下了二十世纪初期与步枪搭配使用的、带有套环固定装置的刺刀形状,令他们照此研究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