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军事历史>大宋将门>第1035章 文相公的最后底牌

第1035章文相公的最后底牌

这是一个不大的茶馆,兼卖烂肉面,火烧,蒸饺一类的吃食,因为真材实料,味道鲜美,广受好评。

每到早上,天还不亮,就能看到门口蹲着一大排的工人,他们捧着大碗,吸溜吸溜吃面……不管冬夏,来吃面的时候,还没睡醒,等一碗面条吃下去,脑门见汗,整个人都精神了,这才斗志昂扬,前去上工。

稍微文雅一些的人,都是在工人吃过之后,他们才姗姗来迟,要一壶茶,点两个火烧,一笼蒸饺,就着小咸菜,慢条斯理吃着,不紧不慢的,那个范儿十足的优雅。

苏轼这些日子,有一半的时候,在乡下跑,还有一半的时间,就在县城整理东西,观察市面……这个茶馆是他每天必来的地方。

“来一壶茶,5笼蒸饺!”这个吃货什么时候都是好胃口,掌柜认识他,陪笑道:“客爷,又去乡下了吧?”

苏轼点头,掌柜推荐道:“巧了,刚刚进了一些峨眉毛峰和普洱,客爷要不要尝尝?”

苏轼好奇,“掌柜的,你这不是光有花茶和龙井吗?什么时候添了新茶了?给我来壶毛峰,正好是家乡的茶叶,好些年不喝了。”

掌柜乐颠颠答应,赶快去泡茶,亲自送到了苏轼的面前。

大苏喝了一口,挺地道的,他就好奇问道:“掌柜的,生意越来越好了?要增加花样了?”

一说这话,掌柜的脸就苦起来,他连连摇头。

“客爷,我跟你说吧,日子不好过哩?”

“哦?怎么讲?”

掌柜的毫不客气,大吐苦水,挨着不远的纺织厂三天前黄了,关门的时候,还有工人去闹,后来衙门来了人,把工人都给劝走了……纺织厂刚关门,早上的客人就少了九成。

掌柜的哀叹,他这里靠着物美价廉,卖的就是个数量。

没了最大的客源,他只能想办法多卖给有钱的客人,多赚一点。

可要吸引有钱人谈何容易,光是增加茶叶的种类还不行,茶馆也要重新装修,变得文雅上档次,还要多请几个伶俐的伙计,最好能请几个年轻心细的姑娘。

但是装修请人,都要花钱,而且还前途未卜,掌柜的愁眉苦脸,也就不足为奇了。

“客爷,我知道你是写文章的,能说得上话,你说一句,顶得上我们说一千句,一万句,这日子真不好过,帮帮忙吧!”

掌柜的老脸通红,他不是个轻易开口求人的,但是没有办法,非如此不可!

苏轼倒是很乐于助人。

“我可以帮忙,只是我还不明白,那个纺织厂不是挺好的吗?怎么就维持不下去了?”

他这么一问,掌柜的更加哀叹。

纺织厂原来是不错,东家年初拿出了3万元,采购新设备,还要大干一场,本来银行已经答应了借款,可就在一个月之前,突然停止借款。

东家没有办法,只能四处借钱,想着先把设备弄回来,等产量上去了,自然有办法还钱,可他的设备刚刚到,原来的几个客户因为资金紧张,也纷纷取消了订单。

布匹卖不出去,所有的债主上门催要,不黄又能如何?

苏轼仔细听着,掌柜的絮絮叨叨,讲了很多,纺织厂的东家是个好人,前两年生意好的时候,过年还给工人多发一个月的薪水。

周围的商人,没有谁能比得上,结果说倒就倒了……“也幸亏他为人不错,哪怕欠了薪水,工人也愿意先回家,要是人性差的,好几百人,直接冲进去,放一把大火,真的什么都完了!”

苏轼好奇,“怎么,有人放火?”

“那怎么没有?就在十天前,城东的木材行,还有城南的五谷粮店,都给烧了……闹事的工人都被抓起来了,衙门要审这个案子,还有很多人不服气,都说欠了工钱不还,黑了良心,烧了也是活该……”

苏轼头皮发麻了,很显然,查抄西京银行,金融动荡的后果已经波及到了小小的县城!

“掌柜的,现在工人情况怎么样?会不会出乱子?比如……造反?”

“啊!”掌柜的吓得惊呼了一声,他向四周看了看,也没有客人进来,他压低了声音,苦笑道:“客爷你是知道的,老百姓都是最老实的,只要有口饭吃,就不至于造反,这些工人虽然愤愤不平,但家里多数都有田产,饿不死的,可就是苦了那些原来的城里人,他们没地不说,还没了养家糊口的活儿……现在总算是知道了,敢情城里人还不如庄稼汉呢!”

……

光是听掌柜的讲述,大苏还是觉得不过瘾,他四处转了转,还真别说,县城萧条冷落了许多,路上全是神色匆匆的人群。

最热闹的就要数当铺,现在是夏天,很多妇人捧着皮袄大衣,过了典当,换些钱过日子……谁也不知道这场危机会持续多久,只能祈祷老天开眼。

看到这些,又联想到乡下有大批青年工人回去,苏轼不由得感叹。

还是姐夫有先见之明啊!

假如没有均田令,成千上万的工人无处可去,兜里没钱,腹内无粮,头上没瓦,身上无衣……不揭竿而起就怪了!

越是繁华,就越是脆弱。

当出现了风波之后,救命的居然是家里的一亩三分地。

从五年前开始,陆续有人从海外带回来许多新鲜的作物,其中就有马铃薯、红薯、玉米、花生、烟草等等。

在王宁安任首相之前,他就组织了几次航海考察,终于顺利发现了大


状态提示:第1035章 文相公的最后底牌--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