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军事历史>铁血铸新明>第五百六十九节 太子朱慈烺(感谢书友阿杰阿轩阿心六万大赏!)

第四卷利刃出鞘神州动

作为总督府侍卫长,肩负着保卫所有文武百官的重责,浩子并不是因为爱出风头,以言辞取悦秦浩明之人。

而是以他一贯稳健的作风和忠诚,赢得了秦浩明的信赖。

但在目睹授旗仪式后,不得不说他的心态也有所变化。

秦督几日前和将士们的讲话,与他昔日那篇《中国少年说》有异曲同工之妙。

国难当头,鞑虏狰狞。国家兴亡,匹夫有分。逢战必上,自觉请缨。赐旗一面,时刻随身。伤时拭血,死后裹身。勇往直前,勿忘本分!

这中间道不尽的慷慨激昂,说不出的热血沸腾。

恰如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潜龙腾渊,鳞爪飞扬。乳虎啸谷,百兽震惶。鹰隼试翼,风尘翕张……

能说出这般话语之人,断然不是区区闽粤两省方寸之地所能容纳。

对此,不要说是浩子和侍从室文武等在嘀咕,便是许多普通的军将,也在议论纷纷并且心有荣焉。

加入这样的队伍,有这样的主帅,大家都觉得前程有保障。

所以,浩子才会说出如此高志向的话语。

“一将功成万骨枯。”秦浩明摇摇头浅叹一声,心里却更加坚定起来。

汉人要想不被屠杀,唯有拿起手里的武器屠尽异族。如此,才能让子孙后代免于战火纷争。

没有实力,就永远没有和平,这是千古以来颠簸不破的真理。

崇祯十三年八月二十日,崇祯正在文华殿举行日讲。

近来他对这种形式的讲课越来越厌烦,对文官们嘴里的圣人言语、微言大义也不再全盘接受和相信。

对东林党和纯粹的文人也越来越不信任,只是由于惯性的作用,还在坚持而已。

说实话,现在连他自己都不晓得还能坚持多久。

倒是在金台下陪侍的太子朱慈烺听的津津有味,脸上一副痴迷入神的模样,崇祯微不察觉皱了一下双眉,旋即悄悄松开。

崇祯和天启兄弟二人都没有接受过完全的帝王教育,天启即位前好歹是长哥儿,多少学了一些。

而崇祯是意外成为皇帝,对帝王心术的掌握是他自己逐渐摸索出来,其中间走了不少弯路。

并且他在前期痴迷于儒家文化,对文官的信任与日俱增,对大明的现状却并无丝毫了解,于是才让东林党人做大。

这一切,直到秦浩明出现后,在他有意的引导下,见识和认识到了文官的无耻和不作为,心态才有所变化。

而朱慈烺是周皇后所出,崇祯的嫡长子,大明顺理成章的接班人。崇祯二年出生,崇祯三年即被封为皇太子。

太子朱慈烺为人白皙而俊美,非常善应对,崇祯和周皇后都非常爱之。

崇祯三年册封皇太子时,崇祯皇帝命大学士率中书官于南熏殿,篆写皇太子金册金宝。

并遣礼部官员祭告天地宗庙社稷于会极门,赐文官四品武官三品以上,和皇亲勋贵披红纻丝。

册立日,百官听宣敕于午门,行十二拜礼。

崇祯十年,礼部请太子出阁讲读,定于崇祯十一年行冠礼,二月出阁。

钦定太子讲读侍班官四员:礼部尚书姜逢元、詹事姚明恭、少詹事王铎、屈可伸。

讲读官六员:礼部侍郎方逢年、石谕德、项煜、修撰刘理顺、编修吴伟业、杨廷麟、林增志。

较书官二员:编修胡守恒、检讨杨士聪。侍书官二员:中书黄应恩、朱国诏。

太子既出阁讲读,出居端敬殿,以方拱乾为詹事太监,邱致中为东宫伴读。

崇祯十三年初,太子既长,元旦早朝,有所诛赏处分,崇祯引之共视,每阅章疏,亦必召太子同观。

可以说,崇祯皇帝因为自己的原因,对太子朱慈烺的栽培可谓不余遗力。

但现在看他对儒家痴迷至此,想到昔日秦爱卿奏对,说儒家文化从汉武帝开始,逐渐被阉割,变得断章取义,于国家民族无益。

尤其是对一国之君,若一味仁慈顺从,恐是国家之祸。

崇祯细细思之,深以为然。

还好太子还年轻,有的是时间打磨他的思想。只是,看着围绕在太子周边的人,崇祯皇帝再次皱起双眉。

无它,都是一群酸儒,满嘴仁义道德,能教太子什么东西,已经不言而喻。

当王承恩进来时,所有的讲官都目光一凝,崇祯也是微微一震,脸上露出惊喜,他原本是坐着的,差点儿就站起来。

金台一侧的一个驸马,一个侯爵和一个伯爵,还有侍从的翰林讲官们都把关注的目光投向王承恩。

“奴婢叩见皇爷。”王承恩没有在意那些含义不同的目光,他匆匆走到金台之前,在金砖地面上叩首行礼。

外臣面前,该有的礼仪还是要遵守的,崇祯微笑故意问道:“大伴怎么这时候有空进来了?”

王承恩现在也是位高权重,司礼太监兼东厂提督太监,每天都会有很多公务。尤其是曹化淳致仕后,事情更多。

和后人想象的不同,真正能每天随侍在皇帝身边的是乾清宫的小太监,另外就是每天的轮值太监。

皇帝的寝宫里是要太监轮值的,每个轮值太监要带着能当武器用的铜拂尘,在寝殿坐着轮班。

当然,一般在晚上的时候,王承恩都会尽可能的陪在崇祯身边,一起审阅奏折。

“确实有要紧的急事,闽粤总督秦浩明从通州来的车队,已经抵达皇城门口,估


状态提示:第五百六十九节 太子朱慈烺(感谢书友阿杰阿轩阿心六万大赏!)--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