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战局?”微微走神就有人发难,看着有点小怒的霍揆彰,文辉倒是没什么,军人性格而已,再说这些人也是和日本人死磕过的国家军人,让让他们也没什么。
“不知道国辉有什么高见?”彭善也想试试文辉的水平,国辉是文辉自己琢磨的表字。辉,光也——《说文》;观国之辉——《汉书·韦玄成传》。
“高见不敢当,倒是有些商人渠道得来的消息。”正菜来了,文辉挥手让人把东西拿上来。
“这是……”把牛皮纸袋里的东西拿出来,彭善眉头一皱,上面罗列的是华北日军和本土日军最近的动向,时间点精确到了小时。淞沪开打之后,日本人增援了四个大队,这与他们预估的差不多;后面两个师团的增援就值得警惕了,松井石根任上海派遣军司令,率领第3师团和第11师团增援上海,部队预计21号出发,23号抵达,还有预判的登陆地点;后面就是两个师团的各级长官名单,人员组成,武器配置详细到手枪和佩刀,还有配属炮兵,装甲,骑兵,空军部队名单……
一串子信息看的两个人都没心思试探文辉了,这么详细的部队配置信息可是很有用的,可以作为重要的作战参考信息,能有效的对比敌我实力,然后做出战斗部署。
文件中的信息都是文辉抄的,日军的部队编组没有太大的变化,关于师团信息都是真的,至于他们的登陆地点就用上了“可能”“大概”这样不确定字眼,毕竟文辉也不确定日本人会不会按照历史那样登陆。
两个甲种师团超过五万五千人的强敌,足以引起任何人重视,彭善大致翻看了一遍:“消息来源可靠吗?”说话的同时他对这份情报已经信了七八分,毕竟里面师团人员构成,详细装备,配属部队装备这种信息可没法编造。
“想求证会有些麻烦,毕竟消息来源不在国内,但是我敢担保这上面的东西大部分都是可靠的。”这时候肯定不能说真话。
霍揆彰点点头,商人倒也不是一无是处,这么详细的情报轻易可弄不到,“嗯,不好!司令那里……”
“安心,安心,来之前我已经命人送一份过去了。”战区司令那里怎么可能忘掉,文辉这边假借生意渠道得到的情报已经送上去了,上头相不相信,怎么判断就不关他的事了。
“两个甲种师啊!”彭善手指头点着桌子,日本人的师团都是大编制。
一个四单位制甲种师团(又称挽马师团),辖2旅团(每旅团2个步兵联队,约7人),工、骑、炮(48门炮)、辎各一联队,共8个联队。一般齐装满员的日军常备主力陆军师团兵力往往可达24000-20人,拥有战马7630匹、步骑枪14900枝、掷弹筒144个、轻机枪288挺、重机枪54挺、山炮16门、野炮36门及其他武器装备。
一个师团的人数和国军两个师不相上下,可是军队的战斗力不是靠人多决定的。日本人的甲种师团都是战斗力强劲的老牌部队,兵员训练有素,士气高昂,战斗意志顽强,指挥官的战术素养也不错,可以说是很难缠的硬骨头。
“不止两个,预计后面还有三个本土师团,而且华北方面还有增援。”怎么可能就两个师团,本土和华北派遣军还有援军来呢,而且还有来自台湾的台湾旅团(5个步兵大队和一个山炮中队组成)参战,战后还一起庆祝入侵胜利。
这话一说出来在场的军官脸色都不好看,双方实力怎样大家心里都有杆秤。人数在装备面前没有任何优势,日本人能打这是没法改变的事实,加上兵员素质,国民营养状况这些因素,将来一场苦战是没法避免了。
国府换装的速度还是慢了,要是能晚开战一年或者早点整编换装,也许局面会好一点,眼下的二十个德械师根本不够用,上海这里在开仗,华北那边也没闲着,日本人进了山海关直接就奔着南边来了,河北,天津,山西那边打的正热闹呢!
“国辉有什么良策?”实力是硬伤,这五万人的部队可不好对付,彭善见文辉没有一点担心的样子。
“良策?敌人来了打就是了,不然怎么办?”文辉笑着回答。
“说的好,敌人来了打就是了!”霍揆彰倒是对这个商人有些改观,知道强敌在前还能这么淡定,倒是个带把儿的。
“就是!”
“咱们也不是孬种!”
“干他娘的!”
彭善把资料交给勤务兵:“把资料刊印分发下去,每个团长手里送一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