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军事历史>梁柱>第三十三章 搁置与科技

在如何处理顾秉谦等几个文官的问题上与阁老们达成了共识之后,萧木又向来宗道等阁老暗示了一下不打算处死许显纯的想法。

结果自然不出意外,萧木的这一想法遭到了阁老们的强烈反对——对于这个杀害了那么多忠臣的凶手的处理问题,阁老们的态度是明确的、一贯的,也同样没什么好说的:必须要以死罪论处,没有丝毫商量的余地,能给他留一具全尸,已经是皇上您天大的恩典了。要是让这个乱臣贼子能够侥幸逃过一命,那肯定是亲者恨、仇者快的事情。

见大臣们的态度强硬,萧木也不得不暂时收起了这个想法,毕竟刚刚他们能够同意让顾秉谦担已经是做出了很大的让步。此时自己若是在许显纯的问题上面继续逼迫,恐怕阁老们就要撂挑子不干了。

而且在这个问题上纠缠下去也没有必要了,非但肯定不会有结果,而且要是自己一直坚持己见,最后只会让更多的人知道此事,到了那个时候就会有无数双眼睛盯着许显纯,那样的话,他就真的是再也不可能有活路,即便是找到证据证明他是冤枉的也没用了——当然这种证据肯定是不存在的。

于是萧木收起了暗示,表示自己肯定从善如流,不会放过这个阉党的刽子手,萧木的话也并没有完全说死,里面还是给自己留下了埋伏:毕竟自己说的是不会放过许显纯,又没有说一定要将他处死。

听了萧木的话之后,来宗道等阁老这才放心,纷纷送上皇上英明之类的赞誉之辞。

“时间也不早了,几位爱卿就先行回去歇息吧。”萧木见天色已晚,也没有什么其他的事情要说,就开口打发阁老们回去。

“臣等告退。”大臣们纷纷起身离开。虽然来宗道有意想留下来谈谈之前皇上所说的皇太极叩关而入的事情,但是这个事情实在是太过于敏感,又不知道该从哪里说起。来宗道在心中犹豫了一番,还是没有鼓起勇气开口,只好心事重重地离开了皇宫。

来宗道他们离开以后,萧木一个人继续思考着,由于他们的态度十分坚决,萧木也试着开始站在他们的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许显纯确实杀害了许多正直的忠臣,这一点毋庸置疑。

虽然历史没有如果,但萧木还是忍不住假设了一番,如果这些忠臣没有被许显纯杀害,那么没准在他们当中就会有人能够在明末的乱世之中力挽狂澜——无论是在治国理政,还是出兵征战的方面,成为这个国家的栋梁,有了这样的人出现,明朝也许就不会灭亡。

虽然这样的事情发生的概率微乎其微,几乎不可能,但也肯定不是零。不过现在这些假设全都没有用了,而亲手葬送这些原本的可能性的,正是许显纯。要说许显纯仅仅只是受人指使、奉命行事,用这个理由来给他开脱的话,萧木自己都觉得这简直就是个笑话。

想到这里,萧木发现自己也认为许显纯确实是罪无可赦,即使是在后世,早已废除了各种酷刑,同时慎用死刑的时空,也同样如此。

“难道我真的是太固执了吗?”萧木不禁产生了这样的想法。

就在萧木几乎要说服自己的时候,他又想到了现在开始执行的大赦天下的政策,以及对顾秉谦等人的从轻处理。文武待遇的反差又让萧木感到前所未有的纠结,头痛不已。

萧木觉得自己急需换一些其他的事情来做,以免钻入了牛角尖。

“算了,这个问题先放到一边吧。反正杀人也是秋后的事情了,距离现在还有几个月的时间,也不急在这一时。”

为了转移自己的注意力,萧木又把扑克牌找了出来,继续设计了起来,然后也不知道过了多久,萧木不知不觉地睡着了,一夜无话。

……

徐光启这两天的心情比较复杂。

上次与萧木谈话的时候,萧木对于天地运转、水利农桑、火铳火炮这些东西都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这无疑让徐光启感到十分兴奋。

因为在当下的大明朝,读书人的心思全都放在学习圣贤之书考取功名上面,几乎没有人愿意研究那些“奇淫技巧”,这让徐光启感到十分担忧。早年与耶稣会士利玛窦的相处,让徐光启对于泰西的科技水平有了一定的了解,这同时也加深了他心中的忧虑:有时间、有金钱、有条件的读书人全都潜心做学问,一心追求功名,没有人愿意研究这些东西。

事实上,这种情况在大明十分的普遍,以至于同样是明代的科学家宋应星在其著作《天工开物》的序言中写道:盖大业文人弃掷案头!此书与功名进取毫不相关也!

明明是一本重要的科学著作,但是由于跟参加科举、考取功名没有任何关系,宋应星自己都知道这本书不会有文人感兴趣,肯定会被读书人直接扔到一边,没有人会去读。

这句话同样也同样被后世的历史课程常常提及,用来表达宋应星“对明朝科举制度束缚人才和不务实际的愤慨”。

当然了,大明并不是只有读书人,只是其他的人即便是想要搞科学研究也没有足够的条件,或者即便幸运地发现了一些什么小窍门或者小技巧,也没有办法写在纸上,不利于流传,能在小范围之内传播就不错了。而且也没有人能够将这些发现系统地加以整理,供后人参考。

长此以往,我大明岂不是要落到泰西诸国之后?每每想到这里,徐光启心里都是一阵担忧。

此时的他当然万万想不


状态提示:第三十三章 搁置与科技--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