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都市现代>筝歌>第203章 册后封妃(一)

这一句鸟尽弓藏,兔死狗烹,到底还是令得皇太极有些怫郁。

海兰珠原本只是想为礼亲王一家说几句公道话,可在他耳中听来,却成了在讽刺他昏庸。

皇太极冷声道:“朕效仿明制设立都察院,就是为了监督朕和诸臣可有政事背谬之处,看来有人还不够满意,想朕在后宫也设个都察院才好?”

海兰珠听出了他话里的刻薄,都察院班六部之上,专门监督朝政,弹劾百官奸贪污绩的部门,这可不是拐着弯儿在说她管得宽了吗?

她作罢,也不与他争辩,心想着豪格说得不假,这几年他是愈发听不进别人的话了。

“你是皇上,就算真有人不满意,也不敢说出来。”

“哦?既然如此,这个都察院承政当是由你做才对。”

“什么意思?”海兰珠有些莫名其妙。

皇太极倒也不是真生她的气,但总有些赍恨的情绪在作祟,不知不觉话就重了几分。

“也对,张存仁当年在宁远卫时做得是袁崇焕的副将,祖可法是祖大寿的儿子,比起朕来,恐怕他们更听你的话。”

海兰珠倏地站起来,气不打一处来,“你这是什么话?”

这张存仁的确曾是袁崇焕的得力副将,后来在祖大寿麾下做军官,大凌河一役,他和祖可法等众留在了金国,她确实是和他有些交情的,但远没有到他想的那个地步。

年初的时候皇太极为了加设官员,因为选人、用人的问题焦头烂额。祖可法武功不凡,而张存仁则刚正不阿,做官也很廉洁,包括很多自大凌河归附的汉将,都是有才能的年轻人,所以她就借势向皇太极举荐过一次。都察院起一个监管之用,用这些不沾亲的汉官正是合适。

后来皇太极始设都察院,张存仁和祖可法二人不仅都做了都察院的承政,张存仁还升了一等梅勒章京,于是前些日子他们二人特意入宫拜会她,感谢她在皇上跟前的美言。

除此之外,她跟这些明朝旧人再没有其他联络。何况每日来东宫拜会她的人多了,这张存仁也不是来得最勤的,皇太极弦外之音,分明意指她有在朝中安插亲信之嫌。

“别的朕不知道,朕可亲眼见到过,那群‘祖家军’一口一个‘袁夫人’的喊你……”

皇太极发着牢骚:“朕答应了你不再为难袁文弼,还将他养在皇宫里,已是极大的退让。你可知道这件事若传出去,别人会怎么想?”

“你若在乎别人怎么想,就不该娶我——”

海兰珠是真的恼了,她苦心孤诣的一番话,处处都是在为他着想,这下反倒成了自己里外不是人了。

正是这时,一个亲卫赶上楼来,“启禀皇上,多罗武英郡王的捷报到了。”

海兰珠听此,当即就要走,“皇上既然信不过这些汉官,再加增几位信得过的承政就是了。从今往后遇到国政,我主动避嫌,省得遭人误解。”

“你知道朕不是这个意思。”

皇太极拉她坐下,复黑着脸对那亲卫道:“报。”

亲卫朗声答:“回皇上,多罗武英郡王率兵自喜峰口、独石口入,过居庸北路,已攻下昌平。”

皇太极听后大喜,“这个武英郡王,朕当真是没有看错他。”

“外藩蒙古的几位藩王都到了,皇上可要亲自去见见?”

皇太极望向正生闷气的海兰珠,似是在征求她的意见。

海兰珠瞧四下静默,众人都在等她开口,才给了他个台阶下,“皇上去吧,我累了,正好也想回宫歇息了。”

皇太极仍握着她的手不放,毫不避讳道:“朕没有要与你置气的意思,等见过了几位藩王,朕再回宫与你好好谈。”

回宫后,海兰珠独自想了许多。想来想去,今日他们之间的分歧,究其根本,其实是政见不合。

古人信奉的为君之道,是“功不滥赏,罪不滥刑;谠言则听,谄言不听;王至是然,可为明焉”。

封建统治下的君王,不能以现代的政治目光来衡量,靖康之耻的因果易懂,可阶级矛盾的问题太超前,岂是一个传统习四书读五经的古人能参悟的?

真正令她不悦的却是皇太极话中的暗喻,到底是在介意她和明朝旧人有来往,还是在忌讳女人干政?

苦想着挨到了晚膳时分,没有等来皇太极,哲哲却莅临东宫。

按分位,哲哲居中宫位皇后,远轮不到她亲自来东宫见海兰珠。

无事不登三宝殿,何况她这东宫本就甚少有后妃来动,哲哲亲自登门拜访,必定不是来探望她这么简单的。

哲哲今日梳着一头旗髻,金玉珠花簪上嵌着贵气逼人的黑宝石,石青底儿的常服上绣着龙凤呈祥,屹然是一副中宫皇后的行头。

海兰珠正要请安奉茶,哲哲就道:“你不必忙了,我坐下说几句话就走。”

“皇后娘娘请讲。”

哲哲坐下后,开门见山道:“下个月就是后妃的册立仪式了,我今日来,就是想与你商谈一下此事。”

海兰珠默默地听着。

“朝中近来有不少人在议论立储一事,皇上子嗣单薄,几位正室福晋膝下皆无子嗣,除肃亲王外的两位阿哥皆年幼,四阿哥的腿疾……也迟迟不见好转。本宫年纪大了,是有心无力,只怪自己的肚子不争气,不能为皇上诞下皇子,这次册立后妃,我打算从八旗贵胄中挑些模样出色的女子,充盈后宫,也好为大清延续香火……”

哲哲语调一缓,切声道:“清国大业方立


状态提示:第203章 册后封妃(一)--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