萤火之森这样的作品,所有的情绪铺垫在之前的故事情节中已经悄无声息的做好了,所有男主角消失的时候,女主角抱着他的衣服俯跪在地面上的那个无声画面,带给读者们的情感冲击就是势如洪水的,这就好比前期在悄悄的堆炸药,然后到了某个必要的时刻,毫不迟疑的一次性引爆。天籁小说
而黄昏少女的情绪组织方式很大程度上是靠着对白和语言来进行的,用女主角消失之际男女主角一句一句的对话来充分的引导读者的情绪。
这两种方式说不上优劣,只是两种不同的表现方式和处理手法而已,有的读者可能就吃前者那一套,有的人则是更在意后者这一套。
要是说着四部作品,包括下面的未闻花名有什么多么深刻的内涵吗?这个还真没有,什么启迪性或者思想性更是谈不上,但是这些故事追求的就是能感动人而已,如果有人被这样的作品感动了,流泪了,这就是它们极大的成功。
为了感动人,能够感动人,就是这么简单。
毕竟对于绝大部分的少女漫画读者而言,是不会对作品的深刻性上有什么过多的要求了,或者说面对这样大部分在2o岁以下,绝大部分在3o岁以下的读者,把画的过于深刻或者晦涩的作品拿给他们看,这才是杂志方针和决策上的错误。
西玛丽尔本身也不是那种追求什么内涵的漫画杂志,木槿社想做的从来都是一般向、通俗向、追求销量的杂志而已。
所以这四部作品一块完结,算是大火力的四弹连,基本上可以让读者落下泪来。
反正此时此刻读完了黄昏少女的小见川千明已经泪流满面了,眼前的面巾纸已经消耗了一大堆,但是还是没有止住眼泪。
这其实是一个很好的测试,某些泪腺达的人可以尝试一下,按照顺序把对某飞行员的追忆、黄昏少女、秒五厘米和萤火之森挨个看一遍,以求证明单位时间内自己泪腺的液体分泌能力和水平。
虽然这很影响情绪,但是可以为人体科学做出一定的贡献。
读者看完了这四篇的时候,按道理已经能够感受到本期西玛丽尔慢慢的恶意了,聪明的人或许应该做出一个很好的的决断,那就是让自己缓上一缓再往下看。
因为上期的时候,早已宣布本期未闻花名也会宣告完结,通过这已经完结的四部,就可以猜测到接下来未闻花名的结局究竟是怎么个尿性。
但是小见川不一样,她泪点不高,也能想象到接下来的未闻花名是怎么样的情况,但是却十分的死倔,看完了前面几部之后,她缓了没有几分钟,就带着那种情绪开始看接下来的一篇了。
这大概就是上面说的想为人体科学做贡献的伟大人士。
与之前的几篇短篇作品相比,未闻花名最主要的特征是什么?不提故事上的,只提篇幅上的,很简单,未闻花名不是短篇,它是长连载……它在西玛丽尔上已经连载了一年以上的时间,并且刚刚行了四部单行本,与短篇作品相比,有着更加足量的读者基数。
本身这部漫画就是在撑杂志销量的主力,理论上说西玛丽尔的行量有4o万,那么未闻花名的读者就有4o万,实际上在看西玛丽尔的时候,基本上不会有读者跳过这样的篇幅的。
而且从先期的单行本销量上判断,这个读者数量还不只是4o万这么简单。
所以无关作品的质量,长篇作品有读者基数和忠诚度上的优势,这样的长连载在完结的时候的影响力肯定跟短篇很是不同的。
对于人气作品,为什么出版社总是不想让它完结?为此甚至不惜强制作者继续画下去?因为作品只要不要太崩了,忠实读者就会一直把这个作品支持下去。
未闻花名这部作品,从去年连载开始的时候,其开局中带着一种伪装在欢快情绪中的悲剧色彩。
多年以后的面码突然出现在了仁太的面前,她依然如同童年的那样的欢快和可爱,这是跟性格早已生了改变的其他的伙伴是不同的,从始至终,面码一直都是美好的,值得向往的。
然而作品中很清晰的说明了,这样的面码她早已死了,所以无论她表现的多么快乐,对于读者们的情绪体验而言,这些都是以欢喜反衬悲哀的情节场景而已。
充斥着蝉鸣声的夏日,阵阵微风拂过树叶,慵懒地坐在地上打游戏的少年,缠在身边吵着要吃蛋花面的可爱银少女……很轻松不是吗?很值得向往不是吗?
然而,少年是颓废的,而少女则是早已死去的,她仅仅只是一个只有少年才看得到的幽灵而已。
无论面码多么的天真美好的,但是真实的她已经不再属于这个世界了,这是这个故事的基点。
渐渐地,为了完成面码的愿望,仁太把他们小时候的六个人聚集了起来,然而不一样的是,大家早已都改变了,就连仁太也是其中变化最明显的一个。
未闻花名是友情向的漫画,作品中着重刻画的其实就是这几个主要角色的变化过程,幼年的面码的死带给了他们足以影响人生的变化,但是幽灵面码的归来则是重新解开了他们的心结,一如小时候那样善良纯洁的面码,与其说是滞留人间的幽灵,不如说是再次降诞的天使,她说是要童年的小伙伴们帮自己实现生前的愿望,但实际上是她解开了所有人的心结。
她是在渴求帮助吗?不,实际上是面码是为了帮助所有人,并且真正的帮助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