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植皱了皱眉头。
显然,这老翁说的是代表本地百姓的一面之词,李植也不能全信。
静海县的百姓久在李植的教化下,培养了十几年的文化,公德水平高一些是有可能的。但是就算山西的百姓不曾接受李植的文化培养,也总归会有一些讲公德有素质的个人。按道理说,这些有素质的个人做老板管理生意,也应该能做出有声誉的买卖出来。
然而按这个老翁的说法,实际情况是山西人只能在城外的山西街做买卖,甚至没有一家人能把生意做到县城中。
这就十分蹊跷了,显然真实的情况不是这个老翁说的这么简单。
静海本地人和山西外来人员的对立似乎不只是在经济上,更是在政治、文化上的。
李植问道:“这生祠不允许外地人进”
跪在地上的老翁说道:“回王爷的话,这生祠是八年前由我们静海县本地的百姓一家一户凑钱出来,花费了一万三千六百两银子盖的。这地是我们本地的百姓买的,这些祠堂是本地百姓出钱盖的。”
“我们本地的百姓崇敬王爷,花钱修了这样一座祠堂。但是外来的务工人员并不像我们这样崇敬王爷。以前有外地人入祠堂,大大咧咧十分不敬。所以后来我们就定下了规矩,只允许本地的百姓入祠堂上香拜祭。”
李植听到这话皱了皱眉,越发觉得这静海县的主客两群人高度撕裂。
地上的三个宿老嗵嗵地在地上磕头,声泪俱下地说道:“王爷我们静海县的百姓从崇祯九年起就跟随王爷你打天下,当真是王爷你的大忠臣静海县的百姓加入虎贲军的就有一万一千人”
“王爷你看我们本地百姓为王爷修的生祠王爷我们当真是一心一意跟随王爷”
听到这三个宿老的话,李植身后的官员们一个个都没有说话。
显然,他们是因为这几个老翁的话说得有些动容。毕竟静海县可以说是除了范家庄之外最早跟随李植的领地。当初李植刚做了一个小官,就在静海县大规模开垦荒地。李植稍有权势,就在静海收商税,实际上控制了静海县的种种权力。
当地的百姓可以说是李植最初的子民。虎贲军的士兵中,来自静海县的人数是最多的。李植早早就在静海县设立小学中学,这里也有很多人才在受到系统教育后成为李植的官吏。
而山西的外来务工者,就和李植没什么联系了。
对于李植事业的贡献,这些在民营工厂中务工的外来人员和静海的百姓不可同日而语。
静海本地人和外地人有冲突,李植麾下官员们下意识地选择帮助静海本地人。毕竟这些官员大都是天津人。
李植注意到身后手下们的异常,扫视了众人一眼。
李兴咳嗽了一声,说道:“大哥山西务工人员不管有什么不服,有什么委屈,也不能朝大哥你的塑像下手这破坏塑像的凶手,其心可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