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军事历史>带着成都回三国>495章 提亲失败
求在下来向蔡先生你提亲了,希望蔡先生你能够将蔡小姐许配给在下的弟弟卫仲道。”

卫觊的这一番话也算是有理有据,令人信服,不过这也是建立在旁人对卫仲道的真实情况一无所知的基础上,作为已经知道了真相的蔡邕而言,自然是不可能相信卫觊的这一番话,而且蔡邕也算是对卫觊失望透顶了,毕竟卫觊这可谓是鬼话连篇,面对自己这么明显的质疑,竟然还在想着要如何欺骗自己,这让蔡邕觉得自己的智商受到了侮辱。。。

而坐在一旁围观的刘鑫,只能在心中对卫觊表示,“扎心了,老铁”,竟然能够随口编出这么狗血的故事,不过刘鑫就站在旁观者的角度来说,刘鑫觉得自己都快信了卫觊的这一番话了,毕竟对于华夏古代的人来说,这样的故事其实还是非常常见的,毕竟周易学说的盛行,让华夏古代的人们都愿意相信那些游方道士的预言,所以在很多的史料记载中,都提到了一些道士的预言,当然了,其中大多数的所谓“预言”,实际上还是某些人为了达成自己的目的,故意假托“预言”罢了。

不过对于知道事情前因后果的刘鑫来说,自然是知道卫觊的这一番话都是临时编造的,而且也算是漏洞百出,不过刘鑫也知道蔡邕已经发现了这个事实,所以刘鑫继续安安静静的喝着茶水,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样子,坐在一旁继续看好戏。

而蔡邕这边沉思了片刻,觉得还是应该给卫觊留一个面子,毕竟蔡邕虽然没有全信卫觊的那一番话,但是蔡邕却是相信了卫觊的最后那句话,也就是卫觊说自己是被其父亲要求来代表卫仲道向蔡邕提亲的。

毕竟蔡邕也算是和卫觊认识了一段时间,知道卫觊的为人还算不错,算是一个正人君子,应该不会做出这般丢人显眼的事情。

所以蔡邕相信是卫觊的父亲要求卫觊这么做的,毕竟就像卫觊所说的那样,十三岁都没有定下一门亲事的卫仲道,无疑会成为河东卫家的黑历史,也是卫觊的父亲所不愿意看到的,所以才会到处替卫仲道寻找一门合适的亲事,如今也就找到了自己的头上,而卫觊迫于自己父亲的压力,以及整个河东卫家的压力,不得不做出了如今的这些事情,蔡邕也只能表示理解卫觊现在的做法,所以蔡邕也想给卫觊留一个面子。

于是乎,蔡邕面色一正,决定干脆一些的解决问题,毕竟这件事再说下去也没有意义了,所以蔡邕意味深长的对卫觊说道:“伯儒老弟,其实我是听说这么一个传言,说是你的弟弟卫仲道,从小便是重病缠身,不知可否当真呢?”

蔡邕的这句话无疑是把事情给挑明白了,毕竟蔡邕虽然说是传言,但是这无疑是事实了,毕竟关于卫仲道的真实情况,虽然不算是满城皆知,但是也在洛阳城内的高层之间也有所流传,虽然河东卫家以前也有过辟谣,但是效果几乎为零,毕竟知道这个传言的人都是一些大人物,自然是通过一些可靠的消息渠道得知这件事情的,因此久而久之,河东卫家也放弃了最后的挣扎,默认了这个传言的真实性。。。

所以,卫觊在听说蔡邕知道卫仲道的真实情况之后,只能默默的叹了一口气,因为卫觊知道蔡邕已经知道了真相,也知道自己是在欺骗他了,这下子就可谓是赔了夫人又折兵,自己不仅没有完成父亲给自己安排的任务,而且也算是得罪了蔡邕,毕竟这是在算计蔡邕唯一的女儿。。。

想到这里的卫觊,也放弃了最后的挣扎,毕竟蔡邕都知道了卫仲道的真实情况,自己再这么狡辩下去,只会更加的难堪,而且卫觊也知道蔡邕现在是给自己留面子,毕竟旁边还坐着一个刘鑫呢,真要撕破脸皮的话,那么刘鑫也会对自己,对整个河东卫家产生不好的映像。。。

想到这里的卫觊,也只能苦笑的摇了摇头,无奈的叹了一口气,开口说道:“对不起,蔡先生,是在下欺骗了你,正如蔡先生你所知的那个传言一样,在下的弟弟卫仲道从小就是重病缠身,抱着药罐子长大的,所以一直没有找到一门合适的亲事,毕竟蔡先生你也知道像在下所在的这种家族,面子是很重要的,家主的嫡子肯定是要定下一门合适的亲事才行,但是以在下弟弟的情况,无疑是非常困难的,毕竟那些有合适对象的世家大族,都不愿意与在下的家族联姻,因此到了现在,在下的弟弟都没有定下一门合适的亲事。”

“结果前些日子,在下的父亲先是打听到了蔡小姐的情况,然后知道了在下与蔡先生的关系,所以就有了今天的这些破事了,不得不说一句,在下对于欺骗蔡先生你的这件事情表示非常的过意不去,但是在下也不奢求蔡先生你能够原谅我,只是希望蔡先生你能够不要将这件事情公之于众,给在下,以及在下所在的河东卫家留一个面子,毕竟在下弟弟的那件事情,已经让家族的名誉蒙尘了,今日又发生了这样的事情,在下实在是有些过意不去了,所以还希望蔡先生你能够再给在下一个面子,日后在下也会代表河东卫家给蔡先生在送上一份厚礼,以示赔罪。。。”

卫觊一边说着,一边用充满歉意的眼神看着卫觊,祈求着蔡邕的原谅,毕竟就像卫觊所说的一样,如果今天发生的这些事情流传出去的话,对于河东卫家来说又是一个巨大的打击,毕竟作为大汉的一流世家大族,竟然做出这般骗婚的事情来,无疑是让


状态提示:495章 提亲失败--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