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槐,庐州府所辖定远县人,南宋著名的丞相。
嘉定六年,公元1213年,董槐考中进士,步入朝廷,成为朝中大臣,一直到宝祐三年,被任命为南宋朝廷右丞相,兼任枢密使,担任右丞相的时候,立国安邦,任人唯贤,做了不少有利于国家的好事情,后因为忧虑朝中一些不好之现象,向皇上提出三点建议,一是皇亲国戚不能够执行法律,二是朝中执法官吏作威作福,鱼肉百姓,必须予以调整,三是京城之中的高官不约束属下,任其胡作非为,必须予以整顿。可惜这三点建议,没有得到皇上采纳。
因为提出了这三点的建议,董槐遭遇到朝中奸邪的疯狂算计和诬陷,最终皇上相信了这些谗言,罢免了董槐的右丞相和枢密使之职。
而算计和诬陷董槐的,正是南宋最为著名的奸臣丁大全。
历史上对董槐的评价为:勤政清正,政绩卓著,朝野闻名。
这应该说是非常高的评价了。
当四爷说到董槐的时候,吴邵刚是很吃惊的,在他的想象里面,被罢官的董槐,应该是回到家乡去的,若是没有皇上的圣旨,或者没有朝中高官的邀请,其是不会来到京城的,毕竟京城里面的局势太过于复杂,稍微不注意就很有可能沾惹到麻烦。
几乎没有什么犹豫,吴邵刚答应了马上去见一见董槐。
四爷立马表态,一定在董槐来到京城之后,以最快的速度做出安排。
尽管四爷没有解释董槐为什么会来到京城,也没有明说自身与董槐之间的关系,可吴邵刚还是凭借着脑海里面的历史知识,做出了基本的判断,董槐前往京城而来,应该与丁大全被罢免有一定的关系,当初董槐被罢免右丞相之职,就是丁大全一力促成,现如今奸臣丁大全已经遭遇到皇上和朝廷的彻底排挤,此时此刻董槐来到京城,应该不存在什么危险。
至于说董槐到京城来,究竟是为了什么事情,吴邵刚暂时无法揣测。
不过对这一次的见面,吴邵刚没有作太大的指望,他只是想着与董槐交谈一番,看看能不能学一些东西,毕竟能够见到这位南宋著名的丞相,也是很难得的机会,或许能够从董槐的身上,感受到南宋名臣的风范,至于说让董槐来帮助自身建功立业,这样的奢望还是不要有,董槐此人,做过朝中的右丞相兼枢密使,就算是被罢免官职,一门心思都是在皇上和朝廷之中,宁死都要效忠,读书人的迂腐在其身上一定表露无遗。
五月初五,蓬莱楼。
吴邵刚进入三楼雅间的时候,看见一个姑娘正在弹奏弦琴,一位面容清癯的老人,抚摸着胡须,正在欣赏音乐,从老人陶醉的神情来看,的确是融入到琴声之中了。
欣赏弦琴被称之为雅,是很多官吏以及读书人的爱好,但真正能够欣赏的并不多。
姑娘弹奏的很是专心,没有注意到进入雅间的吴邵刚和四爷两人。
四爷正准备开口说话的时候,吴邵刚挥挥手,示意此刻不要说话。
足足半刻钟的时间,姑娘才结束了弹奏。
结束了弹奏的姑娘,起身给吴邵刚和四爷两人行礼,然后退出了雅间。
“四爷,这就是你给老夫介绍的年轻人吗,温文尔雅,知书达理,不知道如此的年轻人,为什么没有参加科举考试,而是进入到了军中效力。”
老人恐怕早就注意到了吴邵刚和四爷两人,只是因为陶醉于琴声之中,所以就没有招呼,这在某些人看来,应该是很失礼的举措。
还没有等到四爷开口说话,吴邵刚就接上了话题。
“家中贫寒,无法参加科举考试,只能够进入到军中效力,总算还能够为家中减轻一些负担,不过在下认为,这朝中和军中,这文臣与武将,都是为国效力,应当是不分彼此的,若是一味的重文轻武,那么我南宋之江山,怕是难以保全了。”
老人猛的看向了吴邵刚,眼睛里面射过了一丝的寒芒。
“年轻人,说的不错,几百年时间过去,靖康之耻,依旧萦绕在很多人心头,若是没有强盛之军队,真的是难以保全这大好的江山。”
到了这个时候,四爷才找寻到说话的机会。
“董大人,这位就是殿前司所属催锋军副将吴邵刚,吴副将,这位是董槐大人。”
“闻名不如见面,果然非同寻常,四爷,你的眼光大有长进,吴副将,老夫年长一些,摆了一些老资格,还望你不要有什么想法。”
“董大人是长辈,长幼有序,不可紊乱,在董大人的面前,在下自当尊重。”
这一下,董槐是真的有些吃惊了。
短短的几句话,吴邵刚表现出来的气质与成熟,大大出乎了他的预料,且不说吴邵刚只有十六岁,就说这位军中的副将,因为家境贫寒,无法参加科举考试,其真正的学识,也不可能高深到哪里去,可刚刚表现出来的气质,以及不亢不卑的话语,就算是很多科举考试出来的朝中官员,也做不到的。
站起身来之后,董槐再次开口了。
“听闻四爷说到了吴副将,老夫以为吴副将乃是军中骁将,必定是体形魁梧、孔武有力的大汉,想不到吴副将斯文儒雅,不亢不卑,若不是知晓了吴副将之身份,老夫还真不敢相信吴副将曾经在战场上厮杀,令对手胆寒,来来,请坐请坐。”
董槐在观察吴邵刚,吴邵刚同样在观察董槐。
他发现董槐并非是迂夫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