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青春校园>超级进化光线>第三百二十四章:严峻的养老形势

方孝直是出身于穷苦山村的乡伢子,父母含辛茹苦的把他养大,然后一直从高**读到大学,可谓是所付良多。因为他们家里除了几亩薄田外,就没有其它余产,读书期间的那些生活费、学杂费,全都是他父母每次冒着危险从深山里挖来的那些山货野菌换取的,一点一滴,都凝聚着父母对他的爱意和期盼。

等他毕业以后,在大城市找到了一份高薪的稳定工作,存了钱又买了房子,就马上把父母接了过来,想让他们享福。

但一辈子待在乡下没出过县镇范围的父母,显然不适应大城市的生活习惯,脱离了熟悉的环境,又没有认识的人,他们只能待在房子里,哪儿也去不了,没过几个月就感觉闷得慌,硬生生地给憋出病来。

没办法,他只有把父母再送回去。

后面除了结婚带小孩,他一直找不到什么借口再把父母接过来,只能是将心里的那份遗憾给隐藏起来,尽力在工作不紧张的时候抽空回去和父母见面。

可随着自己渐渐人到中年,孩子也差不多长大,即将步入社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开始变得更多,方孝直已经没多少时间精力再回去了,对于父母的愧疚却是越积越多。

城市不比乡村,生活医疗条件无疑要好上很多,只要能够待得住,寿命、健康明显有着更多的保障。何况,两老的年纪都已经这么大了,接近七十岁,总不可能剩下的时间就把他们放在老家那么远的地方操劳着过吧?

万一身子骨不行,他又无法及时赶回去,肯定会成为后半生最为追悔莫及的事情。

所以,如何在父母面前尽孝,成了方孝直现在最为发愁的事情。

自古忠孝两难全啊。

他也不是没想过其它办法,比如在郊外买房买地,请保姆来照顾,甚至是送到附近养老院这样有可能被撮脊梁骨的事情都想过。

但奈何,两老的文化程度不高,爱好又跟多数人不同,很难沟通得来。连自家孩子也是带到了五岁,就把后续的培养重任全交给孩子她妈。想让两老有事情可做,能够安心地留在城市里享福,不会觉得无所适从,实在是难。

然而,康康的出现让方孝直这样找不到孝顺渠道的人看到了希望。

工作是在城市安身立命的本钱,多数人都无法轻易地抛下这个,去更多的照顾家人和顾及感情,但有了智能机器人的帮助,很多人忽然发现,这个令人头疼的问题似乎得到了解决。

再也不用发愁老一辈们会觉得寂寞无聊了,比起养宠物来解闷,大多数人其实更倾向于带孩子,最起码能够交流这一点就完爆所有。而目前许多大龄男女青年所遭遇的逼婚悲剧,其中就有不少是因为这个原因,缺少了寄托与陪伴,又无法融入儿女辈的生活,只能靠养育下下一代来聊以慰藉。

更重要的是,完全不用担心他们由于年老体弱、力不从心的关系会照顾不好,智能机器人明显要比精力充肺的小孩子更听话、更安分,不仅能够反过来照顾老人,还能随时通过它进行联系,关注老一辈人的身心健康。

无独有偶,已经从教育频道转为社会新闻采访记者的应宁,就在做一期关于养老院孤寡老人的话题节目。

中国是世界老年人口最多、老龄化情况最特殊的国家,早期人口的爆炸式增长,到后三十年施行的计划生育政策,都让国内的人口结构处在一种比较尴尬的境地上宽下窄的倒金字塔模式,伴随着时间的发展,老龄化会呈现愈演愈烈的发展趋势。除了将影响适龄劳动力的人口数量、减缓经济发展的速度,更多的是关于养老方面造成的严峻形势,它已经成为当今社会最突出的矛盾之一,特别是那些孤寡老人该如何进行赡养的问题,让这些辛苦操劳为国家奉献了大半辈子,却在晚年失去了下一代希望的共和国缔造者能够安享剩余不多的时间,正被整个社会阶层所关注。

“孟院长,能不能介绍一下你们养老院目前的老人情况?”

画面中,应宁出现在一个大型养老院门前,面对着话筒的是养老院的负责人,正在接受她的采访。

“没问题,应记者。”被称为孟院道,“我们养老院总共有两千三百五十九名老人,其中有一半是和子女分居在两地,无力照看,才被送来养老院。而剩下的一半中,有三分之二都是因为各种生活习惯上的问题,或不适应跟子女相处,或感觉到排斥、无聊,就搬来养老院居住,希望能在这里找到适合自己的生活环境。至于最后的三分之一,基本都是失独老人,子女因为各种原因提前逝世,没有办法再继续独自生活下去,被zf发现后,接到养老院来进行照看。”

“看起来形势很严峻啊,居然有一多半都是空槽老人,最可怕的是,失独老人竟然有六分之一,为什么会比例这么多呢,孟院长?”应宁皱眉问道,虽然在来之前她就了解过部分资料,却没想到情况竟然会这么严重。

“这方面主要是最近二十多年的经济高速发展,造成了城市方面大规模的改造建设,让城镇附近范围的乡村地区开始集中并入城市进行管理,加上高达数亿的农村人口转为城市人口后所形成的迁移流动,大量子女由于工作、学习、结婚等原因和老人分开,让他们不得不独自进行生活,根据12年首届全国智能化养老战略研讨会估算,国内的空槽老人人口几乎占到老年总人口的一半左右,而未来这一比


状态提示:第三百二十四章:严峻的养老形势--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