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碗儿表姐说什么呢?谁说我要嫁人了?”李花儿问道。
张碗儿听她问得奇怪,便丢了手中的绣活。
“不知道?我可听见绣庄的人都说了。”她道,“听你那婶娘说的,要给你招个上门女婿。”
李花儿反而放心了,一笑:“没有的事情,我的事情,我家婶娘管不了的。”
张碗儿听见这话,又撇了撇嘴,道:
“我也就是听说而已,没有就没有吧,不过绣庄的人说得可确定了呢。”
李花儿笑问:“哦?那他们没说,这人是谁吗?”
张碗儿翻了个白眼:“我哪知道是谁?只说是县里的什么人家。”
县里的人家?原来孟氏已经有了确定的目标吗?
那她确实该留心了。
不过虽然如此,但到底是已经有提防的事情了,所以李花儿也不怕,只是自荷包里取出两朵时兴的绒花儿给她。
“集市上看见的,挺好看的,所以买给表姐戴吧。”她笑道。
张碗儿一见有东西拿,越发没了脾气,忙不迭地接过来,喜滋滋道:“还是你会挑东西,这个真好看。”
“表姐喜欢就好。”说罢,李花儿又把那防汛的事情,说给她听。
而张碗儿那性格,对这类事情是从来不上心的,纵然李花儿嘱咐过了,她依旧是懒洋洋地虚应着,只顾跑到水缸处,看那绒花该如何戴才好看。
比量了半天,她才道:“好了好了,你说的我都知道了,到时候看爷奶去哪儿,我跟着就是了。”
李花儿颇为无奈。
但她本来也就没指望张碗儿,只是害怕她出门乱跑,真有事情找不见人,才如此提醒的。
待事情完了之后,李花儿没吃午饭就辞别了张家。
同样她也没回家去,而是又去了岳家。
如今岳茂岳芳都跟着船往南去了,走了已经有月余,算起来还要一个月的光景,才能回来。
而岳家大伯则趁着天气好,带着猎户入山打猎了,所以家中只有岳娘子、岳大嫂并小侄子小侄女在。
李花儿去的时候,娘几个刚吃了午饭,看见她来,岳大嫂忙问:“李家大妹子吃饭了?”
李花儿笑道:“也不是来吃饭的,我刚从外祖家来。”
说罢,又叮嘱了一番汛期的事情。
“如今大哥和芳姐姐都不在家,所以我总要来看看。”她道,
而岳家人能成为有名的猎户人家,自然有有本事的人,也早想到了这一层。
“我们已经在想好了,这雨要是再下几场,就先去县里住着。”岳娘子如今头上多了不少的白发,却也显得更加沉稳,“你在家也不用担心,到时候我把你外祖家三个也带着。”
李花儿听见这话,在地席上跪正,恭敬道:“我还正想托婶子呢,我外祖家这两年,当真多谢婶娘帮衬。”
岳娘子慈爱地笑着:“这是什么话?那你给我家生儿寻的前程,我该怎么谢呢?”
生儿是岳茂的小名。
李花儿笑言:“那前程是大哥自己本事,毕竟跑船商呢。”
岳大嫂在旁边插言道:“不是你介绍,他一个乡中猎户,又怎会被人找去当大船主呢?”
李花儿道:“没当大船主,谁又敢说岳大哥是寻常猎户不成?”
说得几个人逗笑了。
李花儿又道:“等婶子大嫂们去了县里,也不用去客栈,去我铺子吧,偌大的后院还有四五间空房呢,大家互相也有个照应。”
岳娘子知道李花儿出口的话,只说实在,没有客气二字,就也不推脱,道:“那到时候,我们可要叨扰你了。”
李花儿笑道:“婶子总同我客气什么?”
待事情都议定之后,李花儿才赶车回了家。
到家的时候,已经是日头西下了,张氏见她平安回来了,这才放心。
李花儿将事情都说给了张氏听,只隐去了张碗儿所说的孟氏的事情。
张氏听见,只觉得李花儿安排得非常妥当,心中很是喜悦。
这一夜无话。
第二天,天又开始阴沉起来,而且总有些闷闷的。
李花儿准备好了东西,又要进城去。
张氏看看外面的天气,叮嘱道:“要是能赶回来就回来,要是看天不好,宁愿在铺子里住着,也别急着往家赶。”
李花儿点头道:“是,娘放心,我晓得的。”
说罢,就出门进城了。
……
而自村子到县城的一路之上,李花儿听见了不少议论。
清河村这些靠天吃饭的村民们,一个赛一个的,都是一脸忧愁。
今年这天气,可真不是什么好事情。
别是今年,龙王真要发怒了吧?
而进了清远县城后,就是那市井之中,也是人心惶惶的。
尤其是李花儿特意去看了米、盐等物的价格。
果然,因为人人都想着屯粮,所以那粮价,竟然比端午之前,更贵了些。
李花儿略微皱了眉头。
幸好李大是在军屯之中,每月分下的米粮多,他们家人口又少,所以有些余粮。
又幸好这几年清远县一带尚算风调雨顺,有个丰收,所以不少人家也能存些余粮。
不然那米价,只怕更要窜到天上去了。
李花儿看着这街上的情景,再想想李大和张氏的话,心中也更觉担心了。
是以,等到铺子后,她见齐伙计的第一句就是:“那两天的雨,工坊没事儿吧?”
齐伙计倒是神色轻松:“你放心,工坊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