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
李花儿站稳,刚要说话,就听见陶大少爷恨恨地喊了一句:
“你都扔了吧,我再也不送了,也再不想看见你了!”
而后,就跑远了。
所有的话都噎在了李花儿的喉咙里。
说得好像她想见他一样。
这……这算什么?!
她自重生至今,本以为天下怪事,都不过尔尔了。
可是今天这事儿,确实让她无法理解了。
“果儿说得真对。”李花儿气得自言自语,“还真是中邪了。”
她抱怨了一句,就把这事抛在了脑后。
她要忙的事情太多了,最好能如陶大少爷所说,那些讨厌的人,再不见才好。
……
立春这天,春耕大典。
前一夜,绵绵细雨下了半夜,及早才停。
李花儿这几天忙得很,就有些惫懒。
但李果儿却很是兴奋。
“往年都好生热闹呢。”李果儿穿着李花儿给她做的新衣,“去年我都没去成。”
去年的时候,姐妹二人还是朝不保夕的光景。
不到一年的功夫,她姐妹二人便又是另一番光景了。
“而且那个戏台子,还是姐姐搭的呢。”李果儿又强调了一句。
李花儿一笑:“好了,又没说不去,快走吧。”
……
在进城的路上,见那路边不知名的花儿好看,李花儿就采了些,插在李果儿的鬓角。
到了县城,没入城门的时候,就看见了冯二囡与她那几个妯娌,也在人群里。
冯二囡一看见李果儿,就先笑了。
“这是谁家的妮子?插了这一头的话?”她拉着李果儿笑问。
李果儿笑得开心。
她今天心情好,笑得又开心,所以更显得和那瓷娃娃一样。
“是姐姐给我戴的花儿,好看吗?”李果儿笑问。
冯二囡笑道:“好看。”又对李花儿笑道:“怎么自己不戴些?”
李花儿笑道:“我不喜欢簪花,不过姐姐要喜欢,我给姐姐簪?”
她确实不喜欢簪花,从前世就不喜欢。
刚才给李果儿戴花的时候,她就记得,她的家里有个很大的花圃,一贯是祖母亲自打理的,一年四季鲜花不断。
每到花期,祖母就带人家里采了花,四处送人。
她不喜欢戴花,却喜欢给别人打扮,所以每次都是她给祖母簪、给姐姐簪。
有几次,还给父兄簪过。
有一次,父亲还打趣过她,“昔年你母亲为我也簪过花,今日还有你。”
恍恍惚惚的记忆,和以前一样,突然来了,又突然就隐去。
只能给李花儿添了烦乱的心绪。
李果儿和冯二囡还在互相说笑着,李果儿还从自己的头上摘下了几朵花,插在了冯二囡的头上。
见李花儿还在愣神,冯二囡向她的鬓上,也插了两朵。
李花儿躲闪不及。
“花儿真配红色。”冯二囡看着她,笑道,“我听人说,京中牡丹花最好看,要是有牡丹给花儿戴就好了。”
李花儿恍惚了一阵子,看着李果儿的笑脸,这才回过神来。
那些事情,到了京城,慢慢查访,总能知道的。
还是顾好眼下的事情吧。
想着,李花儿也不摘鬓边的话,而是笑道:“真有牡丹,戴一只就好,两只可就累赘了。”
三个女儿家说笑了一阵子,便向集市去了。
只几人都不知道,那街角处,有人指着三人中的李果儿,对一个缎衣长袍,打扮得富贵的中年男子道:
“钱掌柜,就是那个小丫头,你看可好?”
那被唤作钱掌柜的人,踮着脚尖看了看,脸上露出了色胚的笑意。
“好,好,好,果然甚好。”他对那人道,“只是,究竟要何时,才能成事?”
那人赔笑道:“钱掌柜的且等着日子,那书信,再有几天就到了。”
那钱掌柜听说,不觉大喜笑道:“好好好,我就说你们做事,一直是老道的,那,我便等着了。”
……
清远县的中央有一个大广场,戏台子就在那广场之上。
如今戏已经开了场。
依旧是咿咿呀呀,热闹非凡的大戏。
百姓将戏台子团团围着,看得欢喜。
李果儿就想要往里面进,李花儿却不让,只拉着她,在外围看。
“可是我想看姐姐做的戏台子。”李果儿嘟嘴道。
“等下散了戏,我们再过去看,现在怕被挤到。”李花儿笑道。
李果儿虽然不甘心,但看那密麻麻的人群,也知道自己挤不过去,就站在外围,垫着脚看。
就在这时候,吴家两个少爷,也和一班同窗,过来看戏了。
好巧不巧地,他们正好就看见李花儿姐妹二人在那儿,旁边还有做了妇人打扮的冯二囡。
吴小少爷一看见李果儿的背影,眼睛都亮了。
可是如今兄长和那些同窗也在,他到底不敢再上前聒噪了。
吴大少爷则看着李花儿的背影。
今天李花儿的两鬓边,还戴了花。
这是他第一次看见李花儿戴花。
他看得有些出神,以至于同窗评了几句那戏,他都没有听见。
可就在这时,突然就见有个头戴斗笠的人,慢慢地凑到了李花儿身边。
吴大少爷的眼睛顿时就眯了起来。
他看得清楚,那个人,分明就是前些天的拐子!
……
这几天县里画影图形要抓此人,却至今没抓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