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青春校园>聚魂灯>鬼斧屏风 23

一连几天吾行的兴趣都不高,白宗信也在短短的半月之内,带他见识便了成都的好玩儿之处,一时间两个世家少爷都沉寂了下来。

白宗信知道吾行还在惦记鬼斧屏风阵的事,他对吾行的执着有些意外,不免劝他:“那件事道上的人都不再提了,听说楼岐山已经修补好了那屏风的表面,但不知道为什么,道上没有任何人肯进阵帮他修复阵眼,过了十五,这阵眼就算是毁了。”

吾行一直觉得很奇怪,如果有人对这个阵有仇,大可以一把火烧了整个屏风上绣作,整个鬼斧屏风阵都会不复存在了,可他只破坏了阵眼,也就是说他不想毁掉鬼斧阵,而只是想毁掉鬼斧阵的入口,让人不得进入罢了。

这难道不是另一种意义上的保护吗?到底是谁想保护鬼斧屏风阵呢?

吾行想起了那两具民国血病,以它们的战斗力来说,已经超出了普通的血尸,这两具血尸又会是什么人呢?

吾行想到了另一种获悉情报的途径,他问宗信:“你们成都有没有对成都历史十分熟悉的人,不是那种官方的,就像是……秘闻,秘辛之类……”

苏州管这种专门研究野史的人叫“道门儿”,苏州魏府就养了四位高深的道门儿先生,近到前一天发生的辛文秘事,远到千年之外的古事野史,都能说出一两二两门道。

而在成都,专门做这样事的人倒是没有,可论起通晓古今,见闻广博,有一个职业倒是当之无愧,也就是成都的“茶博士”。而白家在成都的明业一个是“酒”一个便是“茶”。

于是在一个烟雨迷蒙的下午,白宗信开了一辆自己的私车,带着吾行去了一个叫做“都一品”的茶楼。

吾行到成都后,便十分喜欢逛这些仿古的街市,他总感觉成都人比苏州人更懂得享受,身在古色古香之中自得一片闲暇和安逸。

据说这间叫做都一品的茶楼,祖上从唐代开始就是做茶园生意的,清朝末年开始便在川茶行里混迹,后来茶楼在战乱动荡里几经沉浮,直到上世纪七十年代才由白家助资,从一个小茶铺子开成了茶馆,如今老板换了三代,向外报名号依然抬的是白家。

两个人隔着两间巷子停了车,步行穿过窄巷,很是拐了一会儿才到了“都一品”,进门后便是一片茶韵古香,完全按照唐朝风格装修的大厅里,错落有致的摆满了竹椅子,伙计们拿着一米长壶嘴的大铜壶,行走穿梭在茶客之间。大厅最前方是一个戏台子,一个穿着翠绿色旗袍的中年女人正在用胡琴弹《小花鼓》。

吾行一下子被这番景象给熏陶了,宗信回头瞧他,笑说:“这家店最正宗,楼上有雅间,但我们成都人一般都爱在大厅里喝茶,喝一个气氛。”

说着,白宗信已经自顾自找了个位置坐,向茶伙计喊了一嗓子:“掺茶。”

在苏州,吾行的爷爷最常去的地方其实就是茶馆,但苏州的茶馆装修奢靡,讲究桌椅器具样样应景,反倒没了茶馆那点雅俗味儿。吾行学着旁边的人躺在竹椅子上,一下子身心都松了。

“别说,你们成都人还真会享受。”

“那是,茶馆、麻将、火锅汤,要多享受有多享受。”

说话间戏台上的曲调已经改了,是川剧名段《玉簪记》,伙计用锡茶托端来景瓷盖碗,随后又有拿着大茶壶的伙计,一手提壶,一手翻盖,马上就见一条白线点入茶碗,那动作快的让吾行转不动眼睛。靠进了一闻,茉莉花味儿马上贯穿了肺腑。

宗信瞧他那享受样,笑道:“我以前觉得我自己混的都够二世祖了,没想到你这做派,比我高了好几个档次。”

那是,魏吾行在苏州的那些时间那些钱,可都耗在了吃喝玩乐上,他有一帮唱k混酒吧的朋友,也有一群淘古玩钻商机的知己,反正哪一行他都混的开,没人像他这样在玩儿上费这么大心思。

吾行心想,我这刚来还不到一个月,等我混开了,再让你见识什么是玩儿。

可他现在只是腹议,他们这次来是有任务的,吾行打量了四周,有点沉不住气的问宗信:“你说的茶博士怎么还不来?”

宗信闭着眼睛听曲,知道吾行心里装着事儿,忍不住安慰他:“你别着急,茶博士就算来了也是来献计,现在不兴在厅子里说书了,但这家的茶博士内里藏着乾坤。”说到这儿,白宗信压低声音在吾行耳边说了一句:“他们家有宝贝。”

吾行怪他卖关子,心里不耐烦的劲儿更甚,但他也没办法,现在他还要跟着白宗信混,只能干等。

不过他们也真没等多久,唱台上的《玉簪记》一落幕,一个伙计尖声尖气的喊了一声:“都一品茶博士掺茶喽……”

吾行从竹椅子上坐直,拍了拍宗信:“来了!”

宗信却笑得挺古怪,躺在椅子上侧了个头,朝那茶博士的方向瞧了一眼,笑意更深了。

吾行目光却马上被那茶博士给吸住了,那是一个二十几岁的小伙子,梳着小寸头,长一双丹凤眼,鼻子嘴巴都是小小薄薄的。他手上拖着一长壶嘴儿的大铜壶,旋着身子就进了大厅。

茶客们无不拍手叫好,看样子这小子也算茶博士里的名角儿了。他动作又轻又稳,举手投足纹丝不乱,说话间什么“苏秦背剑”“蛟龙探海”“童子拜观音”各种各样的表演花样一个接一个的做了出来。

吾行忍不住也赞了声“漂亮”,瞥眼看宗信,却一副懒洋洋


状态提示:鬼斧屏风 23--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