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军事历史>调教大宋>我是谁(一)
酒,看着碑上:

“唐公子浩......”的碑文....

这位历尽沧桑的契丹汉子终是落下了男儿之泪。

“王八犊子!!”

耶律洪基亦哭亦嚎:“把老子骗到个冻死野狼的破地方去给大宋做嫁衣,你倒好,你他娘的躺在这里躲清闲!”

“你给朕起来!!”

“起来!!”

耶律洪基咆哮着,回忆着,全然不觉,身后似有一个身影在默默地看着他。

.....

————————

十年,转眼疯王西去已逾十年。

这十年间,耶律洪基老死涯山,就葬在唐奕的墓旁。

十年间,还是那句话,时间是无情的,它吞噬着记忆,吞噬着英雄的身姿,救宋救民的唐疯子渐渐在世人心中模糊。

又十年,与唐奕同一时代的人物迟暮老矣。

除了在书中,在白发老人的记忆里,已经找不到关于唐疯子的半点印记了,英雄的伟岸也随之淡去。

再十年.....

少年不知愁滋味,生活在阳光下的大宋年轻一代,甚至不知道他们身边的一砖一瓦,都是先辈们用血与生命铸就而成。更不知道,今日之幸,每一分每一毫都烙印着那一代人的拼搏,烙印着一个叫“唐子浩”的名字。

唐奕,彻底作古!

......

五十年!!

唐公离世整整半个世纪之后,此时,旧臣老矣,新贵潮涌,什么庆历名臣、嘉佑贤士皆不复存。

此时的大宋朝,已经在太平盛世之中安享了整整一个甲子。

在没有唐奕的这一甲子之中,英宗赵曙在位四十一年。虽春秋正盛,却从孝道,不愿超过父皇赵祯帝位四十有二之限,主动让位太子赵顼。

然,赵顼体弱,在位十年,崩。

六子赵煦,亦是短命之君,在位两年即与世长辞。

因无子嗣,由其弟赵佶继位。

孰料,赵佶年仅七岁少不主国,太后向氏生性怯懦,亦无主政之能。

渐渐的,六十年的太平盛世把大宋这头贪狼又变回了雍容老妇。

渐渐的,大宋虽无外部之忧,却从内部慢慢腐朽。权柄尽落权臣之手,政务再现老迈之态。

而其奸佞之姣姣者,当以奸相蔡京为最。

只手遮天,欺主不臣。

......

向太后暗结有识之臣,欲罢之,还政赵佶。

不料谋划不周,遭小人告密。

蔡相知晓,先发制人,伙禁军内应,策动兵变,囚少帝赵佶、太后于宫闱,斩杀忠臣良将于殿上。

一时之间,大宋风云骤起,厄运天降。

蔡相军政独揽,权倾朝野,甚至有佞臣献计,欲行太祖黄袍加身之业,改朝换代。

危难之际,晋王赵宗麒八十余岁高龄不得不挺身而出,召唤曹家、王家、马家、张家、杨家,以及天下有识之士,齐心合力共佑皇宋。

然而,蔡相怎会没有防备?早早就包围王府,纵兵攻入,擒拿晋王。

赵宗麒不敌,黯然受擒。

就在贼军攻入王府的旦夕之间,老王爷将年仅十七岁的小孙子赵炎庭由密道送出王府。

离别前,赵宗麒只对他说了一句话:

“速去涯州,请唐家出世。”

......

辗转两月,赵炎庭隐姓埋名历尽千辛,终于来到了大宋最南端的名城涯州。

看着与中原动荡截然不同的繁荣与安宁,赵炎庭顾不上欣赏,几经打听,终于来到位于涯州山巅的唐府,见到了唐家的主人。

......

一个满头白发、手持龙头节杖、形若枯槁的老妇人,安然地坐在唐家正厅之中。

做为皇室后人,普通百姓不知唐家是何底蕴,可是赵炎庭又怎会不知?

只不过,让他意外的是:四十年前,御赐唐家节制四海的龙头节杖居然握在一个老妇人的手里。

这妇人是谁?却是赵炎庭不得而知的了。

不过,幸好赵炎庭没有忘记他的使命,急忙拜倒。

“晋王之孙赵炎庭,见过老人家!求老人家救救大宋吧!!!”

......

“晋王之孙......”老妇喃喃复述。

“你是宗麒的后人?”

“正是!”

“......”老妇点了点头,似有追忆,“当年一别,却是已经过了五十年了啊!”

抬头看着赵炎庭,“京中之事唐家已然知晓。”

赵炎庭闻罢大喜,不等老妇说完,“老人家既然知晓内情,还望念及旧情,发兵救宋吧!”

老妇淡笑,“别一口一个老人家了,却是叫的生分了。”

老妇不提救宋,却是提醒起赵炎庭。

“老身姓唐,名雨。论辈分,你就叫老身一叫姨母吧!”

“是。”赵炎庭恭敬应下,“遵姨母之命。”

“嗯。”唐雨点了点头。

“你先住下,京师之乱,老身还要细细思量。”

“可是!”赵炎庭一听,立时大急,细细思量就是不想出手相救?

“可是大宋危在旦夕啊!!”

“唉!”唐雨长叹一声,“这又怪得了谁呢?英宗在位尚知居安思危,慎重用人,可他这两个儿子......”

唐雨摇了摇头,“想是把坐天下看得是理所当然了。”

抬头看向赵炎庭,“老身与你实话实说,唐家守护仁宗遗愿,世代保大宋安宁乃先父遗命,出兵平乱亦实属当然。”

“可是,家父还有一道遗命传下。”

“什么?”

只闻唐雨一字一顿,“涯州军不


状态提示:我是谁(一)--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