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仙侠修真>大明仙人>346.第345章 南洋之行(1)
,因此很是有点不确定地问道。

“贫道了尘,善福寿福寿无量!”了尘稽首行礼道。

“哪里,哪里!“村民刚准备谦辞几句,一发现这个谦虚实在不对,赶忙改口道:“谢谢道长,谢谢道长,道长仙福!”

“刚刚那从天而降的雷光是道长所放?”村民不好意思地问道,然后很快一一大群村民夜兴冲冲地围了过来问道,眼睛闪闪发光。

了尘和朱载墲的出现很突兀,刚刚的雷电更突兀。加上一直以来民间对道家的固有映象,所以才有村民的好奇一问。

中国人无论走到哪里,都免不了对仙人,仙法的传说和向往。更何况这一大一小两个突兀出现的道士很是不凡,至少大的道士仙风道骨,仙气飘飘,小道士明眸齿鋯,跟个仙童似的。乡野之间可找不出这么赶紧漂亮的小娃子。

.....

村里有得道高人来访的消息立刻轰动全村,能在万里之外,见到得道高人可是见了不得的大事。不一会儿,村中族长,三老便急急忙忙的迎了出来,以最隆重的礼节将了尘和朱载墲迎进了村内。

现在的汉人不是几百年之后严重丧失了民族自豪感的民族,清代或者说在晚清之前,汉人一直都是一个骄傲的民族。强盛的国度,悠久的文明,以及对周围碾压似的各种优势。让这个时代无论走到哪里的汉人,都会自觉地保留下自己的传统,并在内心不忘以炎黄子孙,华夏子民自居。

到达了这里的汉人怎么可能会愿意融入一群猴子似的马来人中间去?

这是一个很大的村庄,而且基本上聚族而居,说是村庄,不如说更像一个堡寨。

让了尘很欣慰的是,他在这里看到了祖宗祠堂,看见小小的土地庙,也看见了私塾。

当然这里肯定没有科举,但至少一座私塾可以让他们记得自己的根!一个不会说汉话,不穿汉服,不会写汉字的汉人还是汉人吗?

“不知道长从何方云游而来?”酒桌之上,唯有了尘这桌是素多荤少。但陪坐的明显都是村子里“有头有脸”的人。

“贫道自四川青城山云游到此,见土著凶残,不得不出手一二。圣人有云:戎狄豺狼,不可厌也,诸夏亲昵,不可弃也!大家同属炎黄之族,华夏子孙。贫道方外修行,但亦是炎黄同族啊!”了尘说完,特意看了看了身边的朱载墲,意有所指地说道。

“哈哈,道长果然不愧名山高道,见识弥远,非我等凡夫俗子可比,道长救助之恩,请受我等一拜!”族长听完,立刻站立而起,带着满祠堂的族人对着了尘深深一拜。

了尘坦然而受,并不拒绝。云淡风轻之下,让一群海外华民更加认为了尘等人不是凡人了。

一场酒席,了尘和一大群人一问一答,倒也宾主尽欢。族长坚决要留了尘和朱载墲多一些日子。

大家离国万里,人在异乡。见到故国之人自然格外高兴。

从明初开始,这群村民的祖先便已逃难到此。二百多年了在此生根发芽,却难忘故里。

村里特意留下了尘跟朱载墲,自然也是有事相求的。

闽粤之地多信妈祖,在离的村庄不远的地方就有一座妈祖庙,只是乡民自发建造,却从来没有一个真正的庙祝。村庄离海不远,而且很显然这么富裕的村子绝不是光靠几亩地能支撑起来的,少不得行海经商。因此无论出于平安,还是本身的信仰,妈祖都是这群华人之中重之又重的神明。

如今有一位得道高人到此,妈祖圣诞快到了,村里希望了尘能帮忙主持一场法事,为村中祈福。当然,族长也很是许诺了一大笔香火公德钱。

了尘自无不可,修道之人行走四方,弘法立道,有人供奉是好事。特别是在这万里之外,在一大群绿色土著的包围之下,能让华人保持自己的信仰的认同,于道门,于大明都是一件好事。

况且了尘一直对妈祖天妃娘娘很有好感。这算是真正的一位慈悲为怀,功德封神的女神。而且将来大明的船队要行走四海,少不得要这位妈祖娘娘庇佑,这也正是将妈祖的信仰传播四海的好机会。

一个民族,一个信仰,无疑是能让海外华人归心大明的最好办法。

等到将来,朱载墲的舰队和军队到达了这里之后,自然也能依靠之一大帮华人,建立起一个个堪为中华分枝的华人国度来。彻底将未来的悲剧扼杀在摇篮之中。

下面的日子里,了尘成了村里子最受欢迎的客人。平日里了尘可以帮村民们讲一讲经文,以及日常祈福消灾的门道,也偶然能帮人治治小病和给一群孩子讲讲古。

中国人在海外还是很抱团的,至少同乡同族是如此,这个村子和周围的华人村庄都是消息相通的。

村子里来了得道高人的消息不胫而走,很快前来拜访了尘的人便越来越多了。有的是诚心来求指点迷津的,有的却是抱着一慕仙颜,辨别真伪的心思而来。

了尘呵呵一笑,也不计较。要使人信奉,要让人皈依,一靠德,而靠术。

品德高尚能使人信任,比如药王孙思邈。术法神奇能让人膜拜,比如左慈。

以德传道,是上上功果,却需要几十年如一日的身体力行。最是缓慢。了尘自然不可能拖延那么久。

那么剩下的就只有以“术“行世了。

了尘以五雷之法帮了村里一把,虽说大家都这么以为,但毕竟无人得见,外村之人更以为胡说。

了尘


状态提示:346.第345章 南洋之行(1)--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