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军事历史>狼啸战国>328当一切成为传说

弘治三年(1557)旧历9月10日午后13时,第四次川中岛之战迎来了尾声。

佐佐成政率领越后一国屈指可数的蔷薇骑士联队,发挥他惯用的“乘崩”战法,成功地杀死了武田方的前家督、前最高统帅武田大膳大夫晴信。

但武田氏家督武田义信的反击,令蔷薇骑士联队损失惨重

妻女山别动队的抵达,也让上杉军的后撤变得异常艰难。

当日午后15时,上杉军渡过犀川,武田军亦停止了追击,开始返回海津城。

当晚,上杉军与武田家分别于善光寺、海津城举行庆功宴,表彰有功将士。

日本战国历史上,爆发于长尾-上杉家与武田家之间的四次川中岛之战,至此宣告终结。

关于此战的过程和结果,各家记载相互矛盾、驳杂不一。

记录上杉方的《上杉家年谱》、《越后军记》主张上杉家获胜,记录武田方的《甲阳军鉴》、《山本菅助日记》(山本堪助养子)主张胜利属于武田家,当然了,也有一些较为中立的材料,如《甲越军记》、《信州战录》等。

在以上诸史料中,有超过半数记载了“上杉军撤退之前,辉虎眼见取胜无望,遂亲率精锐骑士数十人,突入武田军本阵”。

同时,武田方的《甲阳军鉴》与《甲越军纪》、《信州战录》等史料还记录了两军最高统帅上杉辉虎与武田晴信的一次交手:

“传说在激战之时,有一员白袍武将,突破武田军阵直取本阵中的武田晴信,连斩三刀,第一刀被晴信用军扇当下,第二刀那名武将已斩伤晴信的肩膀,第三刀将晴信的脖子斩断,取了晴信的性命。这时后方的武田军蜂拥而来,那名武将不及割下晴信的头颅,不得已而离开了,这就是传说中辉虎与晴信唯一一次的单挑。”

——语出《信州战录》

“据传在最后关头,上杉辉虎统领上杉家最精锐的蔷薇骑士联队突入武田军中军本阵,辉虎使用名刀小豆长光,一刀便将武田晴信的铁制四如军扇斩为两半,第二刀斩在晴信的肩膀上,令其身负重伤。但辉虎来不及取下晴信的性命,后方由武田信繁、内藤昌丰率领的赤备骑士呼啸而至,辉虎只得含恨离开。上杉辉虎虽然未能在阵中讨取武田晴信,但晴信撤回海津城后便已因伤重不能起行,大军撤至葛尾城时,晴信伤重不治,病死榻上。”

——语出《甲阳军鉴》

令人倍感疑惑的是,《信州战录》与《甲阳军鉴》的记载相互矛盾,一说是砍了三刀、一说是两刀,《战录》中记载武田晴信被上杉辉虎讨死,而《军鉴》认为晴信是撤退至北信浓葛尾城时病死。

武田晴信究竟是战死还是病死?

上杉辉虎究竟砍了三刀还是两刀?

后世诸人对此事疑惑不解,但至少有一条是笃定事实的,即上杉辉虎率领精锐骑士突入武田军本阵,与武田晴信发生了战斗。

奇怪的是,在立场上较为倾向于上杉一方的《越后军记》却对此事缄口不言,可信度较高的《上杉家年谱》则载事粗疏,只记载了川中岛之战的大致经过,对战场中的细节全无涉及。

于此战战殁的山本勘助、诸角虎定、武田信廉、饭富昌景、**山信友、柿崎景家、新发田纲贞等人,也在各家军记中有所记载:

“山本勘助晴幸入道鬼斋,今日的战术被识破,我方诸将各一迎敌而被讨死,而我们正等待西条山(妻女山)先方的归来,痛定思痛,决定策骑深入敌阵,前后左右都是敌军,堪助杀伤地方七名骑兵,杀死敌方十三名骑兵,最终被敌军讨死。”

——语出《武田三代记》

“上杉辉虎见武田义信防守的队伍不稳,便令麾下兵将先攻击义信队伍,之后诈退,义信果然中记,追击敌军反而被包围。老将诸角丰后守虎定为救少主心切,率军出阵地掩护义信撤退,虎定攻破上杉军包围网的一角,使得义信得以杀出重围而退回阵地。”

——语出《越后军记》

“老将诸角丰后守虎定,率己部突入上杉军阵中,上杉军中的本庄、新发田、色部军马上迎住了武田军,几个突击过后,诸角军溃散,身穿朱漆桶具足,头戴火焰兜的诸角虎定,手持大枪冲入上杉军阵地中,其勇猛之势,让善战的越后军都想起了鬼神阿修罗,在取首二十三枚后壮烈战死。”

——语出《信州战录》

由此可以看出,关于诸角虎定的战死,也存在两种截然不同的说法。

《军记》中记载,虎定是为了救援因莽撞而陷入重围的武田义信,才被上杉军包围,但《战录》中提及诸角虎定时,与武田义信全无关联,“率己部突入上杉军阵中”,对诸角虎定为何突击、为何深入上杉军中,全无解释。

有人认为《军记》与《战录》的这两条记载可以相互佐证,互为补充,但也有部分研究者认为《军记》与《战录》有多处矛盾,因此将两者相互补充的做法是错误的。

至21世纪上半叶,有人依据《武田三代记》中关于山本勘助战死的记载与诸角虎定战死的记载结合来看,认为是武田堪助为救援义信而突入上杉军阵中战死,而诸角虎定的突击行动则另有目的,与武田义信无关。

但此种说法甫一出世,便遭到众人的嘲笑和指责,被认为是“想象力太过丰富”、“脑袋里都是醋昆布”以及“脑洞突破天际”的说法。

直到数十年后的21


状态提示:328当一切成为传说--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