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四章溯源
盛钰口中的师兄,锦瑜见过一面。
而且那一面,锦瑜印象十分深刻。那人,除去生来和盛钰便是宿敌外,其实也是个十分本事之人……他不过小施一手,便让宋家险些闹了个分崩离析,一落千丈。他若真的用心去施为,锦瑜的心都提了起来。“你还不知道我师兄名字吧……师兄姓元,单名一个寒字。是师傅收养的孤儿。我六岁时和师兄初见,一晃竟然过了十几年。”
见锦瑜听的认真,盛钰笑笑,继续说道。
“我师兄自幼聪慧,颇得师兄欢心。我们两个其实从小感情不错。只是最终师兄走了一条争名夺利的道路。为此师傅大怒,勒令我一定要‘胜’。师母便是因为这个,与师傅有了分歧,最终避居长安城。”
曾经,梅夫人也是名声显赫。不少京中小姐慕名而来求教。
“那时我师母淡泊名利,觉得我师傅的两个徒弟,既然一个已经注定走上那条夺权之路,另一个便该留在身边,好好教导。以期将来可以承其衣钵。我师父一辈子研习古籍,最大的愿望便是箸一本旷世巨著。将本朝发生的事收入其中,以期警示事后人。只是师兄所为让我师傅终是决定,让我约束师兄……”如何约束,自然是斗个旗鼓相当,不分伯仲。锦瑜暗暗心惊于盛钰那位师傅的决定……
说是大公无私吧,可是他一个决定,却让盛钰和元寒最终斗个你死我活。
说是全为私心吧,可他本意只想让盛钰约束元寒。
盛钰之所以一起不想京中权力失衡,多是来自其师的言论。“梅夫人之所以避居长安城,几年不归,是因为你最终还是身陷京中,不得脱身?”
“这是主要原因。师母一直希望师傅能亲自去长安,可是师傅一直觉得自己没有做错。相比独善其身,他更想周济天下。师母和师傅一生无子,一直把我和师兄当成亲子相待。如今眼看着两个孩子要斗个你死我活。师母于心不忍,自然不会回来,师傅或许在心中也觉得这样的场面,师母还是不见为好,所以也一直没有去长安。”
锦瑜终于知道了梅夫人久居长安的原因。
心中即心酸又佩服。一个女人为了坚持自己的立场,不惜远赴千里之外的长安。她之所以最终选择避居长安,恐怕也和盛钰有关。许是觉得对盛家愧疚吧,毕竟以盛钰的学识,若想入仕并不难。科考或是举荐,对盛钰来说,都不算难事。可是因为其师傅,最终却只能隐在暗中。明明可以站在人前,被人景仰称颂,最终却只能躲在暗处,被猜忌,被诟病。想到这里,锦瑜突然十分心疼……
这么个光芒四射之人。为了师傅一个愿望,不得不身处漩涡之中。
“无关对错,各有各的道理。”锦瑜最终轻声道。
盛钰闻言,脸上神情即喜且惊。
这些事他从未对旁人提起过,世人都羡慕他有个名师,不必去努力,便有了几分名望。
觉得他将来一定前途不可限量,得知他无心仕途,会惊叹一声纨绔子弟,只知道玩乐享受。谁又知道他心中亦有坚持,亦有他必须全力以赴去做的事。这世上,知他者,唯有锦瑜。
想到此,盛钰紧了紧手臂。他始终把锦瑜抱在怀里,便是说话时也没有松开半分。
他喜欢这种感觉……
这种全然拥有,全身心交付的感觉。如果今天之前,锦瑜于他只是妻子,只相守一生之人,这番话后,锦瑜之于他,已是心中至宝,重逾性命。这一生,能得锦瑜为妻,他便是死亦无憾了。
她懂他,真的懂他。懂他的不甘,他的坚持,他的所愿。
“所以我不能败。”所以他只许胜不许败。因为这是师傅的愿望,亦是他的坚持。
“边境已经几十年未见动静,突然间发生动乱。我担心大哥……”
“我早已派人给大哥送了锦囊。只要大哥按了我的话去做便能保住性命。”
锦瑜心中微惊,想到前世时,盛崎得了皇命,成亲当天便远赴边关,那之后一连五年,每年只送个消息给盛老夫人报平安,至于盛崎如何领兵,在边关战绩如何?确是从未传消息回来。盛崎前世最终耗时五年终于得胜,想来背后也有盛钰的功劳。可前世的盛钰到底身处一个怎样的境况?
是如今世这般身在京中,与元寒抗衡。
还是隐居它处,只要背后指点盛崎行事?
“好了,时辰不早了,终于不必睡在马车上了……”锦瑜的思绪被盛钰的话打断,她笑笑答道。“是啊,终于到家了。”一个‘家’字,又让盛钰的心晃了晃。
他一个人在京中,哪怕置下再大的宅子,心里也是空荡荡的。
可是锦瑜一来,他立时觉得这里像个家了。
“阿钰,家里的事情我已经托付给母亲了。我想留下,留在你身边,直到……”直到高皇后被贬,秦贵妃登位。
到了那时,盛钰和元寒之间的较量也该有个胜负了。
也许,盛钰能借机抽身而退,就像他说过的,他们寻个世外桃源……盛钰没有点头。“锦瑜,如今京中,看起来一切如常,可实际却是一触即发。胜或败,我都不惧。大丈夫行事只求无愧于天地。发生何事我都能接受,唯有你,你若发生意外,便是最终胜了又如何?长安离此路途遥远,不管京中发生什么,一时三刻都影响不到。何况我不在母亲身边,你要代我服侍母亲尽孝。”
这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