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遥远的东方大国----绢之国的都城。这座城池,东西十余里,南北近十里,分为外城,内城,皇城三层,外城居住士农工商,内城居住官员,如此巨大的城池足以傲视各国。平整而宽阔的大路通向四方,绢之国各地的物资被源源不断地送入此地。城内各国商贾云集,将绢之国特有的茶叶,丝绸运往西方各国。长安的居民们也因此而富足,放眼望去,尽是一片太平盛世的景象。
在皇城的城墙上,有一名身材高大,器宇不凡的青年正缓缓踱步,一副若有所思的样子。他就是当朝的太子殿下刘龑。自从六年前的私自出宫,半年以后才回到皇城,当然免不了被皇帝陛下严厉训斥并严加看管,至今为止都未能再踏出皇城一步。对此,生性好动的刘龑当然大为不满,不过他自己也明白,作为皇上唯一嫡出的儿子,必须要保证安全才行,皇上这么做也是为了王朝的未来着想。毕竟,一旦自己有什么不测,他那些庶出的兄弟们必定为了争储问题闹得不可开交,还会牵扯到朝廷官员们的拥立问题,那样乱子就大了。面对这似乎没有尽头的禁足生涯,刘龑除了每天用习文练武,学习处理朝政来消磨时光外,也就是在城墙上看看长安城的风光来安慰一下自己了。
刘龑正茫然望向天空之际,从城下匆匆跑上来一个人。刘龑听到脚步声,回过神来朝声音的方向望去,只见来着身量不高,却非常精干,一双小眼睛透着精明强干。来者名叫伍思成,现任太子伴读一职。六年前,此人还是泉州港一名小小的捕快,在寻回太子之时,所表现出的才智被太子所赏识,因此把他带回京城,提拔为太子伴读,成为了自己的心腹。本来对于这件破格任命的事皇帝和大臣们是不满意的。结果大家发现这个伍思成不但聪明伶俐,而且为人正派,经常劝导太子的学业,更奇怪的是,太子刘龑一向为人自负,谁的话都听不进去,偏偏就是伍思成的话说了就听,加上伍思成又是个没有背景的小人物,对于各派势力都没有影响,这才被大家所认可。不过至今为止对他的风评还仅仅是太子的心腹而已,要改变这个名声还要到几年之后了。
刘龑见是伍思成,笑道:“这么急急匆匆的,又是有什么大新闻了么?”
伍思成看看城墙上的护卫都离得较远,这才压低声音道:“殿下,小人刚刚听说,辽东都护府司马成云作乱,杀死了都护大人穆成。”
“什么,有这种事?”刘龑闻言不由得大吃一惊,不过随即面色就恢复了平静。
伍思成道:“这件事目前只有密报到了兵部,尚书大人已经入宫面圣去了。”
刘龑撇了撇嘴角:“既然是密报,你怎么知道的?”
伍思成拱手道:“殿下忘了小人是捕快出身吗?小人来京城这几年也不是白呆的呀。”
“哼,捕快,像你武功这么差劲的捕快,要是我不把你放在身边,恐怕你早就因公殉职了,看你还怎么抖机灵。”
伍思成听了苦着脸道:“殿下,这么说太伤小人的心了呀。”
刘龑破颜一笑:“我说的是事实么。既然出了这么大的事,父皇必定会召见我,还是回宫等着吧。”
伍思成深施一礼:“是。”说罢两人迈步往回走去。
一边走伍思成一边问:“这件事要是皇上问起殿下,殿下觉得应该如何应对呢?”
刘龑思索了片刻,答道:“成云起于行伍,靠讨平了辽东各部落叛乱一路升到都护府司马,之后近十年没有再升迁过,本来就有怨气。加上他在辽东的人脉是相当的深厚,本来都护一职由他出任也不是不行,可是朝廷却委派了穆成为都护。穆成虽是文官出身,却也深知治军之道,成云想暗地里掌控实权的话,穆成肯定不会答应,两人之间矛盾重重是必然的。穆成为人正直清廉,如果成云有什么贪赃枉法的事情,难免不被穆成揭发出来,可以说这次兵变是迟早的事情。但国家承平已久,这几十年都没有发生过大的战争,辽东军是少数几支有实战经验的部队之一,真要出兵平叛,恐怕不那么容易。”
“殿下分析得对,而且小人担心,这件事背后有高丽的推波助澜。”
“高丽?”刘龑停下脚步,“高丽为何要参与此事?”
“殿下请想,高丽虽臣服于我朝,但那是靠圣祖皇帝出兵击败高丽的结果。辽阳城一带本来就是高丽的领土,当年高丽兵败求和,割让土地,成为臣属,一方面是圣祖皇帝的大军压境,另一方面则是高丽南部起了民变,他自顾不暇所致。之后十几年,高丽王室争夺不休。等到王位之争结束,发展了国力,接下来又与南方倭国斗了这么多年,现在好不容易打败了倭国,军威正盛,民风尚武,他会不想着恢复故土吗?所以我觉得成云很有可能受到了高丽的蛊惑才起兵反叛。即使成云起兵只是突发事件,那么他为求自保,也会主动联合高丽,以便加强自身的军事力量。”
刘龑闻言皱了皱眉头,继续向前走:“你说的也有道理,如果真是如此,事情就更加麻烦了。”
伍思成微微一笑:“其实也不难,只要赶在高丽表明立场之前平定叛乱就行了。”
“哦?此话怎讲?”
“殿下,不管高丽只是暗中鼓动成云起兵也好,成云要求高丽相助也好,高丽都不可能马上表明态度的。小人推想,高丽此举在于投石问路,想借成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