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玄幻奇幻>诡墓谜情>第四百零七章 诸葛书信

崔浩:“夫亮之相刘备,当九州鼎沸之会,英雄奋发之时,君臣相得,鱼水为喻,而不能与曹氏争天下,委弃荆州,退入巴蜀,诱夺刘璋,伪连孙氏,守穷踦?区之地,僣号边夷之间。û#20320;此策之下者,可与赵他为偶,而以为管萧之亚匹,不亦过乎?谓寿贬亮非为失实。且亮既据蜀,恃山崄之固,不达时宜,弗量势力。严威切法,控勒蜀人;矜才负能,高自矫举。欲以边夷之众抗衡上国。出兵陇右,再攻祁山,一攻陈仓,疏迟失会,摧衄而反;后入秦川,不复攻城,更求野战。魏人知其意,闭垒坚守,以不战屈之。知穷势尽,愤结攻中,发病而死。由是言之,岂合古之善将见可而进,知难而退者乎?”诸葛亮

诸葛亮

王通:“若诸葛亮不死,则礼乐大兴。”

孙樵:“武侯死殆五百载,迄今梁汉之民,歌道遗烈,庙而祭者如在,其爱于民如此而久也。”

陈亮:“孔明之治蜀,王者之治也。”“孔明,伊周之徒也。”

陈元靓:“德图王,卧龙徐起。北伐南征,渭滨泸水。周旋两朝,勤劳一纪。星堕中军,英雄巳矣 。”

《唐文粹》中记录了尚驰在《诸葛武侯庙碑铭序》所说:“至令官书庙食,成不刊之典,一山之内,每有风行草动,状带威神,若岁大旱,邦人祷之,能为云为雨,是谓存与没人皆福利,生死古今一也。死而不朽,反贵于生。”

吕温《诸葛武侯庙记》:“大勋未集,天夺其魄。至诚无忘,炳在日月,烈气不散。长为雷雨。”

康熙:“诸葛亮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为人臣者,惟诸葛亮能如此耳。”

看罢这些评语,只能说诸葛亮简直是人品爆发了,但是随即而来的也是各种担忧, 但就眼下来说我们别无他法只好硬着头皮上了,顺着石碑继续往过看去,则同样一块石碑之上,刻满了诸葛亮于当世各种人物的书信言表,而落款则正是诸葛亮的徒弟姜维所刻,其中尤其有几份对我来说吸引力还是比较大的,例如:上先帝书

亮夜算太乙数,今年岁次癸巳,罡星在西方;又观乾象,太白临于雒城之分,主于将帅,多凶少吉。

则可以从中看出所传诸葛亮精通先天演卦,可测天机,所以接下来我们要盗他的墓穴不出所料应该会是一件很危险的额事情。

答关羽书

孟起兼资文武,雄烈过人,一世之杰,黥、彭之徒,当与翼德并驱争先,犹未及髯之绝伦逸群也。

再说这封诸葛亮对于关于的书信,短短几字则完全概括论述了关羽在历史形象的定位。

与刘巴论张飞书

张飞虽实武人,敬慕足下。主公今方收合文武,以定大事;足下虽天素高亮,宜少降意也。

而这封给予刘巴的书信来说,则处处体现了对于张飞的爱护之意,通过上面三封书信则完全肯定的还原里历史上的刘备关羽张飞三人铁三角的关系。对于后世与蜀国的研究具有相当的价值。 而除了这些还依次记述了诸葛亮与其他人的书信,皆为字字珠玑,字字现如今看来都是经典。

例如:与兄瑾论白帝兵书

兄嫌白帝兵非精练。到所督,则先帝帐下白眊,兵也。嫌其少也,当复部分江州兵以广益之。

与兄瑾言赵云烧赤崖阁道书

前赵子龙退军,烧坏赤崖以北阁道。缘谷一百余里,其阁梁一头入山腹,其一头立柱于水中。今水大而急,不得安柱,此其穷极,不可彊也

通过这俩份书信则完全看得出来诸葛亮对于兄长之间的关系可以谈论军事,也关心亲人的生活安排,可谓是见识了诸葛亮在历史人物印象中给人少有的温情的一面。

而接下来这俩封书信则完全可以看出了诸葛亮对于后人的教诲,以及自己一身的为人处世的价值观的体现,就算放到现代则依然可以作为家训之言交于后人也不一点不过时。

诫子书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淡薄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静无以成学。慆慢则不能研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又诫子书

夫酒之设,合礼致情,适体归性,礼终而退,此和之至也。主意未殚,宾有余倦,可以至醉,无致于乱。

诫外生书

志当存高远,慕先贤,绝qigu,弃凝滞,使庶几之志,揭然有所存,惻然有所感;忍屈伸,去细碎,广咨问,除嫌吝,虽有淹留,何损于美趣,何患于不济。若志不彊毅,意不慷慨,徒碌碌滞于俗,默默束于情,永窜伏于凡庸,不免于下流矣!

诫子书可谓是诸葛亮对于后人的敦敦教诲与对于后世之人的一次戒言,可谓是经典之中的经典。足以映衬了诸葛亮死时只有八百株桑树和十五顷土地,而自己穿的都是朝廷赐封,就算儿子都是自给自足,自己没有一点多余的财产。果然,诸葛亮直至死时也是如此,甚至在临死前,也吩咐了他下葬时只需要挖洞一个,棺木能够放进去便足够,自己则穿着平常的服装即可,不须要其他配葬物。

诸葛亮死后三十年,他的长子诸葛瞻和长孙诸葛尚一起在绵竹之战中战死沙场。也算是谨遵了诸葛亮的教诲 对蜀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了,一代忠烈。

看罢这家书戒言,突然有种强烈的冲动,我是不是


状态提示:第四百零七章 诸葛书信--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