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宋宜笑怔过之后却并不相信:“先帝的时候,禁军倒一直是苏家掌着的,然而先帝驾崩前几年,就转由何文琼接手了!以先帝的英明,恐怕苏家想在里头做手脚,也不可能把所有的禁军都依然掌握在手里吧?如此即使在关键的位置上还留了那么几个人--却也未必一准可以决定大局!”
--若禁军一直在苏家手里,苏家还能忍到现在?
早就暴毙掉端化帝一家三口,没准还要加个顾韶做搭头,扶持肃王登基了!
苏少歌朝她笑了笑,温和道:“宋奶奶所言极是!当初何文琼接手禁军,乃是受了先帝的示意的,苏家自然不敢阻拦。如今的禁军,确确实实,基本都在何文琼控制之下!而我苏家虽然在其中留了些人手,大抵也就能通个风报个信,指望他们挽回大局,却是不可能的了。”
他顿了顿,环视了一圈室中,见除了自己跟姬紫浮外,只宋宜笑与芸姑,方缓声道,“不过,苏家从来没想过要背上不臣的名声,所以宋奶奶也好,妹夫也罢,都可以放心!苏家是不会把两位拉到乱臣贼子那方去的!”
宋宜笑沉吟道:“愿闻其详!”
“其实最近遇刺的不仅仅是襄王。”苏少歌笑了笑,才继续道,“发往帝陵,为先帝守墓的庶人陆鹤浩,在昨日亦是猝然遇刺,虽然陆鹤浩本身侥幸生还,但至今不知下落!而且其发妻与幼子,皆不幸身故!”
这消息姬紫浮也没有提前听说,闻言下意识道:“什么?”
“庶人陆鹤浩吗?”宋宜笑则思索了会,才道,“这人……现在朝堂上下,差不多都忘记他了吧?”
其实庶人陆鹤浩离开帝都也没几天,朝堂上下自然不会健忘到这地步。
宋宜笑这么说的意思是,陆鹤浩已经被废为庶人,还被打发去帝陵--这个人到这里已经可以说是废了,他遇刺不遇刺,于大局有什么关系?
要搁平常,也许还有人关心下。
现在大家都惦记着襄王遇刺这件事情,谁有闲功夫理会?
“据我所知,庶人陆鹤浩离开帝都之前,曾通过岳家的真阳大长公主殿下,辗转送了一封信到铭仁宫。”苏少歌平静道,“交由太皇太后亲自过目!”
宋宜笑与姬紫浮对望一眼,神情都慎重起来了:“未知太皇太后可曾看信?若看了信,可有什么话语?”
“太皇太后看过信之后,一度怒不可遏!”苏少歌温和道,“否则,我今日又何必借妹妹的名义,请妹夫请了宋奶奶来此处?”
“二公子这话的意思,是太皇太后,眼下也有废帝之意?”宋宜笑抿了抿唇,太皇太后会起废了皇帝的念头并不奇怪,这位老人乃惠宗皇帝陛下的原配发妻,即使在申屠贵妃与贞媛夫人得宠那会没少受折辱,但大体上她这辈子都是高高在上的。
近二十年来尤其的尊贵,端化帝那样对待她,她受得了才怪--毕竟太皇太后又不止一个孙儿,谁做皇帝,她不是太皇太后?
不过,太皇太后同端化帝交恶的最大缘故,就是代国大长公主之死!
而庶人陆鹤浩,却是代国大长公主之死的主谋--按说太皇太后即使怨恨端化帝,但对庶人陆鹤浩的厌恶与憎恨,怎么也不该比端化帝低太多吧?
难道这回陆鹤浩遇刺,也是太皇太后所为?
否则太皇太后又怎么会同苏家联络,暗示他们着手对付端化帝?
不过不管陆鹤浩遇刺是谁干的,宋宜笑都察觉到,苏少歌所言,陆鹤浩离开帝都之前,辗转交给太皇太后的那封信,内容一定非常紧要!
因为虽然大家都知道太皇太后不会放过端化帝的,但太皇太后这段时间,除了偶尔呵斥端化帝外,却一直没什么动静。
哪怕之前端化帝当众命人强行将她送回铭仁宫,可谓是落尽了这个嫡亲祖母的脸面,太皇太后回去之后,连东西都没砸一件--怎么会忽然传话出来了呢?
宋宜笑心念转了几转,忽然道,“却不知道,太皇太后的这道懿旨,是只告知了苏家,还是,也同其他人,比如说皇后娘娘那边提过?”
她这么问当然是有缘故的:既然在座的三人,都清楚彼此与端化帝之间妥协的可能性很低,那么所谓甩手就走、所谓来去自由,不过是讨价还价的手段,要没特别大的意外,是不可能真正谈崩的。
所以苏少歌即使没有应对何文琼所掌握的禁军的法子,宋宜笑也不可能当真起身离开。
而且由于肃王的缘故,苏家即使不是出力最多的,以他们跟肃王的血脉关系,宋宜笑与姬紫浮这些人,在正式合作之后,也肯定要给予苏家必要的尊重。
当然苏少歌为了争取主动权,透露他这边的种种优势与底蕴,也在情理之中。
但就好像他刚才告诉宋宜笑,端化帝曾明言要简虚白杀妻这个消息,乃是苏太后探听之后传达出来的一样--如果是为了显示苏家的实力,他应该继续讲述苏家的力量:在什么紧要处安插了人手啊,最近又打听到什么绝密的消息啦,拥有什么关键性的翻盘后手……诸如此类。
苏少歌却忽然提到了太皇太后,这不免让宋宜笑怀疑,即使算计了端化帝,肃王依然还有强力的竞争对手--而且这个竞争对手,也有争取到燕侯府支持的可能,所以苏少歌现在就提到太皇太后,看似要给宋宜笑讲解来龙去脉,实际上,却是在对宋宜笑进行暗示:
你看,连太皇太后这种从开国到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