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保障实训,并不是真的没保障,而是柏卫国不要空降军方面给予的保障,但自己却是要想方设法的进行保障。训练是为了实战时能最大限度的减少伤亡,但训练的时候,更要尽可能的避免伤亡。
柏卫国只是从贴近实战的角度,不要在有个保姆的情况下训练。他觉得,真要深入敌后作战,可能有保姆吗?当然不可能,那么,他们就要靠自己的努力来应对各种突发状况。用柏卫国的话说,他是要这支部队从诞生的那天开始,就养成进入战场后,一切靠自己的习惯。
没有进入战场时,任何支持都不嫌多,进入战场,所有问题都自己解决。他觉得,只有做到这样,才是真正贴合实战的训练。
集训队队员现在还剩下一百零九人,加上柏卫国他们这些教官组的人二十五人,总人数只有一百三十四人了。这些人被他分成了五个分队,每个分队二十七人,每个分队将再分为三个九人战斗小组,只有柏卫国自己带领的分队少一个人。他和聂风海、江春山、谢信然、林才英各带一个分队,刘明远辅助谢信然,蔡军辅助林才英。只有高炀没被分到任务,却被他带在身边,作为机动。
在分发给各个分队的地图上,双峰山空降区域上,标注了五个集结点,分别是五个分队在落地后的集结位置。同时,柏卫国通过王参谋,向空降军借来了十多部两瓦的小电台,按照每个分队三部电台的配置分发了下去。
柏卫国要求,以各个分队集结后,人员全部收拢后,向他进行报告。若发生意外,则要第一时间向他报告,以便根据出现意外的方位,就近安排人员进行救援,以确保尽可能的不出现伤亡。
其实这样做和实战环境还是有很大差距的,如果是实战的话,这样密集的电台呼号和电台信号,只怕是瞬间就会暴露目标。但改进需要一个渐进的过程,柏卫国现在要做的,是在训练中发现问题。
就在柏卫国他们差不多准备就绪,准备协调配属空降军的空军运输师调派两架运八运输机来执行这次训练。这样规模的空降,再用小运五运输机肯定不成了。
这时候,王参谋再次找上了门。空降军的领导们,想来想去都对这次无保障的训练有些不放心,表示一定要在柏卫国他们的预定空降区域,除开五个集结点安排的五辆卡车外,必须在空降区域附近,部署一支救援部队,以备发生意外时,能第一时间及时救援。
安排在五个集结点的卡车,只是用来运载柏卫国他们降落后携带的伞具。如果是真的执行任务,那么这些伞具将就地掩埋。可这是训练,自然要回收,不可能挖坑埋掉。其实这样一来,降落后的战士,在赶到各自的集结点时,在负重上,又多了两个伞包的负重,其实是更累了。
面对空降军首长们这样的好意,柏卫国连拒绝的权力都没有。领导有了明确的表示,再拒绝,那就是不识抬举了。但他还是和王参谋约定,部署救援部队可以,但在他没有通过电台请求救援时,希望他们不要贸然插手。
两架运八运输机在夜色中腾空而起,这次空降选择的是夜间三千米高跳低开伞降,这也是贴近实战的一个选择。尽管危险系数瞬间增大不少,特别是降落区是在山区,开伞时机一个掌握不好,就会出危险。但柏卫国别无选择,谁见过空降渗透敌后,是在大白天大摇大摆的从低空飞向敌人领空的?
两架运八运输机上,一架搭在了三个小组八十人,一架搭在了两个小组五十四人,运八运输机的最大运兵数量,只能搭载全副武装的士兵九十六人,不能再多了。
只亮着几盏红灯的运输机机舱里,柏卫国看着默不作声坐在那里的一排排士兵。他们清一色的全套迷彩服,全副武装,戴着钢盔,脸上涂了油彩,露出一份肃杀之气。
他此刻说不清心里是什么感觉,不出意外的话,这次伞训回去基地之后,也就最困难的野外生存训练还可能会淘汰几个人。其他科目上应该不会再有人淘汰,也就是说,这些人已经基本上已经是他突击队的基本班底了。
“一分钟准备,已经到达第一降落点位置。”
机舱里传来飞机机长的声音,机舱里,红灯变成了绿灯,机尾的机舱门开始缓缓的向下打开。
“第四组准备,跳!”
柏卫国站起身了发布命令。和柏卫国带领的第一组同机的,是谢信然和林才英带领的第四组和第五组。听到柏卫国的命令,谢信然带着第四组的二十六个人,依次跃入了夜空。
柏卫国走到机尾,想从开着的舱门看看情况。可由于是高跳低开,机外黑沉沉的夜空里,什么也看不到。在这一瞬,柏卫国觉得自己的心被一只手攥住了,提了起来。在外人眼里,他一直是个冷酷铁血的样子,伤亡似乎就是他眼里的一个数字,但他自己知道,他心里对那些牺牲了的战友,怀有怎样一种伤痛。一如此刻,他是真的担心了。
几分钟后,林才英率领第五组也跳了下去,再随后,是柏卫国带着他的第一组也跃出机舱。
三千米的高空下坠,他的下面是黑黢黢的群山,没有任何一点的灯光。心里默数着时间,在大约估计到达开伞高度时,他拉开了伞包。“砰”,他听到了降落伞打开兜住风的声响,腿部的伞带勒紧了,他的伞打开了。这时他才有空抬头看一眼他的上方,在他上方,一朵朵白色的伞